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未来十年银行存款朝哪里流动

王小娥

2015年07月17日08:37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手机看新闻

  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多年来,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相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随着人口结构与居民理财观念的变化,我国居民家庭财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存款活期化趋势非常明显,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有很大影响。未来十年,商业银行的存款将会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值得关注。

  ——亚夫

  ■预计未来十年银行存款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预计储蓄存款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其次,预计储蓄存款理财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第三,预计未来十年商业银行仍将以被动负债为主要方式。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主动负债为主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大额可转让存单(NCDs)作为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的过渡性产品,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基于上述趋势判断,商业银行应对建议如下:首先,积极参与NCDs的推出,抢占市场先机;其次,抓紧时机,积极主动积累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经验;第三,银行创新应重视固定利率产品和浮动利率产品的有机结合。

  “哪个理财产品收益高?”“余额宝靠谱吗?”类似的问题在今年以来不断被人问起,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巨额存款在蠢蠢欲动,随时可能流走。2014年,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9.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存款余额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事实上,随着大资管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银行存款活期化、理财化和脱媒化趋势不断强化,银行业整体资金来源稳定性降低、近年来存款增速持续放缓。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存款的重要性近乎于血液于身体,没有存款,贷款就成了无源之水,理财、结算等中间业务也没有了着力点。为此,展望未来存款的发展变化态势及影响,进一步探讨商业银行的应对举措,是商业银行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未来十年我国银行存款可能趋势

  1.预计储蓄存款的基础地位在未来十年不会动摇

  按照存款的客户类型来讲,商业银行的存款主要分为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两类。对公存款,即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对公单位将资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而储蓄存款是居民将个人资金存入银行所形成的存款。对比这两类存款,近年来个人客户的储蓄存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一是储蓄存款在银行存款中所占的份额在扩大,增速快。尽管对公存款单位客户资金量大,尤其是对于银行网点,通过重点对公客户的拉动,对网点存款增长的影响很大,但储蓄存款具有广大的个人客户基础,单笔金额虽小,总量庞大。2010年至2013年储蓄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分别为:42.2%、42.5%、43.6%、42.9%;2010年至2013年储蓄存款年增长率分别为:16.3%,13.3%和16.3%、12%。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数量上,储蓄存款在总存款占比接近存款总量一半;在增速上,储蓄存款这几年也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

  二是储蓄存款付息成本相对较低。虽然我国当前存款利率还未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但对公客户由于存款金额相对较高,谈判能力话语权较大,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存款产品,如同业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息收入。而储蓄存款通常单笔金额较低,在存款产品的选择上局限性较强。因此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储蓄存款的利息成本更低。

  三是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更高。一方面个人客户相对稳定,对存款银行有一定的“黏性”。由于银行间客户服务同质化较为严重,加之个人客户单个客户资金量较小,不像对公客户那样受银行关注,同业竞争相对较小,存款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储蓄存款中期限长的定期存款比重较大。因此储蓄存款在客户群体以及存款期限上,比对公存款稳定性更高。

  四是个人客户数量多,且随着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收入提高带来的储蓄存款增长空间大。并且,随着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推进,预计储蓄存款增长的空间很大。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804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仅8507元。

  在我国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每年约有2000万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这将在推动居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将为储蓄存款带来更多空间。即使将来即使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健全了,但居民购房购车、“结婚”开支和子女“教育”需求仍需要通过储蓄来实现。

  2.预计储蓄存款理财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以及投资理财意识的逐步加强,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日益强烈,存款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将逐渐降低,投资理财类资产占比逐步增加。目前来看,储蓄存款向各种投资理财产品进行转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在居民金融资产中,尽管当前作为银行个人客户传统资金留存方式的储蓄存款仍无可争议地排在客户资产组合的最首要位置,占比仍高达60%以上,但近年来占比呈明显下滑趋势,1996年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占金融资产比重约为74.5%,2009年为65.4%,2010年为64%,储蓄存款理财化的趋势明显。

  一方面,从客户结构来看,随着客户资产段的提升,越是资产较高的客户,对投资理财、保值增值的需求越强,而在客户投资品的选择上,银行理财产品是首选,是个人高端客户投资的主要工具。个人高端客户的投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个人客户资产配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从国际经验来看,为规避利率管制而进行的创新也推动了理财等业务的发展。

  从196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s) 开始突破当时的利率管制,之后在1970年代,为规避Q条例对利率上限的限制,提高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先后创新开展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可转让支付账户等业务,将存款利率直接同金融证券市场利率挂钩,致使大量存款转换为具有更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我国从2004年国内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开始,银行理财业务从无到有,突飞猛进。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仅1354款,但到2013年理财产品发行数已增至56827款,8年增长了近41倍。

  3.预计未来十年商业银行仍将以被动负债为主要方式

  一是从银行负债的资金来源上看,被动负债的资金供应量高于主动性负债,而且资金成本也低于主动性负债。

  (1)被动型负债的资金供应量较高

  对于被动型负债,由于我国传统的消费储蓄观念,我国居民将个人收入中的大部分存入银行,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有着大量的居民存款资金来源。另外,随着我国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且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居民为了防范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选择将大部分的收入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主动性负债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尚处在发展阶段,市场不发达,相关法律法规也并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但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缺乏相应的金融工具来进行主动负债业务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从同业拆借、银行间债券等市场上能够获得的非存款负债的数量。

  (2)被动型负债的资金成本较低

  一方面,由于我国利率并非完全市场化,商业银行完全无法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调整存款利率,这就导致了存款负债和非存款负债在资金成本上有着严重的偏离。就目前而言,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存款是最廉价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主动负债的管理成本较高。与主动负债的债权人相比,单个存款人的存款量较小,缺乏对银行进行监督和约束的激励机制。而主动性负债债权人贷给银行的资金量较大,对银行的资金情况和运营状况的调查和监督也更有能力。因此,从成本方面来说,目前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通过主动负债筹措的资金激励。所以,无论是从资金量还是从借款成本上来说,对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通过被动性负债筹集资金比通过主动性负债筹集资金更具有优势。

  二是从政府的管制上看,政府对于银行体系和银行间资本市场的监管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主动性负债筹措资金的数量。

  (1)我国对于银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

  根据《巴塞尔协议》,2012 年6 月8 日,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其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要求分别为5%、6%、8%。为了保持或提高其核心资本比例,银行不得不限制债务资本的比例。因此,这一监管指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存款负债。且在业务规章、资金来源等方面,监管层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也都对银行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监管。可以说,政府对于银行业的监管束缚了其进行主动负债的脚步。

  (2)我国对银行间资本市场的发展保持审慎态度,监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间资本市场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距既能提高市场效率,又能达到监管目的的监管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目前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应银行积极发展主动负债的需要。

  三是从银行的负债业务管理上看,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获取存款资源,但对于主动负债的管理则相对欠缺。

  (1)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银行具有较强的动机去争取存款资源,各家银行的管理层根据自身情况设立的揽储指标也成为评判各级银行管理层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相比于主动负债,存款的管理水平要求低于主动负债,其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

  (2)不同于银行在存款市场上较为激进的态度,我国商业银行对于主动负债的管理则相对缺乏,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主动负债的资金成本相对高,缺乏相关的激励促使各家银行积极加入银行间市场;二是主动负债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其管理所使用的金融手段也相对复杂,这无疑增加了管理成本;三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主动负债的管理能力、管理经验和管理人才上都相对匮乏。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非存款负债的借款成本高、借款供应量小、政府监管和借款动机较低是我国主动性负债缺乏的主要因素。

  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主动负债为主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因为,主动负债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

  其一,主动性负债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存在高比例的存款负债,单一的负债资金来源,不仅在资金结构上、也在期限结构上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主动负债能够提高银行负债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使银行的经营更具稳定性。

  其二,主动型负债能够扩大商业银行的收益。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若不采取主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银行只能通过资产变现来满足现实中的流动性需求,从而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而通过主动负债方式筹集所需资金,则能够保留银行资产的长期盈利性,减少银行资产变现的损失。

  欧美国家已经实现主动负债为主的负债模式,但在我国,实现的时间可能要在10年以后,也就是小康实现以后,这要看国民储蓄率的变化、国民财富积累情况、社会保障系统建设情况,以及储蓄投资化的发展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大额可转让存单(NCDs)作为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的过渡性产品,有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美国、日本和韩国国际经验表明,NCDs是从被动接收存款向主动负债转变的比较成功的过渡性产品。工行及中行等几家银行在1986、1987年时曾发行过大额存单(CDs),但由于全国缺乏统一的管理办法等原因,市场曾一度出现混乱,也没有建立统一的二级流通交易市场。而且由于大额存单业务出现了一系列如超过央行审批额度发行、盗开和伪造银行存单等问题,中央银行于1997年暂停了相关发行申请。

  近几年,工行和中行在海外市场成功发行了一系列可转让定期存单,具备了一定的发行和管理经验,并且建立NCDs二级交易市场的技术条件也逐步成熟。这些都为大额存单的成功推出提供了条件。基于此,我国在今年6月推出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大额存单产品,并发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自2015年6月2日起施行。

  首批发行机构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9家银行,均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从各家银行的发行情况看,各期限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产品期限暂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5个品种。从起点金额看,面向企业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1000万元,以100万元递增;面向个人的大额存单起点金额为30万元,以1万元递增,购买当日起计息。

  未来存款发展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未来十年储蓄存款的基础地位以及储蓄存款理财化的趋势决定了存款理财化的趋势。存款理财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带来直接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不断增加,在对储蓄存款产生分流、导致储蓄存款搬家的同时,使商业银行部分负债表外化;商业银行大量代销融资性信托理财产品,委托贷款大量增加,又使得商业银行部分资产表外化,形成贷款替代。因此,存款理财化将导致商业银行表内业务收缩,表外业务相应扩张,这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和更高要求。

  第二,银行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增长的稳定性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冲时点”的工具。将资金募集期和到期日设计为临近季末或月末,根据需要主动调节关键时点的负债水平,致使产品集中在月末和季末集中到期赎回,放大关键时点的存款规模。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导致存款在金融机构间搬家。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竞争储蓄存款的有力工具,通过理财业务的差异化竞争,银行对客户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存款在金融机构间的搬家也更加动荡。

  第三,加剧了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对商业银行贷款收益水平带来挑战。存款理财化可以看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先行军,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银行业存贷款利差的缩小是必然趋势。

  对比各时期美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到1990年代末期,美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从75%下降到60%,相同时期的非利息收入也发展迅速,达到40%以上,较国内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高出25个百分点,美国银行业整体收入水平就在非利息收入的巨大支撑下得到极大的提升。

  不难看出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空间必定受到了其他替代融资方式的挤兑,其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会抛弃死守传统业务的战术,而转向新领域,发展非利息收入的相关业务,如投资银行业务或其他金融领域,这样才能顺应当前经济局势而在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下凸显出比较优势。

  2.被动负债模式短期内不会改变给商业银行提供了应对主动负债模式到来的时间和空间

  如前所述,主动负债为主要融资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主动负债模式和被动负债模式对商业银行的要求是不同的,所面临的风险也是不一样的。如主动负债模式下,需要精确计算出各项业务、各个产品的资金成本和收益,这样才能确定对各项业务、各项产品的合理定价底线和可浮动范围,为提高银行业务的议价能力提供经营依据。从风险角度看,相对被动负债模式,大多主动负债产品对利率具有充分的弹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若与资产的敏感性不相匹配,银行就承担了利率结构风险。

  因此,虽然商业银行被动吸收存款的经营现状一时不会改变,但商业银行要有紧迫感,要通过寻求对被动负债进行主动管理的多种经营模式为将来的主动负债模式摸索经验教训。

  首先,我国银行目前可以尝试开发多样化的主动负债产品。将客户的收益需求和流动性需求有机结合,开发类似美国NOW账户(NOW 账户,是 Negotiable Order of Withdrawal Account 的简称,中文译作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是一种计息的新型支票账户(活期存款账户)。NOW 账户只对居民和非营利机构开放,在该账户下,存户转账或支付不使用支票而代之以支付命令书。该支付命令书与支票在实质上无异,能用来直接取现或对第三者支付,经过背书后还可转让。银行对 NOW 账户按其平均余额支付利息。普通 NOW 账户只能得到 5.25% 或 5% 这一较低的利率。但即使是这一种较低的利率支付,也表明美国的商业银行已巧妙地逃避了 1933 年银行法“ Q 字条例”对活期存款禁止支利息的规定)、可转让存单、电话自动转账、货币市场账户等多种存款产品,并发展资产证券化,回购协议等新型负债产品,在提升客户服务品质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降低银行的筹资成本、并分散依靠单一利率定价的存款产品吸收资金给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

  其次,我国银行目前可以通过确定的银行资金收益率考察不同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度,根据贡献度的不同,灵活调整每种存款产品的利率水平向客户报价,达到银行对客户主动议价,提高负债经营的技术含量。

  第三,“内外兼修”,通过完善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搭建银行内部资金市场,利用资金供求的市场信号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动,为银行负债的合理定价提供内部支持。

  第四,逐步探索运用缺口理论分析资产负债的规模和期限结构的不匹配问题,寻求有效的方法填平缺口防范利率风险。在合理预测利率走势的前提下,利用金融产品期货、期权合约以及利率掉期等金融衍生工具,努力规避利率风险,完善银行的利率定价机制,为通过上述“中国式”主动负债管理来降低筹资成本提供有力的保障。

  3.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推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

  第一,将对银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存款是目前决定和影响银行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标志,也是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基础。但在理财、CD等新型工具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的发展路径将发生变化。未来银行对规模的重视程度趋于减弱,转而追求结构优化和平稳增长。对传统存款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也将带来银行格局的变化,在新产品领域有优势的银行将在未来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第二,将对普通存款形成分流。CDs重启之后,由于其收益率和流动性优势,1年期内普通企业和个人定期存款将有一定比例流向CDs。参照美国经验及中国金融机构存款结构,这一比例大约在20%,即CDs对定期存款的分流作用约为20%。CDs重启对定期存款的影响最为直接,替代作用也较大。

  第三,NCDs可能会明显提升银行融资成本。根据美国经验,CDs利率仅略低于拆借利率10bps左右,远高于管制的存款利率。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从1973年到1982年,CDs占比由16%提升到25%,同期CDs利率大幅上升,这两方面因素平均每年增加了银行整体成本大约有10bps,累积增加约90bps。我国的NCDs的利率预计采取SHIBOR+点差来定价。根据美国经验以及银行目前各业务的利率,预计NCDs利率将略低于SHIBOR,低于银行理财产品和同业存款利率,高于同期的存款利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的负债成本和压缩净利差,对银行的盈利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第四,同业CD尤其是对企业和个人的CDs,将对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产生较大影响。大额可转让存单是负债端变革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存款证券化,将导致银行成本从“存款化”向“资金化”转移,大幅提升负债端管理的效率,从而影响资产端的利率期限结构,提升利率波动性。因此,NCDs作为主动型负债工具,在银行资产负债和流动性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6月份的“钱荒”凸显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仍待提高,在大额可转让存单推出之后,银行在资金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主动发行NCDs来筹集资金,也可以在预计到利率有上行风险时提前发行,从而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上述NCDs的推出可能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抢占先机。

  第一,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尽管CDs工具将会导致存款的分流,短期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必须高度重视、主动适应,否则就会失去客户和市场。针对大量存款正在寻找非银行渠道投资以获得较高收益的现实,积极参与CDs可以起到稳定存款的作用,通过主动提供相关产品,避免存款过度流失,同时降低银行负债的波动性。不仅要重视CDs的融资功能,还应高度重视并运用其可转让的特征。

  第二,加快向主动型资产负债管理过渡。新时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CD可望成为灵活调整资产负债管理的手段之一,不应简单理解为融资手段。商业银行可以抓住新变革的机遇,调整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将CD作为融资和调整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从资金融入和融出两方面综合考量,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比如,在预计利率后续上升时提前增大CDs发行规模,在预计利率后续下降时缩减CDs发行规模等。

  第三,加强成本管理和业务创新。美日利率市场化经验来看,随着金融脱媒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形成,银行获取零售业务负债能力大幅度降低,“便宜的钱”难觅是趋势。存款利率由于引入CDs而上浮,全部存款的平均成本将趋于上升。未来银行创新应重视固定利率产品和浮动利率产品的有机结合,加大与SHIBOR挂钩的浮动利率创新的力度,达到既能保持竞争力,又能适度减少资金成本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责编:李栋、刘阳)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韩国女孩夜生活自拍
  • 现实中的"动漫美女"现实中的"动漫美女"
  • 一张图教你办理离境退税一张图教你办理离境退税
  • 中国的"朋友圈"大点好中国的"朋友圈"大点好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