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上半年创历史新高后,我国外汇储备一路下滑。中国人民银行于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降至3.65万亿美元,为连续三个月下降,而黄金储备环比减少31.6亿美元至592.38亿美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在2014年6月末创纪录地逼近四万亿美元大关,随后不断缩水。今年二季度,我国外汇储备较一季度减少400亿美元,为连续四个季度缩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长的季度连续下降周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原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外汇储备的下降,一部分是因为过去一年里,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美元缩水,造成了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下降,但这并非真实的损失;另一部分是因为期间资本外流,外汇储备本金的实际减少,2014年三季度至2015年一季度间累计达1092亿美元,同期外汇储备余额减少了2632亿美元。
据管涛分析,外汇储备的实际下降,是国内经济“三期”叠加、国际经济走势分化、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背景下,随着2014年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由单边走势转为双向波动,境内机构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的币种结构,增加外汇存款和对外资产、减少外汇贷款和对外负债的必然结果。
有机构指出,自2014年一季度以来,中国一直没有积极增加外汇储备,与之前季均770亿美元的储备增速相比,形势出现显著变化。中国大规模建立外汇储备的时代显然已经成为“过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