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中谦的报道不多。可以查到的是他有十多年金融交易实际操盘经验,擅长中长线大资金交易且常年稳定盈利。单中谦倡导 “国学·金融”文化,他认为,解决一切金融交易陷阱与问题的真正答案,隐藏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
国学文化又是如何融入金融交易实际操盘的呢?虽然从单中谦的市场分析不能得出完整的答案,但是也足以挖掘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气质。这是所有成熟的投资人在交易中自然流露的。笔者发现了4个特点:
一是淡定。3年操作54笔,也就是平均每3周才操作一笔,这还包括了短线操作。“等待”“观望”是单中谦的市场分析中的常用词。单中谦每一笔交易的盈利空间应该至少设在亏损空间3倍以上。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决不轻易动作。波动最为剧烈的外汇市场是最有效的试金石,经得起市场的诱惑的能存活下来的人都是非常耐得住寂寞的人。
二是严谨。风控能力一流。在其54笔交易中,亏损12笔,盈利42笔,亏损与盈利的比率为1:3.5。亏损1776个点,盈利13006点,亏损金额与盈利金额的比率仅为1:7.3。正如其在分析中提到的:赚钱的真正方法是保持财富的平稳增长。他在2010年欧元的整体方向分析失误,但居然没有出现操作亏损。没有谨慎的心态和对交易原则的严格遵守,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是顺势。当守则守,当攻则攻。单中谦每笔操作的平均利润在200点以上。也就是当机会来临时,他会毫不犹豫吞下一大块利润,没什么假动作。第一年末,他的投资的绝对收益是20.81%,第二年末,年化收益率就达到了39.44%。第三年末,仍然保持在了37.43%。但是,如果你想跟随他的分析去投资,也必须要忍得住。很有可能你的投资大半年都没有动静,但等你刚刚寂寞转身,它却在你的背后悄悄华丽。
四是浪漫。金融交易与浪漫如何共存?可能只有国学文化的浸润才能做到。单中谦的分析标题一般是点睛之笔,分析的末尾会有相应的一小段“国学·金融”文化理念的述评。以下是笔者随机摘录的几个标题。比如:<黄金:君子不履险地>,这还能直接看出和财富的关系;<澳元: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已经空灵得好像不是在谈钱了;<英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则是深刻的投资理念的范畴;而<股票:意识和潜意识正确沟通的方法—至善文化>,已上升人类心理和文化的层面;至于<恒生指数:时空程序中的税金>,则近乎玄妙的哲学命题了。
从某种意义说,投资气质是投资者心理的外在表现,而投资者的心理是在投资理念的基础上,在实战中千锤百炼而成熟的。但是追根溯源,投资理念却深深根植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这可能就是单中谦倡导的“国学·金融”文化的立足点。因为文化,也只有文化带来的是人的内心根本的改变。
三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单中谦从动荡的市场中一路走过来,不显山不露水,远离聚光灯,远离过山车的轨道,在这个金融市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时代,如同一位金融隐士,一举一动竟然带着点“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真是奇异。在单中谦的投资气质中,笔者感受到的是朴素与精致的和谐统一。若不懂其朴素,就难感知其精致。不懂其精致,就难感知其朴素。一切都显得那么淡,却淡得那么奢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的与生俱来的品格和底蕴。
未来如何,谁也无法预料,但是这种久违了的美感,竟然能够在金融交易中被演绎,希望金融交易界有更多的人有幸发现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