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变身生活小超市 需防违规从事医保套现--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药房变身生活小超市 需防违规从事医保套现

2013年06月08日09:4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不知不觉中,药房早已不仅仅是卖药的了,洗发水、沐浴露、米、面、油等等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都悄然出现在了药房的货架上,药房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型生活“超市”。

  而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药房经营模式的转变:“医改”之后,药品销售实现“零差价”,失去价格优势的药房顿时利润骤减,转向多种经营正是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

  最初这种“跨界”经营的做法并不受到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但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已经放宽了对药房“跨界”经营的限制,只要药房为其所出售的非药品类商品申请相应的经营许可执照,药店就具备了“跨界”经营的资格。不过,部分药店在“跨界”经营中存在违规从事“医保套现”等业务的现象,也应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警觉。

  现象:药店俨然成为社区小超市

  药店不止是卖药的,对于广州市民而言,已经不是新鲜事儿。记者了解到,大多数药店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经营范围都包括了部分非医疗用品,从经营许可上来说,目前还是合法的。

  记者走访广州五羊新城多家连锁药店,发现日用百货在门店销售屡见不鲜,个别店铺甚至在门口显眼位置摆放了一包包的大米,并打上了“促销”、“优惠”等字样,不过,大多数是针对会员的福利。

  走进店里,洗发水、沐浴露、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往往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并且大量的商品都打出了特价优惠,纸巾、毛巾、牙膏等商品的价格甚至能比附近的超市价格更实惠。虽然品种的丰富程度与大型超市无法比拟,但是基本可以涵盖常用的生活必需品,足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一站式购物需求。并且这种店的产品选择十分灵活,天热时就兼售一些驱蚊水、蚊香等,天冷时就卖热水袋、取暖包,前段时间禽流感流行,药店里的消毒液、洗手液就和板蓝根一起摆到了收银台下,卖得火热。

  当记者询问某药店的店员,为何要兼卖多种日用品时,她表示,门店的工商营业执照上包括了上述内容,按照规定也是可以销售的。“最主要还是方便顾客吧,比如卖饮料,有凉茶也有瓶装纯净水,有些顾客进店买药,如果要即时服用的话,在店里顺手买一瓶水也很正常。”

  原因:“微利时代”的药店转型

  “药品销售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广州美芝林连锁药店一名负责人表示,近5年来,药品销售仅有8%-10%的利润空间,随着药品品类的收窄,营业额和利润均不理想,还面临着人工和铺租成本不断上涨的挤压。

  据业内人士介绍,制约零售药店发展的有两大因素,一个是处方权,一个是医保定点资质。药品的消费70%被花在医院门诊,只有30%的购药需求流向了市场上的药店,这就是说,如果现有的政策不变、医药不分开,零售药店最多只能占到药品消费市场30%的份额。再具体到广州的情况,自从广州实施门诊统筹和门慢纳入统筹以后,每个月参保人300元的报销额度使得更多参保人习惯于医院拿药,到定点药店刷医保卡买药的比例变得更低。

  “举例来说,每10个到药店消费的,拿医保卡买药的大概只占3-4个。”某药店门市店员向记者透露说,“没有处方权,医保基金就很难流到药店。”

  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连锁药店还要为人工和铺租成本伤脑筋。记者了解到,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每年药店员工工资也在水涨船高,药店门市按照地段和经营规模不同,员工薪酬也有所差别,低的在1700元/月左右,高的在2500-3000元/月左右。门店铺租也随地段繁华与否有所差别,普通地段可能月租相对便宜,每平米十几或者几十元,繁华商业地段,每平米数百元的很正常。某连锁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越是繁华商业地段,铺租上涨越快,“总体是每年10%-15%的递增幅度”。据其估算,人工和铺租成本已经占去药店经营总成本的50%以上。

  卖药的利润缩水,成本激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连锁药店开始将目光转向多元化经营。“并非说卖日用品就一定赚钱,从进货渠道等多种方面考虑,药店与大型超市相比,并不具备优势,这个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美芝林连锁药店某负责人坦承地说。“为什么药店还要卖日用品呢?其实更多是为方便顾客的同时,为药店门市争取一点人气,让顾客在店内停留时间更长一点,买药顺便买点煲汤料、保健品、日用品,都是做的顺手生意。”。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说:“我们去国外考察过很多药妆店,经营情况很让国内同行羡慕,除了药品,个人护理和美妆产品的销售有很大的空间,我们也很想往这个方向靠拢。特别是在广州,很多市民都习惯招人代购国外的药妆产品,其实本地药店也可以打响这种经营模式,一方面方便市民,另一方面,严格来说美妆产品也不完全是药字号的,经营限制会更少一些。”

  监管:药店可申请跨界经营执照

  药房不只卖药,还开卖柴米油盐了,这样做,可以吗?据媒体报道,近日,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复记者咨询时明确表示,药店一般销售的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制剂、生化制品、生物制品等药品需要药监部门批准并发许可证,如果药店还要兼售食品则须办理食品流通经营许可证,如果销售日用品则还需要变更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总体来说,现在药房可申请的经营范围更广泛了,国家也放宽了相应的政策,只要药店出售的产品在其所申报的经营范围之内,就是合法的。

  不过,当记者就此问题咨询广东省食药监局时,得到的答案却要保守得多。一位易姓处长仅简短表示“我们还没有下这个文”,接着请记者再具体咨询另一位专管市场经营方面的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位负责人电话尚无人接听。

  另据记者了解,尽管大多数药店的“跨界”经营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但个别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却存在利用“跨界”经营来进行医保卡“套现”等违规现象。

  “经常看到所谓医保套现的牛皮癣小广告吧?”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医保卡套现的途径之一,就与定点药店日用品销售相关,“到定点药店刷医保卡买100元药品,药不拿走,药店会返还70元现金,用于购买店内的日用品,比如大米等等。”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违规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医保制度,也扰乱了市场环境,对合法经营的药店是一种伤害,应该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记者 许蕾 赵新星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