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专家:央行调控须有序、有度、有节奏

2013年11月05日08:49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专家:央行调控须有序、有度、有节奏

  近日,央行连续三期暂停逆回购,货币市场利率全线飙升。平静数月的银行间市场再起波澜。

  货币市场利率调控得如此大起大落,是否意味着央行尚无能力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央行要不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还给市场一个解释?

  面对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中国市场的稳定性显得特别重要。我们要推进改革,但必须有序、有度、有节奏,必须坚持平稳推进的原则。尤其是金融方向的改革,切忌突进、冒进,脱离实体经济需求,这也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体现。

  但在笔者看来,目前金融改革冒进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所谓避险工具,不仅屡屡助长投机,而且让金融变成远离实业的玩具。

  还有就是“冒进”的利率市场化,我们实际上并未解决一系列的基础问题。

  比如,谁是利率的基准?央行以谁作为利率控制工具?市场依据怎样的利率变化判断央行意图?最简单的一个问题,美国有联邦基准利率,欧洲也有央行基准利率,请问:中国央行的基准利率是谁?中国央行如果宣布加息或减息,是加谁或减谁?如此基本的事项,央行要不要对市场讲清楚?不讲清楚,任由市场瞎猜,任由市场波动,这难道不是央行的严重失职吗?

  再者,从国际金融市场调控的惯例看,央行的任何动作都必须事先通过放风与市场达成沟通,用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评论调适政策对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影响。

  但中国央行从来不这样做,连续三次停止公开市场操作的过程中一言不发,任由货币市场利率狂涨近300个基点。由此,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股市大幅大跌、市场利率混乱(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居然远远高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迫使公众对中国经济的心理预期再次逆转,引得外资投行大肆唱空中国。

  这到底是为什么?市场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记得2009年3月6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很难用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分析框架来对待这次金融危机。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每天要应付很多新问题。过去有一些常规经济发展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等,在这个阶段有可能都不太好用了。主要是新的东西多,超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也超出传统的经验分析方法。”

  周小川所说的“经验的不适用性”确实是实际情况,但在笔者看来,这也许不是因为“新问题太多”,而是我们过去对问题的认知太肤浅。更不幸的是,我们的中央银行现在好像还在使用那堆“过时的数学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所以,央行显得十分矛盾,一方面市场利率高企告诉央行需要投放货币,另一方面是“过时的计量模型”告诉央行不能投放。

  中央银行是关乎国家经济命运的宏观调控机构,如此水平的调控到底意图何在?又如何去面对日益纷繁而复杂的金融市场?如何适应大力推进市场化的客观要求?

  钮文新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责编:李栋、乔雪峰)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