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惜纯
在过去的一年里,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热点话题依然层出不穷,投向食品安全的聚光灯从未转移。从年初的螺旋藻、明胶,到年中的荧光增白剂、硼砂,再到岁尾的白酒塑化剂,伴随着这些热点的出现,消费者究竟该何去何从?
1月5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即刻搜索在北京共同举办的“2012年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点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中心研究员刘秀梅、北京大学工学院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陈峰等12位权威专家以科学的视角,对2012年食品安全热点,逐一进行了解读。
科学认知刻不容缓
为了真实反映2012我国食品安全整体发展趋势,主办方分别从食品安全专家与消费者两个层面对2012年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梳理,对照即刻搜索全网搜索数据结果,并综合分析了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点击量、微博传播量、网帖评论量等相关数据筛选出12个热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12位专家对2012年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包括螺旋藻超标、药品胶囊的“明胶门”、立顿茶叶农药残留、可口可乐含氯、黄酒含有致癌物、今麦郎酸价超标、荧光物质超标、张裕葡萄酒农药残留、面粉硼砂、肯德基汉堡细菌超标、白酒塑化剂等,进行深度分析。专家称,上述热点分别存在标准引用有误、判定依据不足、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不到位、执法不当、企业超范围使用新资源食品配料、外源性迁移污染等不同问题。隐藏在这些不同理解背后的,是科技界一直强调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危机,是消费者对食品工业的信任危机。”针对食品安全的许多误解,与会专家强调,企业界、科技界和媒体都应承担重要责任,科学认知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已刻不容缓。
整体形势稳中向好
在此次沟通会上,孙宝国院士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普工作专家委员会,对2012年我国食品安全热点进行了整体归纳,专家委员会指出:
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的食品安全事件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体数量显著减少,中国的食品安全形势整体处于一种稳中向好的状态。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点从“三聚氰胺式的人为添加”转向原料溯源及过程控制,农产品原料控制是管理难点。
标准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但时有误读。
对中国传统食品(如白酒、黄酒)的安全研究应当尽早推进,以夯实中国民族食品工业的发展基石。
食品行业“和平时期”的公众科普应全面启动,企业界、科技界需要与媒体有更为深入的合作,需要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的框架下,将国家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及科学知识向公众进行宣贯与解读。
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进行食品安全事件发布时,应充分听取科技界的看法。
食品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业家的道德与诚信是食品人的底线,也是维系中国食品工业长久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信息混乱急需科普
“2012年各界关注的许多食品安全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属于误读。”与会专家认为,对“量效关系”的理解才是当前食品安全公众科普中最为紧迫的内容,需要让消费者建立“检出不代表违规,检出不代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科学认知。
专家组表示,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中有害组分的检出限值不断降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监控工作,从而保证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然而食品安全监测机构的资质应在此基础上快速提升,避免因机构误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专家组同时呼吁,食品工业界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升食品安全管控和企业内部自检的水平,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实施全程监控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生产产品,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保证产品的安全,减少问题的发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消费者存在较多的“信息混乱”现状,有关部门急需加大公众科普力度,形成对于食品安全的科学认知,以科学的声音还原热点事件的真实面目。
与会媒体也呼吁,食品领域的专家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要敢于承担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面对媒体积极发声,用科学的真实武装媒介,带领消费者走出误区,给食品安全科学的定位,避免“伪专家”和“伪科学”误导公众。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