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这不仅是我国财政赤字连续3年降低后首次扩增,更是创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在欧美国家受困于“减赤”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这次财政赤字扩增是否带来相应的财政风险?政府在举债的同时又该如何花钱?要保障财政支出高效、避免浪费还需从哪些方面着力呢?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解读了财政赤字扩增带来的一系列疑问。
财政状况? 总体健康!
我国的财政赤字规模2008年还只有400亿元,但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的赤字激增到9500亿元,赤字率(财政赤字与GDP的百分比)达2.83%。
此后3年,我国赤字规模缓降,赤字率也持续降低。2010年至2012年,我国财政赤字规模分别是1万亿元、8500亿元、8000亿元,赤字率依次为2.48%、1.80%、1.56%。
根据预算报告安排,2013年全国财政收支差额将达到1.2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比2012年增加30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比2012年增加1000亿元。
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2013年的赤字还是比较谨慎的,2012年财政赤字达到8000亿元,但前提是收入中还调入了2700亿元的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也就是说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去年的收支差额为1.07万亿元。
而2013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能调入的规模仅为1000亿元,即剔除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支差额为1.3万亿元。从年度收支差额占GDP的比率来看,实际上今年与去年的水平是基本保持了一致的。
我们可以参考《欧洲联盟条约》来看,国际上通常认同两个指标来评价一国财政风险:一个是赤字率,即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另一个是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
针对上面介绍的两项指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对记者表示,第一项指标,2012年我国GDP规模达到了51.9万亿元,今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长7.5%计算,总量将接近56万亿元,1.2万亿元的赤字规模占GDP的比重在2%左右,低于3%的国际“警戒线”,也远低于欧美国家5%的赤字率。
对于第二项指标,今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91208.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20%,离60%的“警戒线”还相差很远。所以,虽然今年赤字绝对量增加较多,但总体看,我国财政风险仍在可控的安全区。
财政赤字大幅增长原因何在
专家指出,政府之所以要增加财政赤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的负面影响不小;二是由于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今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因而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必要的。
从民生支出方面来看,今年的预算报告显示,今年政府在农业、林业和水资源方面的支出将增加12.8%;教育支出增长9.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7.1%。在城镇化方面,城镇道路、停车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瓶颈领域的投资则明确为今年投资重点。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认为,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近年来支出增长保持较高速度,刚性支出占比越来越高,导致支出的规模很难调整降低;另外,由于2012年以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在考虑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下,为保持必要的政府投资力度,扩大财政赤字、增加中央投入比重和转移支付规模成为必然。
此外,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表示,应该看到往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是“增支”,今年则侧重于“减收”,即推进结构性减税。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说,增速降低将是未来财政收入的常态,财政的刚性支出不会减少,所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也是必要的。
读懂财政压力 认清潜在风险
新近上任的财政部长楼继伟对记者表示,财政压力真实存在,为此政府将一方面压缩开支,另外一方面,将采取一些政策,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趋势。
2013年1.2万亿元的财政赤字被公认为是财政政策宽松和扩张的标志。巴克莱集团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期来看,中国国最大的财政风险是地方债。
财政部2011年曾表示,从偿债条件看,除财政收入外,我国地方政府拥有固定资产、土地、自然资源等可变现资产比较多,可通过变现资产增强偿债能力。但财政部也同时承认,部分地区和行业偿债能力弱,存在风险隐患。此外专家们目前也都认为财政赤字的风险可控,但他们同样不得不指出,由于地方债已进入偿债高峰,因此需要警惕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2009年至2011年,地方政府年发债额均为2000亿元,2012年增加到2500亿元。今年中央代地方发债达3500亿元,创下2009年地方债发行以来新高。
对此,蔡洪滨表示出担心:“地方债风险到底是否可控,要看实际情况。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相当大,有的地方财政收入情况很好,而有些地方的负债率超出了财力和经济承受范围,有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从局部扩散到全国。这一点需要加以防范。”
此外,从长期来看,我国面对的最大财政风险还是养老金缺口。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一份报告中称,据测算,我国以隐性养老金债务为主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规模约为3.5万亿。
关键,还是投资的效率
事实上,专家对赤字的担忧更多并不在规模上,而在于投资的方向和效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应该防止出现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过度投资。从短期看,政府投资能对拉动GDP增长起到一些作用;但从中长期来说,会埋下很大隐患,尤其要警惕新一轮投资热带来的地方债务风险。
蔡洪滨说,政府应该进一步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把更多的政府资源投入到支持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和教育、人才培养中去。
“同时要注意削减不必要的支出。”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牛凤瑞建议,加大财政支出的透明度,防止随意性。现在有些风险评估是内部进行的,应该由第三方进行评估,免受不必要干扰。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在财政支出增速难降低、收入难增加的情况下,未来财政赤字可能都会维持在万亿元规模。但是赤字规模上去容易下来难,赤字的削减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国际上有不少前车之鉴,因此增加赤字规模时需要谨慎。
专家指出,让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保持一个科学的比例,是保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防止财政赤字风险,长期来看应该立足于通过深化经济改革,提升生产效率,而非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持续大规模投资。
陈玉宇说,银行贷款、政府投资应向有发展潜力和科研基础的中小企业倾斜。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的活力激发了,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就会好转。
专家建议,未来应多措并举,维持公共财政债务适度安全、有为可控、可持续发展。针对政府投资的一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绩效考评和绩效管理,使公共债务使用更透明、公开、有效。(记者 关桂峰)
概念解析
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这个差额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反映着一国政府的收支状况。一国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有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增加政府支出,有的则因为政府管理不当,引起大量的逃税或过分浪费。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