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红豆局长”为何敢于同常识作斗争--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人民财评

人民财评:“红豆局长”为何敢于同常识作斗争

刘先云

2013年04月08日07:52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日河北沧县环保局长邓连军针对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用“水煮红小豆”来解释,表示红色的水不等于是污染的水,一时遭到专家和网民的炮轰。“红豆水”谬论也因此一夜暴红,网友还将之冠名为“红豆局长”。

据报道,河北沧县县委常委会已经研究决定,免去邓连军环保局党组书记职务,建议免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当地还组织专家组对小朱庄地下水取样检测,在检测结果未有定论之前,人畜不得直接饮用浅层水。

在媒体曝光的压力下,4月5日晚,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县分公司还向社会各界,特别是沧县小朱庄村民发表书面致歉承诺书,承诺对企业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源负全责,并按专家意见科学根治。

在当地地下水已呈粉红色,已有数百只鸡因为饮用地下水而死亡,连洗车都不敢用地下水的情况下,环保局长何以敢瞪眼说瞎话,抛出“红豆水”的理论呢?

谬论背后反映的并不是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我们有理由相信,再差的环保局长也不至于没有这个分辨能力。敢于和常识作斗争的背后,反映的是环保局长的利益观、政绩观。环保局长一职,顾名思义,应当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一方生态环境。然而,现实中,不少由地方任命的环保局长,却是从当地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保一方经济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河北建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已在沧县生产经营10余年。虽然从目前的财务报表很难看出这家公司对当地利税的贡献,但这家污染企业能在此长期经营,想必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税收贡献不少,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居民的就业。

在当前GDP考核的指挥棒下,这样的“龙头企业”难免会得到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关照。在这样的情况下,环保局长恐怕难以对污染企业铁腕执法。“红豆局长”服务于“大局”的柔情执法就不难理解,其为污染的地下水诡辩的说法也不难理解。

要消除“红豆局长”生存的土壤,需要地方政府转变发展理念,仔细算算GDP增长的环境成本,从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该看到,当前GDP的统计存在许多局限性,掩盖住了许多深层次问题。作为一个产出指标,GDP并不能准确表明为生产所支付的成本。为追求一定规模的GDP增长,投入多少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消耗多少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破坏、产出的使用寿命多长、对居民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等等,GDP指标其实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

如果扣除环境成本,不少地方真实的GDP增速无疑会大打折扣。从近些年的治污情况看,我国对淮河、太湖等大江大河的治污投入动辄数十亿元,但收效不大。要极大地改善我国的水、大气和土壤的环境,其投入恐怕要以万亿级来计算。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曾表示,20世纪80-90年代,我国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的8%。2005年以来,这一数值虽然有明显好转,降低到4%左右,但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仅有5%左右。

部分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极大,甚至是不可逆性的,这决定了简单地扣除环境成本还远远低估了环境的损害。以水污染而言,我国水污染正从地表水污染向地下水污染蔓延,地下水的污染也正从浅层水向深层水渗透、从点状污染向区域状污染扩散,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污染甚至是不可逆的。

“红豆局长”服务于地方发展的“大局”,却忽视了环境保护和人民幸福的大局。从技术层面看,要改变“红豆局长”“屁股决定脑袋”的做法,今后国家不妨对环保部门实行垂直管理,让环保局长挺起胸膛、理直气壮为当地环境负责。

当然,要消除“红豆局长”这样的怪诞现象,从根本上还需要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和政绩观的转变。在地方发展的大棋局中,各地主政者应把保护环境放在更突出、更重要的位置,把环境保护看作是发展的硬约束。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党外人士座谈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各地需要意识到,靠环境污染带来的增长是没有效益和质量的,更是不可持续的。而GDP的增长不能带来居民真实财富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实际上也毫无意义。保护好一方生态环境,履行好建设“美丽中国”的职责,是各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地方发展的大局。

往日财评:

人民财评:养老金吃“财政饭”不可取

(责编:谭树森、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