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三公预算同晒
国家铁路局、卫计委等因机构和职能调整暂不晒预算
昨天,中央各部门首次在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时,同步公开了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财政部解释了今年部门预算公开的六大特点。
■特点
1
去年部门“三公”预算在7月随部门决算一起公开,今年我国改变了这一做法,首次提前与部门预算一并公开,利于社会对预决算情况进行监督。
2
今年部门预算公开时间有所提前。2012年中央部门于4月23日至25日三天内公开了本部门预算,而今年提前到4月18日公开。
3
2012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5个类级科目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基础上,今年增科技、文体与传媒两个类级科目。
4
对于2012年部门预算公开时社会比较关注的住房保障支出等问题,今年中央部门也作了更加详细的解释说明,用以回应社会各界的关注。
5
去年各部门公开的内容中只反映了政府性基金支出情况,今年则专门增加公开了政府性基金收入情况,公开的内容更加全面。
6
部分部门机构和职能进行调整,预算也需相应调整。因调整工作尚未完成,这些部门暂不公开部门预算,待调整完成后再作公开。主要涉及国家铁路局、国家卫计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及国家能源局等。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
预算编制时适时晒“三公”
记者:相比去年,今年的部门预算公开时间进一步提前。公布“三公”数字,能否统一时间、位置和格式?
贾康:信息公开得越早,越有助于公众行使质询权和建议权,这无疑是进步。信息公开内容标准化,对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公开现代化会有帮助,这应是“三公”公开的一个方向。
记者: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压缩“三公”经费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
贾康:从短期看,我们应树立过紧日子的目标,因此阶段性压缩“三公”经费很重要。从长期看,我们需要建立合理化机制,与财政改革相配合,从根本上逐步降低“三公”经费标准和支出规模。
记者:“三公”公开能否不仅仅公布结果,而是从编预算时就公开?
贾康:这有一定道理。审批中的确也应该具有一定的透明度。通过人大监督和媒体呼吁,各部门今后可试点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适时或分阶段公布一些关于“三公”经费编制的信息及理由等。这对“三公”经费的动态优化,提高合理化水平,会有帮助。
记者:有些单位把自收自支的钱也用于“三公”消费,但未公布,这如何解决?
贾康:从整体说,国家应该要求相关单位将自收自支款项的用途,进一步加以明确的公开。
记者:目前不少单位没有公布在编人数,这不利于公众计算平均“三公”水平。今后公布人数或者直接公布“三公”人均水平是否有必要?
贾康:这方面中央本级单位确实应该借鉴北京的一些举措,北京晒“三公”的单位大都公开了在编人数,以利于公众计算人均“三公”水平。不过在另一个侧面,“三公”人均水平也不绝对科学。例如有些单位的公车常跑郊区,或者经常外出的执法检查车多,其“三公”经费就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浪费。因此更重要的是细化“三公”标准,例如给公车运行维护费设置区间,对不同类型的公车适用不同的公车运行维护费标准,这才更加科学合理。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教授
公车消费应以中档车为主
记者:预算数据公布的层级还能进一步细化吗?
刘剑文:预算数据根据支出功能和性质的不同,最多分为“类、款、项、目”四层次。财政收入账本已细化到“目”这一层次,根据收支对等的原则,下一步“三公”公开也应该逐步细化到“目”这一层次,以利于公众行使监督权利。
记者:公车是“三公”大头,能否进一步压缩?
刘剑文:公车费用的压缩应该还有余地。具体来看,首先应确定公车支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如确定公车支出是否都是为公务目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的公车使用标准。我个人建议公车消费应以中档车型为主,可适当放弃一些高档品牌,引入更多价格合理的国产车。毕竟公车价格的降低,不会过多影响机关单位治国理政。此外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公务员也可以减少公车出行,适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公车支出的降低就可期了。
记者:如果个别单位“三公”作假,现在有无监督检查机制?
刘剑文:这应是未来“三公”工作的重点。应该结合预算法的修改,在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将权力放入制度的笼子,对此加强监管。
记者:有网民称,中央本级“三公”相当于花了每一个中国公民6块钱,算上地方政府的,起码每个人几百块。您对此怎么看?
刘剑文:“三公”支出主要还要参考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在此基础上也应考虑公民感受,建议有关部门调研国外主要国家“三公”支出平均到个人的比例,如果我国比例确实偏高,就应考虑尽量降低这一比例。(记者 赵鹏 制图 吴尚楠)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