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联袂并进
--清华科技园的探索与实践
2013年06月14日13:44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者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将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进程。他还指出,新世纪中国将面临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镇化。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达到51.27%,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中国的城镇化能否续写速度的同时提升效率和质量,关键在于如何与科技创新融合并进。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之路就是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更是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夙愿所在。中国走过和即将要走的城镇化之路必将与众不同,所面临的瓶颈和机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突破和把握。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与众不同
到目前为止,城市化可以说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最大的社会发展过程之一,几乎是唯一一个被看作是现代化和经济增长的直接指标。中国既是世界上城市化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历史上先缓慢,近现代加速的国家,中国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1、速度快。美国1776年独立,城镇化率从1810年时的7%增加至1920年的51%,整整花了110年。20世纪,拉美国家曾经历过快速的城市化过程,1950~1980年,拉美城市化率由41.6%提高到65.6%,短短30年城市化率提高了近24个百分点,过度和过快的城市化使部分拉美国家陷入了“拉美陷阱”。我国城镇化率从1953年的13.62%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仅仅花了不到60年,城镇化速度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里,中国城镇化呈现不断加速的趋势,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1.59个百分点。过于快速的城镇化,将中国经济推到了“拉美陷阱”的边缘。
2、人口多。中国人口规模近14亿,城镇化的每一个百分点意味着1400万人要进城镇去生活,其中近70%的人需要就业。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带来了“有住房难、有房住难”、“看病难、看病贵”、“入托难、入托贵”、“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等经济社会问题;“蜗居”、“蚁族”、“房奴”、“孩奴”、“啃老”与“啃小”等热词的出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诸多现实困难。
3、资源缺。中国经济算加法时,可谓“地大物博”,当算除法时,人均资源短缺甚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而人均值排名仅在世界的87位。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即使储量最丰富的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尽管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仅居世界第53位。资源短缺直接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4、效率低。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国家竞争优势发展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分别是:生产要素驱动发展阶段、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和财富驱动发展阶段。中国当前的发展过于依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投资驱动”,是典型的低效率发展,直接导致“五低”——低成本、低技术、低价格、低利润、低端市场和“四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是典型的低价工业化模式。尽管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依旧大而不强,快而不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全球价值链受制于人。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仅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中国计算机售价的30%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平均利润率只有5%;中国的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平均利润率也只有5%,等等。
科技创新突破城市化面临的困境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会减速,更不会停止。突破城镇化过程中空间、人才、资源和效率瓶颈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1、科技创新集群化,突破空间资源。众所周知,18亿亩红线是保障我国14亿人口及后代福祉相传的生命线。中国的城镇化不能再走某些大城市甚至特大型城市那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更不应该肆无忌惮地侵占农村耕地。进一步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都远远超过工业化率。2011年,美国的工业化率为20%,德国是发达国家当中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出比重仅有30%多。中国工业化率高达47%,而城镇化率1962年以来一直低于工业化率,直到几年前刚超过工业化水平。可见,唯有通过科技创新集群化,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方能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质量。
2、科技创新内在化,突破人才稀缺。企业科技创新面临“动力不足,不想创新”、“风险太大,不敢创新”、“能力有限、不会创新”、“融资太难,不能创新”等四大现实问题,突破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科技创新内在化给企业。说的更为确切点是,内在化到企业中愿意创新创业的人才。只有创新创业型人才多了,创新型企业才会前赴后继,层出不穷。根据美国学者2003年对硅谷创业情况的调查研究,苹果公司“培养”出的创业者多达94位,衍生企业数有71家;惠普公司走出的创业者高达117人,创立新企业99家。其他从思科、英特尔、甲骨文、硅谷图形、SUN、IBM等公司走出的创业者和衍生的企业不胜枚举,正是这些内在化的创新创业人才续写着硅谷今日的辉煌,保持着硅谷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
3、科技创新常态化,突破制度藩篱。在我国,科技创新资源主要聚集在城市,由于各种不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安排和区域文化(习惯)的存在,企业创新和个人创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公司最新发布的《2012年投资环境报告》称,自2003年以来,全球注册公司的平均时间已经从50天降低到了31天,平均成本从人均收入的89%降到了36%,而在中国注册企业的难度还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2年全球商业经营容易度”最新排行榜上,中国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当中排名91位,比2011年还下降了4位。其中创业容易度、建设许可、电力供给、保护投资者以及税负等5项指标世界排名几乎都在100名之外。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持续的科技创新应该成为企业的生存常态。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自身改革力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突破创新创业存在的制度障碍。
清华科技园推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联袂并进
一个国家人均GDP从三千美金到一万美金的发展阶段,一定会诞生世界顶尖级企业。科技园是孕育世界级顶尖企业的摇篮。启迪股份作为清华科技园的建设和运营者,通过整合“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创新资源,探索出了“聚集、聚合、聚焦、聚变”的科技园发展模式,借助于辐射发展,推动了我国高科技与城镇化的联袂并进。
1、清华科技园探索发展的三个阶段
清华科技园经历了三个阶段近20年的发展。第一阶段:主园区建设,成功运营。顺承清华百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清华科技园早期定位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和创新人才培育基地”。位于清华大学东门外的主园区于1992年立项开工,2005年完成整体建设并顺利运营,总建筑面积近73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末,清华科技园入驻企业及研究机构近400家,涉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跨国公司、高科技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机构、海归及清华校友创业企业为主,年营业额突破400亿元。目前,主园区就业人员达3万余人,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达2000余项,其中研发人才占比70%。在清华科技园,有Google、Microsoft、NEC、Schlumberger为代表的世界级企业,也有以搜狐、网易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巨头;更可贵的是,还有一批新时代企业家和创业导师、技术精英及骨干、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还有MBA、EMBA和众多高级管理者,以及源源不断、激情澎湃的创业者。栽培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高端化、复合型人才的集聚,使清华科技园早在2003年就成为全国第一个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清华大学之间产学研互动也呈现常态化。
第二阶段:服务升级,辐射发展。创新服务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顺应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清华科技园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目标。创新服务全面升级,探索出“聚集、聚合、聚焦、聚变”的发展模式,引领科技园行业向高端化发展。通过自建自营、合作开发、输出管理三种模式辐射 发展,其影响力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有力推进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科学发展,“清华科技园”、“清华启迪科技园”和“TusPark”等品牌的客户认可度越来越高。清华科技园通过国内外分园建设,已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网络化和国际化。
清华启迪科技园(上海)是清华科技园延续北京主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并结合地方政府的创新需求,将清华资源与辐射地的资源有机融合的典型代表。以专业化的科技地产将“科技”与“城市”实现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地产和资金运作为创新创业服务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撑,很好地解决了园区生存和发展的矛盾。在大学资源丰富,创新资源竞争激烈的上海,园区运营3年入驻率即达到90%。有6家科技型创业企业获得了不同阶段的融资额超过2亿人民币,特别是“创业苗圃”建立不到一年时间,导入早期项目12个,转化到孵化器6个,辅导成功率达到50%,并获得早期天使投资累计超过1000万。在聚集技术与人才的同时,清华科技园投资建设的华清大厦、启迪大厦等甲级写字楼在上海市中心最大绿地公园周边相继拔地而起,与美丽的大宁灵石公园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清华启迪科技园(昆山)分园是清华科技园自建自营科技园和推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并进的典型代表。自2006年10月正式开园以来,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近10项,清华OLED、大型模锻压机等高水平项目纷纷落地,先后有10余人次入选“江苏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和“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