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6月27日电 第四届国际资本会议24日在巴黎开幕,300多名中欧政、经、商界人士参加了峰会开幕式和有关议题的讨论,开启了中西方商界领袖对话的“双车道”。
中国华阳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成清涛在会议上指出,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阶段,中国企业希望用技术和品牌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从初级加工贸易中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企业亟需资金和市场来摆脱困境,欧洲市场的准入较为宽松。中欧经贸发展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中欧经贸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企业为更好进入欧洲市场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包括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欧洲的经商环境与中国企业过去所了解的有一定差异。尽管欧盟已经是一体化市场,但仍有国别差异性存在,各国政治、文化、市场准入规则和产品补贴政策各有不同。为此,中国国际商会针对企业不同的发展需求在咨询、法律、公关、财务等领域聚拢了一批国际知名的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持,定期举办“走出去”专题经贸研讨,为企业提供大量可靠的海外信息。
第二,注重产品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是企业创新力和生命力延续的保证,许多欧洲公司都非常重视产品研发并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升,中国外向型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赋予企业新的增长动力。知识产权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但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还处于入门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国国际商会在去年底正式通过成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商会对接,通过信息发布、研讨培训、诉求反应、案列分享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希望更多有经验的外国公司能加入商会这一平台,与中国企业交流经验。
第三,选择优质当地合作伙伴。与欧洲当地公司合作是中国企业了解欧洲市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利于企业实现本土化经营。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合作熟悉欧洲企业的经营模式,降低市场进入风险。欧洲企业本身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若能与欧洲企业合作,可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一方面欧洲合作伙伴能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产品研发水准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则能帮助欧洲企业实现产品市场的国际化。
以上三点同样适用于欧洲企业更好进入中国,而且欧洲企业具有更丰富的海外发展经验,中国已是许多欧洲跨国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如家乐福、大众等公司更是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成功典范,这也是中国企业需要慢慢学习积累的。
此外,针对近期欧盟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等采取征税措施是严重损害中欧双方企业利益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包括新能源在内的不少产业都受到严重冲击。中欧双方的太阳能产业更是饱受重创。我完全能理解欧盟太阳能企业的困难,因为中国的太阳能企业也正在面对着同样艰难的局面。然而,中国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顺应了中欧双方共同倡导的节能减排理念,有利于促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也是符合国际商会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正确做法。
中国国际商会希望欧洲政府、商协会和企业能以更以理智的态度看待中欧经贸往来,中欧企业以更包容的态度展开交流合作,为中欧经贸发展提供更公平的环境。
(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