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王小广: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亮点多 改革不能停、不能等

三中全会前夕专家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及未来走势 

2013年11月08日08:29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亮点多 改革不能停、不能等

点击观看视频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李彤)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转好,经济企稳趋势能否保持、未来发展潜力及风险何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对人民网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趋稳向好但基础不牢,今年宏观调控政策亮点不少,未来将释放积极作用,而金融、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风险值得重视。

数据显示,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涨7.8%,高于二季度0.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2.2万亿元,占全年新增投放24.2%,为近五年来最高。交通运输呈现一季度回落、二季度企稳、三季度总体向好的态势。9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为年内次高,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5%。PPI环比上涨0.2%,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工业领域供求关系好转。

“中国经济趋稳向好,但难说明显回升。”王小广表示,相比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发展中国家的两倍。在国际经济复杂多变、国内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今年完成7.5%预定目标把握较大,成绩得来不易,反映了中央驾驭经济发展和复杂局面的娴熟能力。

“未来两三年经济增速将放缓。”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未来两年将会有收缩性影响,经济增速略下降,增速在7%或者高一点。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三季度经济工作座谈会上表示,要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寻找“黄金平衡点”。王小广说,“寻找‘黄金平衡点’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的工作小结,不是现在开始寻找,而是已经一直在坚持做了,就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协调推进。”

记者梳理发现,三月份以来有关部门出台20余项改革措施,涉及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启动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稳不意味着不动,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以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例,王小广说,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不刺激、促改革、去杠杆,区间管理和预期管理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新工具。“稳定市场预期,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运行区间,放弃单一的货币和财政总量刺激政策,转为稳定总量货币。”他说。

中国要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增速的支撑。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王小广表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尚未结束,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国内中产阶层规模有待扩大,世界看好中国消费潜力。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有很大回旋余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通过制度创新,再次释放改革红利。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发展仍有下行压力。王小广认为,金融、地方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亟待解决。他举例说道,不去房地产泡沫,短期内会保持投资增长,银行坏账不会显现,但这恰恰是最大的风险。把杠杆去除是化解风险,为此承担经济增速放缓的代价是值得的。“房地产不调整,中国经济不会见底。”他说。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王小广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是一个加快改革的新时期。一方面是对已达成共识的、有利于稳增长的领域加快改革,今年出台的金融改革、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基础设施投融资等举措要进一步完善,对资源性产品价改、利率汇率市场化、城镇化等达成广泛共识的领域深化改革。另一方面,对改革深水区问题要做准备,如财政税收、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相互关联,问题积累较深,要寻找共识,改革不能停、不能等。

 

 

(责编:李彤、刘然)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