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常熟电厂扩建工程水下引水隧道贯通

设计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3年12月10日13:5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由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常熟电厂扩建工程——我国首座深...
由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承建的常熟电厂扩建工程——我国首座深...

人民网常熟12月8日电  随着最后一根高12米、重17吨的钢质取水管在深达22米的长江底部焊接成功,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我国首座深水电力引水项目——江苏常熟电厂引水隧道全面贯通,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特殊结构深水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科研取得重大突破,

位于长江下游徐六泾河交汇处南段的江苏常熟电厂引水隧道工程,在我国水下隧道建设中首次采用了“下插式”取水立管施工新技术,由循环水泵房、取水隧道和取水立管系统组成。采用盾构机施工的2座内径4.2米、全长约1900米的取水隧道,最深处距长江水面26米。“盾构机先后穿越长江大堤和多条错综复杂地段,富含沼气、上软下硬的地层、流沙土、承压水与江水补给关系等多种不良地质。地质条件之异常复杂,施工技术难度之大,工程风险之高,在我国水下引水隧道建设中极其罕见”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常熟电厂扩建工程指挥长袁裕材介绍说。

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主管顾国荣和华东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刘鹤忠均表示:“在长江中心区水下22米至26米深处的隧道顶部安装取水口,是把江水引进电厂的关键控制环节。按照设计,其中3个取水口在外部护筒安装施工中,液压振动锤要产生230至560吨的冲击力,才能把重55吨、直径3.5米、高27米的钢护筒打入江底土层,并与隧道拱顶的预留开孔对接。不仅水下压力大,还要克服卵石、块片石、流砂等冲积物的影响。采用‘深水水下冷冻技术’来固结江底土层、封堵止水,确保作业安全和已经贯通的隧道无渗水、不变形,这在国内尚属首例,设计、施工技术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常熟电厂扩建工程项目部与业主、设计和监理部门密切协作,邀请数十名国内知名专家对施工技术方案反复研究论证,采用“应力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控隧道结构受力变形情况。并按照“正头保尾、无损漏偏、规范操作、稳步推进”的作业方案,使取水立管与取水隧道拱顶的对接精度误差仅2厘米,工程整体偏差控制在7厘米以内。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夏国斌对此高度评价说:“十四局集团以非凡的勇气开拓了中国铁建施工的新领域,很了不起;你们以极大的智慧用‘土盾构’把工程做得这么好,简直创造了工程建设奇迹,真不愧为工程的典范之作!而且项目部标准化管理到位,体现了央企风采和中国铁建的管理水平,你们是铁道兵精神和新时期企业创新精神完美结合的样板。”

中电国际常熟发电公司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兼电厂扩建处工程技术部主任邱建飞告诉记者,取水隧道整体偏差控制在7厘米以内实属不易。它的安全优质贯通,为电厂2台100万千瓦机组按期发电创造了有利条件。整个扩建工程在2014年1月底全面投产后,将使电厂总装机容量从120万千瓦跃升到320万千瓦,新增发电量100亿度。(庄红韬 李高春 朱佳鑫 尤家民)

(责编:值班编辑、庄红韬)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