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西凉伎》选段 白居易
一人手挥舞绣球,引着“狮子”先绕场跑一圈,然后随着鼓、锣、钹铿锵有力的节奏,手舞绣球者一会藏在狮身左侧、一会藏在狮身右侧,引诱“狮子”做出腾、卧、跃、扑等各种动作,惹得大人连声喝彩、逗得小孩欢跳鼓掌……逢年过节,只要有炎黄子孙聚居的地方都会以这种方式驱灾、祈福、娱乐。
有人会问,中国没有狮子怎么会有舞狮表演?
随着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波斯使者把狮子等动物运到中国,西域驯兽表演戏也传了进来,经兰州永登人民的学习变通,以假狮子配以绣球引逗形成了如今的“硬狮子”表演。现在舞狮分南北两派,区别在于“南狮重意、北狮重技”,值得一提的是北派兰州永登“硬狮子”独具特色:狮子高大威猛,引狮人为胡人装扮带有异域风格。
2012年初,丝路上的兰州永登“硬狮子”赴北京中华世纪坛表演,一出场便得到众多喝彩,表演完后有观众还专门前来询问永登“硬狮子”传承人冯德培:“你们是从哪来的?这狮头有多重啊?你是不是会功夫?要不你怎么能做出那些动作?”
冯德培说,“硬狮子”舞得好,就得有功夫。新中国成立前他父亲的舞狮技艺,在兰州地区就很出名,当时“硬狮子”头是泥做的,重100多斤。
“硬狮子”一般由两人舞动,引狮人为西域胡人打扮,红帽子、红胡子、紧身窄袖的衣服和灯笼裤是必备的道具。舞步为先天八卦图式演艺法,入场后,带引“狮子”先绕场地跑一圈,然后跑八门、正四门、斜四门。舞狮人必须身体强健、灵动、会功夫,这样才能把狮子形象表现得酣畅淋漓。
“硬狮子”到底“硬”在何处?“‘硬狮子’头大,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体态大,身躯为木条做成的硬架子,外层铺上毡再织麻染上色,形象高大威猛,看起来硬一点。”永登县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齐重泰说。
2011年3月,“硬狮子”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今,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甘肃的经济、文化在迅猛发展,借此机会我一定要把‘硬狮子’舞得更好,以祝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冯德培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06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