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

北京稻香村毕国才:不忘初心 在坚守与改变中争当弄潮儿

2019年08月14日11:49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8月14日电(吴汉华) 今日,“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高峰论坛上,北京稻香村董事长兼总经理毕国才针对老字号如何传承与创新,分享了北京稻香村通过坚守与改变在新经济浪潮中实现蜕变。

毕国才强调,在现在市场竞争中,老字号的局限与优势都在“老”字。一方面“老”字与日新月异的时代有着格格不入的一面。但是,另一方面“老”字却又意味着深沉的积淀、悠长隽永。

毕国才还强调,真正想要把老字号延续下去的企业,必须要有工匠精神,这是无论何时都要坚守的。北京稻香村正是凭借着一股子的工匠精神,过硬的质量,几经沉淀,传承了上百年,至今依然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毕国才介绍,北京稻香村紧跟时代步伐前进,甚至具有超前意识。如今,他们在传承手工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传统食品文化。如在端午卖粽子、中秋售月饼、春节供年糕、上元有元宵。还恢复了“京八件”、“状元饼”、“巧果”、“重阳花糕”、“五毒饼”等多种消失多年的传统食品。根据节气、天气特点,结合我国传统节气饮食特征,又推出了“立春咬春卷”、“立夏陈皮饼”、“立秋肘子”、“大寒消寒糕”等与二十四个节气对应的食品。今年,与故宫淘宝合作,对这个系列的产品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礼盒包装更具文化内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除此之外,毕国才认为,北京稻香村传承和发展得益于三大源动力。

一是创新文化。这是企业的核心文化之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经营模式要不断调整,这样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

二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承载。北京稻香村把传统食品文化融会贯通于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对中华传统文化中所保留下来的内容,用食品的形式传承并加以改良。产品的创新,也一直是北京稻香村前行的推动力。如今,随着我们文化自信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食品,北京稻香村的子品牌“稻田日记”推出了许多“中国风”糕点,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尤其是收获了年轻人的喜爱,消费者对“稻田日记”的认可,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们对中式传统食品、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自信。

三是优质的品质和诚信的经营打造好产品。北京稻香村近年来在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旨在做充满活力的老字号品牌。近日,北京市商务局印发推出13条措施,加快推进北京市夜间经济,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费品牌。北京稻香村作为老字号企业也在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希望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共同倡导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今年暑期,北京稻香村计划连续3个周六举办夜场售卖活动,并在部分门店开展京式月饼烘焙教学、传统兔爷彩绘等既有体验又有趣味的活动。

毕国才分析称,当下,北京稻香村与万千企业一样,正面临着来自市场的全新洗礼和考验。作为老字号企业,其实更要与时俱进。做出来的产品、老字号的文化、老字号的制度,老字号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都应该符合现在时代的需要,甚至要超前于现在时代的需要。只有这样,不断创新,并坚守老字号的初心,在新经济浪潮中有情怀、有文化、有坚守、有创新,做更好的老字号,才能守护好金字招牌。

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副主任涂文、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院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旭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秩序研究部主任卢雁、北京市商务局流通发展处副处长王瑞芊、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健、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高波、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副会长马宇泰、《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陈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北京民俗专家、“安定门京城老物件陈列室”负责人王金铭,老字号企业代表北京稻香村董事长兼总经理毕国才,主办方代表人民网总编辑罗华以及40余家媒体记者代表出席高峰论坛。

(责编:庄红韬、付长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