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复工快速调查系列报告:
防疫情、促返岗、保工期 建筑企业复工总体加快
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支柱行业。五千多万建筑业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近两成)如何实现有序复工关系稳就业,稳经济。在当前疫情大流行高峰已过去,天气回暖、建筑业迎来复工有利条件时,为及时了解建筑行业农民工返城复工情况,中国劳动学会同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的农民工返城复工"百企"快速调查,对劳动用工规模较大、工程分布在东中西部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30家建筑企业进行快速调查。
重点工程率先开工 建筑企业复工总体加快
建筑业有农民工聚集度高属重点防疫场所,建筑工地复工需要气候条件回暖,比一般企业延后的特点。疫情爆发后,大型企业复工快,重点工程先开工,一般中小型企业复工顺延至三月以后。
调查显示,直至3月12日,在所调查建筑企业中仍有1/4尚未复工,均为中小微民营建筑企业。从员工复工率来看,所调查建筑企业员工总复工率平均为57.08%,复工员工中居家办公或远程办公的占19.7%。因此,若以现场复工员工计算,员工复工率平均为45.27%。
大型企业重点工程率先开工而中小企业复工时间相对较晚。从调查看,大型特大型企业都在2月10日即阴历正月十五后(防疫防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时)复工,重点工程都在2月底即阴历正月过后复工。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复工时间普遍较晚,且员工复工率较低。问卷调查企业中,有四成以上(41.67%)中小企业至今尚未复工;已复工中小企业的员工复工率平均为38.8%,低于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75.35%)。
气候转暖和疫情防控稳定向好,也是大中企业复工加快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抓住气候回暖和政府扶助的有利时机,一批大中小企业采取"出家门、进企门"点对点"包车"接回农民工返岗。如北京市对丰台火车站、怀柔科技城等11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统一组织"包车"服务、及时健康检查、保障中西部二十多省农民工安全返工。
国企复工快于民营企业,但现场复工率大体相当。问卷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均在2月10日之后陆续复工,民营企业多在2月下旬之后复工,且有三成以上(36.36%)民营企业至今仍未复工。从员工复工率看,国企员工复工率平均为73.48%,而民营企业平均为5O%。但国企复工员工中有三成是居家办公或远程办公,而民营企业复工员工中有90%是现场作业。因此,两者复工员工的现场作业率大体相当,均不足半数,分别为44.74%和45.85%。
不同工作岗位员工的复工情况略有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复工率略有差别。总的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复工率相对略低,平均为53.88%;而管理人员和以农民工为主的一线生产操作工人的平均复工率分别为64.03%和60.84%。
建筑企业延后复工普遍存在 或影响农民当期就业
疫情导致多数建筑工程延后开工,尤其是大量一线建筑工人难以返工导致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停工或工期延误。较长时间难以复工对建筑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建筑企业还未享受到政府出台的税收、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减免和补贴的优惠政策,只有少数企业享受了部分的税费减免和失业保险金返还。建筑企业的经营困难将直接影响千万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建筑企业中,尽管有2/3选择“短期影响营收,能尽快恢复正常”,但仍有1/3的企业选择“影响较大,短期难以恢复正常”,认为影响较大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62.5%的调查企业表示复工后会“增加灵活用工比例”,个别企业表示会“降低工资”或“减少用工量”,最高将减少60%的用工量。
对于工资而言,调查显示,建筑行业一线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为6397元(2020年1月),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长,但涨幅仅为1.54%;而且有近1/4的被调查企业中一线建筑工人的月均工资较去年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20%。较长时间难以复工将直接影响建筑业农民工等建筑工人的收入,而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紧张的建筑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也难以为员工涨薪,保持现有工资水平已尽很大努力。
此外,建筑企业海外业务虽未停工但项目履约和市场拓展均受影响。调查了解到,多国政府并未采取如限制中国承包商参与投标、暂停中资企业在施项目等极端措施,但因其在人员进出境管理、国际航班安排、进口物资检验检疫等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对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业务和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影响项目履约进度。国内疫情管控措施使得人员流动、返岗以及物资的生产、发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对中国旅客入境实施了暂时停发落地签证、加强边检、阶段隔离、乃至限制入境等措施,对中国发运货物的检疫通关也加强了管制措施,这些都加大了人、机、料的时间成本,影响项目的履约进度。
二是影响市场拓展。疫情对人员流动的约束也将一定程度影响到市场营销活动的正常开展。一是国内投资商出境洽谈投资业务的项目大幅度减少;二是在所在国开展项目营销的效果下降,对新项目跟踪、投标和签约等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建筑企业积极组织农民工返岗 分批次推进项目复工
按照当地政府对企业复工的要求,建筑企业在分级分区复工、防疫物资储备、隔离宿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
分批次推进项目复工,重大项目优先复工。根据工程性质、工期紧张程度、物资筹备情况及复工备案等情况,实行分批次推进项目复工,尤其是涉及国家级、省(市、自治区)级重大工程和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以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项目,大都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复工。
先期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建筑企业施工场所人员相对多,企业在复工前大都重视做好口罩、消毒液、酒精、医用手套、护目镜和隔离衣等防护物品的储备工作。例如中电建北京房地产公司,对所属54个工程项目上万农民工返岗隔离住房和所需口罩、测温度器、消毒液都提前做好储备,实行工地相对封闭管理、分时分段就餐、住宿工作环境统一消毒,保障有序安全复工。
但也有些建筑企业存在防护物资短缺问题。调查显示,口罩储备的充足性相对较低。
积极组织农民工等务工人员返岗,做好返岗人员必要的报备隔离工作。为尽快实现工程复工,建筑企业积极组织农民工等务工人员返岗,并做好不同地区返工建筑工人健康状况的报备工作,湖北等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暂时缓后返岗。对于返岗人员,通过模块板房宿舍和外租等方式,解决14天隔离的住宿需求。调查显示,对于外地返程人员的隔离方式,83.3%的企业选择“自调”,8.3%的企业选择“外租”,8.3%的企业选择“自调+外租”。
“招工难”、材料短缺成为建筑企业复工主要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企业表示建筑工人缺口较大是项目无法正常复工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虽然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促进劳务人员安全返岗政策,但是实际返岗效果不甚理想,存在诸如边远地区公共交通不畅、输出地健康证明到输入地不能互认、不少中低风险地区仍未取消限制外出等问题。
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多数选择快递、送外卖、网约车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选择建筑业就业的主要是"40、50"大龄农民工。这些人年龄较大,认为疫情未结束外出务工被感染的风险较高,复工意愿相对更低。
受疫情影响,建筑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多延迟开工或产能不足,再加上受交通运输管制等因素影响,导致材料、设备供应不足,且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尤其是建材、混凝土、钢材、辅材及装修材料等阶段性的供应紧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面临无料可用或料价攀升的难题。
防疫成本高也增加了施工压力。建筑工程为劳动密集型场所,防疫要求高,防疫物资需求量大,导致施工成本增加,项目现场开工困难。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防疫物资采购难度大,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防疫物资储备短缺问题;二是疫情对返工人员的隔离住宿及生产时的人员间距均提出要求,这将降低劳动效率,增加人工成本。
除成本增加之外,复工后的感染风险让企业望而却步。部分地区出台了疫情处置办法,如:出现一例疫情视为重大安全事故,并以此对企业进行信誉评价。
让更多务工人员尽快返岗 探索建筑企业新型用工管理
建筑企业是拉动内需、增加农民工就业、稳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力量,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是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针对建筑业复工复产"四难"(用工、原材料供应、资金、隔离租房和防疫物资保障),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抓住气候回暖有利施工条件,将延误的工期补回来,全力支持防控不松劲下建筑企业的全面复工复产。
多措并举促进建筑工人尽快返岗。保持少数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尽快将取消妨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落到实处,让更多务工人员尽快返岗,有活干有钱赚。从建筑业农民工输出和输入两端发力,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出家门、到企门"的点对点"服务、有效解决返城复工难的问题。
速建“方舱宿舍”一举两得。用工量大的重点工程速建“方舱宿舍”,有效解决复工后隔离住宿难题。
建议将大城市发展适合农民工居住的小户型公租房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十四五规划。大力发展多元化城市租赁住房,尤其是适合农民工的小户型租房,由政府和企业给予一定租房补贴,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住宿简陋问题。
建专班机制力保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与保障重点企业复工同样,对重大项目建立专班协调机制,有力支持重大项目的防疫物资、设备供应、材料供应、资金供给,开设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核准,确保重大项目赶回工期,带动建筑业复工复产。同时,政府应积极扶持建筑材料和设备等上游生产厂商加快复工达产,增加设备、材料供给,有效控制材料单价,稳定建筑材料、设备价格。
对中小企业加快落实援企惠企优惠政策。目前中央和各地均出台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要继续针对中小建筑企业流动性大的特点和政策受惠小的问题,简化手续,加快落地,包括贷款降息、延缴税费和土地出让金、延期开工竣工不计入违约期等,切实推动暖企惠企政策在建筑企业落地,缓解建筑企业资金压力。
探索建筑企业新型用工管理,及时协调和妥善解决疫情期间发生的劳资纠纷与劳动争议。支持建筑企业弹性用工、零时用工和共享用工等新型用工。人社、财政、医疗保险等部门积极指导做好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的衔接,创新办法、促进复工,人社部门牵头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要对妥善解决疫情期间的劳动争议给予及时指导,帮助企业和劳动者及时解决劳资纠纷,尤其是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
(课题组组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杨志明,课题组成员:杨洋)
百企复工快速调查系列报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