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
於亮:新业态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发展必然选择
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是新时期的重要使命。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振兴实体经济、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2012年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一概念,到201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基建”建设提速,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正驶入快车道。
5月21日起,人民网金台圆桌两会特别版邀请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权威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深入探讨,将连续推出三期圆桌访谈。
工业互联网自去年被写入政府工报告,一年多来,都有哪些新成果、成效?数据作为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与传统要素相比,价值在哪里?目前,我国数据安全现状怎么样?如何提升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第一期话题邀请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於亮,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张启亮三位嘉宾共同聚焦“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是发展创新新引擎”。
以下是对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於亮的专访对话:
人民网:工业互联网自去年被写入政府工报告,一年多来,各位都观察到哪些新成果、成效?
於亮:我们看到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全面的到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不断的融合,持续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的推进了大数据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新的动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也就是共享制造,也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的路径。工业互联网跨要素、跨领域、跨行业、跨区域、跨平台的全面互联互通,有效实现了各种生产跟服务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的优化配置。企业组织资源无边界的云制造生产正在形成。
我认为,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企业,特别是支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跟企业的普遍的共识。工业互联网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工业互联网的供给侧,工业互联网的三大体系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5个顶级节点的基础之上,我们各行业各区域性的二级节点都陆续投入建设。航天云网也有幸承建和参建了部分的二级节点的建设,随着5G技术的快速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我们也看到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连接的枢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格局也开始形成。各省市的区域性平台也崭露头角,部分细分市场的平台也出具商业模式。应该说工业互联网的赛道逐渐的清晰,工业互联网的作用价值日益的凸显。
在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侧,工业互联网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产业治理、信息治理、生态治理和安全治理的新手段。企业、政府都意识到了工业互联网促进发展的作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工业互联网和企业上云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
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也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抓手。以航天云网为例,目前我们已经为19个省地市建立了区域的工业互联网主平台,也为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行业领域提供了超过2000多个智能化改造的项目的实施跟服务,为各级政府决策支持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本次抗击疫情中,我认为工业互联网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凸显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价值潜力。
疫情的突然爆发,使抗疫的重点物资成为关键。由于传统的供应链已经被打破,医疗物资企业生产面临较大的困难,航天云网依托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央企工业互联网融通平台,有效的盘活了分散的数据资源,融通了大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我们联合中石化等央企和中纺联、中产协等行业协会,在2月初就推出了央企融通平台抗疫专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防疫物资供应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应用平台优势,连接抗疫物资生产供需两端,有效解决了抗疫物资保障中缺材料、缺设备、缺专家、缺产能的问题,提供了透明准确的防疫物资生产的产能情况。尤其是着重解决了口罩生产中的原材料熔喷布、无纺布的紧缺问题,有效保障了浙江、江苏、山东、湖南等省地市的口罩生产厂的产能。
航天云网在央企融通平台上,也重点上线了各央企支持企业复产工业软件。在云端生产、云端政务、云端设计、经营管理、远程运维、抗议服务等六大领域,形成了企业复产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今年随着“新基建”重大政策的出台,中央各部委、各级政府密切出台各项措施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云经济、线上经济、企业智能化、共享经济的需求也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加强新业态体系建设,赋能数字化转型,也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必然的选择。以上这一切,已经大大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人民网:数据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要素。与传统要素相比,它的价值在哪里?
於亮:4月9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意见》,数据要素首次被写入生产要素。《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提升数据要素的价值。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推进工业大数据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在做出前瞻性的布局。应该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会连接和产生海量数据,工业大数据如同二十一世纪的石油一样,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要素相比,数据首先是不会枯竭的资源,数据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不同,它不是天生存在于地球之上,而是由人类的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我认为,数据资源不但不会枯竭,反而会跟人类一样长期的发展成长,被无穷的创造下去。数据资源并不会在工业生产跟消费中被消耗,反而价值会越来越大,谁掌握的数据越多,谁将占有主动权。
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企业或者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改变工业生产方式。数据资源具有天生的互联网效应,特别是工业大数据技术研究和突破其本质的目标,从复杂的工业数据中集中发现新的模式和知识,挖掘到有价值的新信息,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工业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生产运作效率,以及拓展企业的新型商业模式。
同时,数据可以转变传统的生产关系,工业时代规模生产经济以主要是占有和垄断资源,传统制造业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厂房、设备、物料、信息化设施和技术人才等全套的制造条件,同时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的能力。这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利润的负担。
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时代,主要是要控制和掌握资源,但是并不需垄断资源,主要是通过掌握控制已有的资源,建设开放的共享平台,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充分利用资源,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核心价值,从而颠覆现有的商业和生产组织模式。这也就是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云制造的核心所在。
中国很多区域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制造门类丰富,但是制造的能力差别巨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而且由于我们外向型经济占的比重大,订单的波动会引起企业经营状态的波动,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在工业大数据的模式之下,网络化、扁平化、快速同步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促进市场参与主体的搜索,获得分享,沟通信息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充分发挥其自主经营决策分配的权利,从而带来新的组织方式跟盈利模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数据也是战略性的资源,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工业大数据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企业数据涉及企业核心商业秘密,核心设备的工业数据能够直接的反应一个国家的生产运营状况,保护核心工业数据也就是捍卫国家制造业的主权。建设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是推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争夺制造业主动权,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核心,谁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工业资产运营管理权,谁也就掌握了新形势下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人民网:我国数据安全现状如何?如何提升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
於亮: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也没有企业安全。数据安全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的逐渐落实。各地都在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布局,企业上云设备、上云工作,在各地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在此过程中,工业互联网需要连接设备、连接产线、连接企业,大量的数据被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分析、利用。目前,工业数据的安全,相关法规机制标准跟技术还不是十分健全。数据安全的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数据治理和安全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制度、技术、产业多个层面整体的进行考虑和通盘策划。
首先,需要国家层面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数据特别是工业数据的安全保护机制,重点是支持加快以自主安全的工业用安全网关、工业操作系统和以及全自主安全的 ADC,也就是数据中心为代表的安全工业产品的研究与推广。
其次,需要加快政府数据公开、共享的立法相关工作研究,依法对政府数据进行分级管理。可公开的数据依法依规,完全公开,实现共享。也需要加快指导支持促进各个平台,特别是各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包含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工业应用软件的有偿的、共享使用。在依法依规保证企业数据所有权的基础之上,加快探索支持企业有偿开放,可对外提供服务的数据资源。对数据特别是对工业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交易等各个方面的权利责任要予以清晰、规范,明确的界定数据产权、数据运营权、数据的利益分配权,从而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推进大数据产业快速的发展。还需要加强对数据产业化,产业数据化相关服务的引导、培育扶持和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政府统一的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早日实现政府各部门、各地政府中涉及供应链产供销数据的一网查询,更好的助力服务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除此以外,也建议把各地现在已经建的、有成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工业品的名录和工业品电商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来同时加快完善数据开放共享的机制,建立数据共享的平台,在依法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之下,加快促进数据交换和数据有偿使用。通过数据流通提升数据价值,赋能价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