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2022年财经专题>>乡村振兴·中国力量>>创新案例

湖北省麻城市:聚焦“花经济” 做好“花文章”

2022年07月28日13:0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麻城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三大菊花基地之一,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定点帮扶县。自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三个转向”要求,牢固树立帮扶发展的鲜明导向,把产业帮扶作为根本之策,创新帮扶举措,凝聚帮扶力量,聚焦“花经济”,做好“花文章”,支持麻城菊花产业发展壮大,为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产业做优做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组织行业学会、高校、行业专家等对麻城菊花产业开展持续帮扶,推动菊花产业提质增效。如,组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内菊花行业顶级专家赶赴麻城,研究菊花量产技术,谋求产业发展路子;组织菊花分会、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组成帮扶麻城菊花团队,帮扶福白菊原产地保护、品种提纯复壮、菊苗脱毒等项目,与麻城共建福白菊原种保护中心,成功培育福白菊标准脱毒苗,为10个乡镇36个专业村提供100万株优质福白菊原种苗,亩均增产50%、增收1500元以上。南京农业大学与麻城市政府签订菊花产业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举办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国花卉园艺工技能竞赛项目,推动麻城市花卉园艺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产业致富带头人、实用技术人才等培训,提升菊花产业链人才能力素质,为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二)开展宣传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重点围绕营销宣传、产销对接等方面给予指导,积极帮助对接市场、电商平台等,全面提升菊花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如,协调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菊花分会理事单位,帮助指导开展菊花文化节活动,推广菊花品牌;麻城福白菊精彩亮相外交部全球特别推介会;指导麻城制作菊花专题片,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成功推介;协调多个销售平台对菊花产品上线销售,中国建设报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连续投放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麻城福白菊”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被列为全省首批道地药材优势品种,获得省级以上品牌10项,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麻城菊花走出国门进入欧盟市场。麻城先后被授予中国保健菊花之乡、中国菊花创新发展之城、中国菊花美食地标城市,打响“麻城菊花、福泽万家”城市品牌。

(三)推进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创新帮扶举措,围绕“种加销”“文旅康”,加强工作指导,提升菊花产品转化,实现品牌突破,推动麻城菊花产业融合发展。如,指导麻城谋划麻北菊花大健康产业板块,黄土岗菊园成功创建为国家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菊花小镇和菊花美丽乡村,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突出菊花“药食同源”特点,加强食用和养生功能研究,指导开发菊花新菜品295款,举办“良之隆杯”“福菊宴”美食大赛,授牌10家“福菊宴主题示范餐厅”,推动喝菊花向吃菊花转变;深入发掘菊花文化,指导麻城打造菊花一桌菜、一首歌、一台戏、一本书、一片景,创作东路花鼓戏、麻城花挑等非遗文化节目。麻城花挑作为优秀节目3次进入中南海怀仁堂开展专场演出,还远赴芬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协助麻城连续举办九届菊花文化旅游节,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四)发挥带动效应,推动连点串线成片。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持续帮扶下,麻城以菊花产业为引领,以点扩面,着力推动菊花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加快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指导麻城制订菊花产业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市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考核机制,市菊花种植区域由原来的福田河、黄土岗等5个乡镇,扩大至今年的20个乡镇,发展500亩以上的菊花专业村23个,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帮助引进万寿菊新品种,推广种植1万亩,培育福白菊脱毒苗1165万株,菊花种植面积将增至15万亩,产量达1.5万吨,系列总产值达30亿元;指导麻城推进“链长制”,成立菊花产业招商专班,成功引进万寿菊产业化、“福菊”智慧供应链金融仓储、菊花智慧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野菊花加工生产基地。

二、经验启示与探讨

(一)坚持突出特色。麻城是菊花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菊花产业优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结合麻城实际,精准施策助力菊花产业发展,通过技术指导、人才培育、宣传推介、品牌打造等,提升菊花产业新势能,推动菊花成为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做强做大做优菊花品牌。

(二)坚持融合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聚焦菊花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发展势能较弱等问题,指导麻城整合域内资源,坚持特色引领,加快菊花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联农带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举措,指导麻城通过制定种植计划,动员农户种植;建立市包镇、镇包村、村包组的考核机制,按照新增面积奖励到乡镇、到村组、到农户;鼓励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做到把菊花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带动农民稳定增收致富,让农民成为有盼头的职业。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责编:曹淼、李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