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国建筑技术走俏非洲

俞慧友
2023年07月03日09:10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国建筑技术走俏非洲

  6月29日至7月2日,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年底,我们修建的阿比让四桥将正式交付,正‘赶上’明年1月在科特迪瓦举行的非洲杯。”在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论坛上,中建五局非洲基础设施公司执行总经理、科特迪瓦阿比让四桥项目经理鲁重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非洲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造”

  2007年,鲁重随中建五局参与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建设。15年间,他感受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非洲有了越来越多的“中国造”。

  “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柳工、陕汽等中国工程机械及汽车,不仅中资公司用,越来越多的印度、法国等国的公司也在用。阿比让四桥的桥梁预应力及附属工程建筑材料,则几乎实现了‘中国造’的全覆盖。”鲁重说。

  这些“中国造”背后,是“一带一路”建设者的辛苦努力。

  阿比让四桥项目,是一个集设计、采购、施工于一体的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项目APD图纸为法国工程师设计,采用法国标准。由于不同国别专业人员的工作习惯、方法和对标准理解存在差异,项目一直边设计、边施工推进。

  此前“法国图纸”里的设计用料,没有中国建筑材料的“份额”。鲁重团队在APD图纸的深化设计过程中,积极将中国材料融入桥梁建设。

  跑法国、发邮件、视频会……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法国设计方充分沟通,性价比优良的中国建筑材料最终获得准入资格。预应力核心材料,也实现了“中国造”的应用。

  “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鲁重说。

  “毫米级”攻关,创新工艺压缩桥梁“张拉”距离

  阿比让四桥项目总工程师唐寄强,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攻关记忆。

  根据桥梁箱梁体外预应力设计要求,建设中采用在无黏结钢绞线和HDPE套管间灌注水泥浆防腐的工艺,同时要在张拉前完成灌浆。

  这种张拉前灌注水泥浆的体外预应力设计,无论在法国工艺还是中国工艺中,几乎无案例可参考。

  在施工前的实验张拉过程中,HDPE套管出现了厘米级位移。“这种位移量在正常的弹性变形范围内,但却超出了法国图纸毫米级位移的设计要求。”唐寄强说。

  为达到设计要求,团队反复实验测试攻关,过程漫长而痛苦。最终,团队创新出一种全新的张拉工艺,将原有整体张拉工艺改造为新的单根张拉工艺后,确保了管道即使受张拉力影响,也仅出现毫米级管道移动的目标。

  建设过程中,建设团队创新与创造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止于此。

  在阿比让四桥的跨海桥建设中,团队还遇到了海湾中淤泥深度较大的地质问题。鲁重介绍,海中临时钢栈桥最长钢管桩近60米,永久性主桥桩基最大长度达82.5米,桩基钢护筒最长达54米。团队通过创新钢管桩施工导向装置、反循环钻机全砂层地质施工技术、钢护筒中心点位测量的辅助装置、钢护筒千斤顶液压下放系统等新工艺,将这些细长的桩基牢牢地、精准地“钉”入海中。

  为实现当地船只通航,团队还创新了跨海湾钢栈桥桥面垂直提升式通航孔施工工法。在水中承台施工中,团队创新了可回收使用的钢套箱,并形成了跨海湾大桥水上承台有底钢套箱施工工法,替代法国设计的一次性钢筋混凝土预制套箱,节约成本又高质地完成了建设。

  向中国学技术,建非洲家乡

  刘少秋,刚果(布)小伙。他的家乡有一条河流,却仅有一条便桥通行。每逢大雨,便桥无法通行,当地人就只能远远绕行。

  小伙发誓,要为家乡造一座桥。

  2007年,中国建筑在刚果建设国家一号公路的消息,让刘少秋萌生了到中国学习,把建筑技术带回家,建设家乡的想法。

  从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专业毕业的刘少秋回到非洲,加入了阿比让四桥项目,进一步实践和学习中国桥梁技术。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积极投入非洲海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后在非洲5个国家或地区承建14项工程,累计签订合同额10.6亿美元。我们致力于成为非洲国家的道路‘开拓者’,也致力于输出中国的建筑技术,造福非洲人民。”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副总经理蒋中国说。

(责编:杨曦、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