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威海广泰助飞中国梦--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威海广泰助飞中国梦

2013年06月25日10:56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吕骞) 从1991年董事长李光太带领几个知识分子白手起家创办威海广泰,注册资本不到5万元;到如今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近30亿;威海广泰用了22年的光阴,筑就了一个民营企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的中国梦。

与许多野蛮生长的民营企业不同,威海广泰选择了创新发展这一最艰难却最精彩的圆梦之路,这对一家制造型企业来说尤为难得。不仅是在产品、技术上勇于创新,威海广泰更是将创新的基因根植进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技术创新:重金投入确立研发优势

产品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和人才的投入,威海广泰从1991年创业到后来的快速发展,都是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下实现的。公司投入建设的“国家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空港地面装备制造行业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公司同时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威海广泰也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公司开发的产品品种数量位居全球同行业首位。研发优势已成为威海广泰大幅领先国内同行、快速赶超国外先进水平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从1993年到2003年,威海广泰几乎年年都有一个国家新产品问世,年年有2-3个产品经国家民航总局主持鉴定并授予生产许可证,十年共开发出21个系列80多个品种的产品,其中6个系列大型设备单台价值在100-200万元以上,五个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威海广泰在发展初期就迅速成为国内同行业品种最全、产量最大的生产厂家。

业务创新:产业多元化发展

经过20年持续稳定的发展,威海广泰已经确立了国内乃至亚洲地区空港地面设备行业龙头企业的地位。但威海广泰并不止步于空港地面设备制造,2009年,威海广泰收购“北京中卓时代消防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开辟了消防装备业务。2011年,子公司威海广泰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军矿用自卸车、移动医疗车领域,2013年内就将完成体检医疗车、全科手术车的开发。2012年,电力电子事业部成立,并通过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的紧密合作,开始在电力电子及节能减排领域的拓展。

基于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威海广泰先后开辟了消防装备板块、特种车辆板块、电力电子板块。同时,军工板块也作为另一重点发展产业,内含在各大板块之中。其中以空港地面设备板块为核心业务,以消防装备板块、军工板块为快速增长业务,以特种车辆板块、电力电子板块为种子业务,公司已形成布局合理的战略发展蓝图。

经营创新: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威海广泰以“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全球”为愿景,以“助飞航空强国”为使命,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空港地面设备行业龙头企业。但在国际市场上,威海广泰占有份额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这也成为威海广泰未来的重点扩展方向。

从销售规模上,威海广泰在香港、印尼等市场已经占据了稳定的市场地位,其中香港已经占有70%的市场份额,成为广泰走向海外的窗口和活广告;巴西、俄罗斯、沙特等新兴市场也都有很好的表现,广泰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际客户的回头率达95%。

目前国际合同的销售额占威海广泰总合同额的20-30%,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也在一步步进行。巴西自2011年签订代理合作以来,大型设备平台车已经销售近20台,2013将会在牵引车,空调车,加油模块项目有新的突破。美国合资公司将在2013年对南美其他市场开展销售活动,寻找更多的渠道。

“将来在适当的时机我们可以考虑去美国”,威海广泰董事长李光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不进到美国市场去就不算是最大。”

管理创新:“四化”战略引领公司前行

2009年,通过认真分析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威海广泰适时提出了“员工职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精益化、产品国际化”的四化战略,为公司内部管理提升、外部市场拓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三年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威海广泰已经形成了1本企业文化手册、366个管理标准、438个管理表格、171个岗位工作标准、4个技能操作手册和1个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公司标准化管理成为公司“四化”战略目标中最先趋于完成的一项,并作为管理模式对子公司输出,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市场创新:紧抓市场趋势提前布局

国内通航领域近年发展迅速,国务院、中央军委2010年11月14日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低空空域策的破冰,以私人飞机和商务飞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产业开始风起云涌。未来十年里,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每年增长20%至25%以上,中国私人飞机拥有量将有望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威海广泰针对通航领域进行了相应布局:公司提早对通航配套产品进行开发和研制,实现产品“国际化、小型化、电动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打开国际市场;预先进行市场布局,公司与各大航空公司、机场加强业务沟通,关注通航业最新的发展形势,随时调整公司产品计划,抓住市场需求,加强公司竞争力,力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而传统民航领域的未来发展也不容小视。民航局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5万亿元以上发展国内机场,将新修建56座机场,迁建机场16座,改(扩)建机场91座,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将达到4500架以上。对于小型机场,威海广泰将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出租空港设备,在降低机场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增加销售收入。

文化创新:发展历程凝炼企业之魂

1991年,威海广泰创始人李光太董事长带领几个知识分子白手起家,注册资本不到5万元,在册人员28人,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靠租借500平米厂房、200平米办公室,靠用户的5万元预付款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当时提出“真诚信赖、求实进取”作为经营理念,也成为威海广泰企业文化日后发展之基。

在1993年10月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产工厂后,威海广泰提出“把新产品开发作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龙头”来抓,跳出了只生产“航空地面电源车”一个系列产品的圈子,一举奠定威海广泰的十年黄金发展。

2005年,威海广泰着手上市融资,重新审视并提升公司的文化理念已是形势所迫,在这个时候公司提出“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于全球每个机场”作为愿景目标和立业纲领,将“真诚信赖、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升华为“真诚信赖、执着追求、稳健务实、拓新致远”,充分地表达了威海广泰的品格和志向。

“真诚信赖,执着追求,稳健务实,拓新致远,简短的几句话,里边涵盖了怎样做人的准则,怎样做事的原则。”一位试制车间的一线员工这样评价威海广泰的企业文化,“我相信只要每一个有感性的人能够认真的读过《企业文化手册》一遍;他都能够被广泰的创业历程所震撼。”

文化传承企业 创新成就未来

“创世界一流品牌,广泰设备服务全球每个机场,这是威海广泰的愿景目标,也是广泰梦。”这是威海广泰董事长李光太对“中国梦”的具体诠释。习近平主席曾表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威海广泰实现广泰梦也有着自己的道路、精神和力量:坚持多层次创新,走技术外延型产业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弘扬“真诚信赖、执著追求、稳健务实、拓新致远”的企业精神,凝聚广泰人辛勤奉献的团队力量,广泰梦并不遥远,中国梦必能腾飞。 

(责编:吕骞、杨波)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