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化名)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在昨天所有11个期限的质押式回购成交当中,1年期的回购利率到了6.90%,成交量也接近10亿元。他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这个期限的资金从今年5月以来仅有3笔成交,昨天这一笔无论规模还是价格,都是最高的,较上周四最疯狂时的6.20%还高出70个基点。
李强是上海某大型货币经纪公司的“资金贩子”。作为一位资深交易员,他为银行间市场各类机构从事资金撮合业务。
对于罕有成交的1年期回购,李强认为,当市场预期资金面将长期维持偏紧态势时,在匹配特定资产需求的同时,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借不到钱”的尴尬,某些机构偶尔也会拆入3个月以上的中长期限资金。这一点,从每天的各期限成交量上便可清楚看见。只是像1年期这样长的资金,一般都很少有成交。
实际上,昨日的隔夜、7天等主要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大幅下滑,但这丝毫不意味着“钱荒”行情已经结束。Wind资讯统计显示,隔夜利率由上周五的8.70%跌至昨日的6.65%,跌幅达205个基点;7天利率回落172个基点至7.53%,但仍处于非正常的高位。
由于钱紧预期导致的“全面开花”行情,使得昨日从隔夜到1年总共11个期限的资金均有成交,总成交规模9121亿元则再度刷新了历史高位。
兴业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从今年5月底至今,资金面出现了多年来少见的紧张态势。导致这一紧态的原因市场已经分析得很全面,但不管是什么,其核心仍在于央行政策的最新动向——如果央行坚守“开拓存量资金”这一底线,不向市场主动投放流动性的话,平日惯于表外加杠杆的商业银行、券商等机构,短期内仍将陷于困境而难于自拔。
“这一情势无法很快扭转,悲观预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下去。”她表示。
银河证券一份最新的宏观经济报告指出,央行的严厉态度改变了市场预期,使得银行间的流动性雪上加霜。此外,随着季末临近,备付需求上升和供给原地踏步,将造成6、7月份银行超储率维持低位,资金面还将继续处于偏紧之中。
“由于预期转变及银行的风险意识上升,短期的信用扩张可能停滞,实体经济的流动性也将因此趋紧。为对冲风险暴露给予实体部门的冲击,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激活货币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实际上是要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意味着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将加快推进。”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如是认为。
巧合的是,一份落款日期为6月17日的《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昨日在央行官网上公开。该通知指出,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各商业银行应提前安排足够头寸,保持充足的备付率水平,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
考虑到7月5日的例行准备金缴款因素,市场人士普遍预计,这一波资金面异常紧张的态势将至少拖延至7月上旬的后半段。但是,预期转变将在更长时期内制约宽裕流动性格局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