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股市出现崩盘,沪指跌幅达5.3%,深成指跌幅达6.73%。
流动性压力“重伤”A股 传说中的“钱荒”让股市心慌慌
沪指 1963.23点 5.30%
深成指 7588.52点 6.73%
传说中的“钱荒”使得投资者出现恐慌性抛售,A股市场周一大幅跳水,沪指跌逾5%,大幅失守2000点大关,创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以1963.23点收盘,自去年12月5日以来再度回到“1”时代;深成指收盘创4年来新低。
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面和资金面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绝大多数股票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宜进行所谓的“抄底”,又不宜“割肉”,对短期的反弹也不宜抱太大希望。
周一股市出现崩盘,沪深两市在银行、券商、地产、煤炭有色等权重股全线暴跌拖累下出现恐慌性杀跌,沪指跌幅5.3%,深成指跌幅6.73%,创2009年9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深成指则创4年以来新低。
14天暴跌近300点
两市板块全线飘绿,超过百只个股跌停。其中证券、航空航天跌幅超过8%;有色、煤炭、水务、房地产等跌幅均超过7%。三沙概念大幅下挫跌幅接近9%;页岩气、锂电池等多个板块跌幅超过7%,恐慌情绪蔓延。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77亿元,机构、散户竞相出逃,市场一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走势。
自今年5月29日到达本轮反弹最高点2334.33点之后,股指展开了新一轮的下跌。到昨天为止的短短14个交易日,暴跌近300点,权重股更是成为了下跌的重灾区,沪深300指数下跌近400点。
近期资金面告急的情况已经从银行间市场蔓延到股票市场,投资者纷纷担忧未来一段时间股市资金面将持续偏紧而大举抛售股票。
股市更多的是“心慌”
昨天股市的暴跌源于近日出现的“钱荒”事件。从6月中旬以来,代表银行间资金充裕程度的隔夜拆解利率便不断抬升,从月初的4.5%一路攀升,到6月20日上海银行间隔夜利率首次超过10%,达到惊人的13.44%,并在盘中一度达到30%。该数值已创下历史新高。
随后市场上各种“爆炸性传言”一再出现,又一再“被辟谣”,市场上关于“银行资金出现问题”的传言四起,而原本善解人意,武功高强的央行这次却相当的淡定,机构记忆中熟悉的江湖救急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市场哀鸿遍野,甚至有人喊出“钱荒来了”。而实际上,A股自6月份以来早已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除了国内资金流动性问题发酵之外,美联储退出QE影响未退,21日希腊政局动荡,欧债危机再度卷土重来,这些都将长期改变资金的供求关系,对 A股造成了致命打击。
目前大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资金面的相对紧张可能还将持续下去。未来央行有可能通过逆回购操作来注入流动性,缓解紧张的资金状况,但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下半年股市行情还将继续保持偏弱的走势,可能反弹的时间点是9、10月份。除非发生突发性的利好政策,否则投资者对上涨幅度不宜期望过高。
近期股市适宜“不作为”
技术派人士认为,银行板块指数已经跌破先前几个月重要低点连成的支撑轨道,短期已经看不到重要的支撑位。如果以去年下半年几个高点的连线来作为新的支撑,还有大约10%的下行空间。以银行股对于大盘的影响来看,倘若银行股再向下跌10%,大盘也同步下行,跌破1949点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记者在各大营业部的采访中也发现,券商人士普遍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湘财证券表示,在政策层面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股票的态度是,既不宜进行所谓的“抄底”,又不宜“割肉”,因为大盘已经跌了这么多了,此时“割肉”损失过于惨重。
也有少数激进派人士建议投资者低位介入。长城证券分析师林毅表示,本轮大跌将带来机会。他表示,从过去三年的经验来看,每年6月份资金紧张时,上证指数都会创下阶段的低点。股市的本轮大跌肯定带来机会。
银行钱荒 股民心慌
钱荒,心慌!近日,原本财大气粗的银行竟然也闹起了“钱荒”,除了在银行间市场借起了“高利贷”,还发行了大量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记者采访发现,所谓“钱荒”背后,是近年来银行的过度扩张和资金结构性错配,大量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成了金融机构以钱生钱的“空手道”游戏。
进入6月下旬,各大银行“抢钱”进入白热化,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送大米、送油已是“小恩小惠”,甚至有银行“存100万元返现2万元,按100万元照给收益”。
“银行短期资金流动性突然紧张,只好用较高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口袋中的资金。”上海某城商行投行部人士说。
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24日,沪深股市开盘即直线下挫,跌破2000点重回“1时代”。一些货币基金也遭遇十数亿元的巨量赎回。“内地银行业当前出现的‘钱荒’现象,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集中爆发的表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说。
业内专家认为,除热钱流入减速、半年考核时点等原因之外,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一面疯狂放贷,一面通过大量的理财产品,把信贷隐藏到“影子”里,进而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受调控领域。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