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本次年會,我認為是“大同”。本屆年會為各國各界人士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通過溝通積累共識,形成合力來進一步提高亞洲的整體實力,並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希望博鰲亞洲論壇能夠越辦越好,鼓勵更多的新朋友和青年朋友參與到討論交流中來,為論壇帶來更多的活力。
——世貿組織副總干事亞歷杭德羅·哈拉
為呼應博鰲亞洲論壇本屆年會的主題,應在各個領域採取改革措施、提出合作倡議以推動全面發展。保持可持續發展和良好的承受能力,將對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以及全世界應對各種挑戰產生重要影響。目前面臨的挑戰具有全球性特點,世界各地的一體化努力,將極大有助於解決這些全球關切的問題。
——緬甸總統吳登盛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亞洲的增長對於本地區帶來了極大收益,但亞洲的土壤未來必須施加肥料才能保証真正孕育出“亞洲夢”。這包括加大對人的投資,創造合適的投資和發展,並確保增長可持續性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人的投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
亞洲和拉丁美洲作為世界增長的重要兩級,目前已佔據了全球經濟活動的1/3,成為世界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亞洲在投資、教育、科技創新、貿易等領域具有獨特的優勢,秘魯希望密切區域合作,推動區域交流,將本國的國際貿易推向多元化發展。未來要加強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旅游合作,今后將進一步簡化簽証流程,使游客能夠更方便地前往秘魯。
——秘魯總統烏馬拉
總體來看,亞洲的經濟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各國從貧困走向繁榮的過程中都採取了對外開放的政策,日本、韓國、新加坡如此,中國和現在的東盟各國也是如此。保持開放的政策已成為亞洲各國的共識,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會進一步加快,亞洲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
不僅在貿易領域,亞洲在貨幣領域的合作以2000年5月清邁倡議為起點,也在穩步推進,2010年東盟和中日韓多邊貨幣互換協議生效,貨幣合作從雙邊走向了多邊,外匯儲備基金規模也從1200億美元擴大到2400億美元。東盟與中日韓(10+3)內部貿易依存度為38%,雖然不及歐盟的64%,但已經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40%相差無幾。
亞洲國家文化、觀光等領域的交流也越發活躍。在亞洲旅行的游客比例中,85%都是其他亞洲國家游客。因此從貿易、貨幣、人員往來來看,亞洲經濟一體化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隻要亞洲各國都懷著開放的信念,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是勢不可擋的。
——韓國貿易協會會長、前總理韓?洙
亞洲經濟的外部環境盡管有所改善,但2013年至2014年仍可能不是十分樂觀,特別是美國和歐元區對亞洲產品的需求將可能繼續疲弱。亞洲經濟增長預計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日本通過新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已經觸底回升,東盟中等收入國家將保持穩健增長,而東盟其他國家增長勢頭良好。
世界經濟格局不斷變化帶來了巨大挑戰。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存,需要集體應對各種挑戰。對此,亞洲各國政府應該考慮加強區域經濟和金融合作。近期,由於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增長不平衡,導致資本流動顯著。各國政府應做好准備,有效管理資本流動,並通過合作和協調防范危機。另外,各國政府應考慮在吸引外資、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增加貿易等方面進行合作。例如,隨著自貿區的發展,各國應考慮進一步降低非貿易壁壘,完善自貿區結構,提高自貿區水平。從長期來看,各國政府應推動經濟向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史蒂芬·格羅夫
加強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是擺脫對發達經濟體依賴的重要途徑。當前,亞洲新興經濟體在整個地區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領導作用,這些擁有豐富資源和巨大潛力的國家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俄羅斯聯邦工商會主席卡特林
當前世界經濟正迎來巨大的結構變革期,正處在由發達國家牽引世界經濟發展轉變為亞洲等新興市場國家拉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背景下,亞洲各國協力合作、共同發展的想法越來越重要。
亞洲競爭力的源泉來自於多樣性。亞洲各國除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外,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正因為如此,各國合作才有互補性。以這種互補關系為基礎,跨國企業在亞洲超越國境構建生產網絡。近年來,越來越多技術水平日益提高的亞洲企業紛紛加入到這一生產網絡中。正因為如此,亞洲才開始承擔世界工廠的作用。受歐債危機等影響,亞洲一些國家經濟出現減速跡象,但總體上保持了較強的發展勢頭。對亞洲來說,相通的一點是,國內消費旺盛,消費正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亞洲各國因為經濟持續發展,具有較強購買力的中間層和富裕層也在穩健增長。因此,亞洲今后將作為世界市場,對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海外調查部亞洲大洋洲科科長若鬆勇
博鰲亞洲論壇是討論亞太地區經濟合作與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平台,為加強政府間、企業間和學術界的合作提供了機遇。
——俄羅斯總統辦公廳專家局局長尤達耶娃
(本報記者宋豪新、裴廣江、萬宇、馬菲、王慧、林雪丹、劉軍國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