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企業“走出去”應建立高效的稅務策略

2014年01月14日15:10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企業“走出去”應建立高效的稅務策略

  中國企業在設計對外投資控股架構時,不能僅關注潛在的稅收利益﹔建議企業還應就按照擬議控股企業架構所在轄區稅務機關要求,開展運營實質性活動,以實現預期的稅收利益。

  2012年,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投資國,而中國的“走出去”戰略仍在不斷推進。盡管國有企業在交易規模和交易量上繼續領先,民營企業也已經成為對外投資活動的主要推動力量,然而一旦涉及海外投資的國際稅務問題,許多中國企業仍對如何建立適當、高效的稅務策略感到束手無措,甚至經常沒有意識到相關的隱性稅收風險。這種情況不但會從經濟的角度導致意外的成本和損失,而且有時會給自身聲譽帶來損害。 為了建立適當、高效的稅務策略,中國企業需要認真思考兩個方面的問題,即針對對外投資的跨境稅務籌劃和持續的稅務合規與報告。從筆者的經驗來看,許多中國企業在進行對外投資時存在一些常見誤區。

  海外稅務合規管理前所未有的困難全球金融危機后的5年中,許多國家一直忙於縮小其預算赤字。這些國家的政府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稅務部門。但與此同時,為了吸引和鼓勵投資,這些政府紛紛通過不同的財政措施來保持其競爭力。一個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就是許多國家開始降低所得稅率。然而,這項舉措與平衡財政預算的目標背道而馳。鑒於這些全球性趨勢,世界各地的稅務機關已經加快保護自身稅收的步伐,具體措施包括對激進的稅務籌劃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以及對稅務不合規行為處以更高的罰金。今年年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報告(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BEPS)以及相關的《行動計劃》(Action Plan),用以應對激進的稅務籌劃。上述變化似乎已經成為國際稅收領域歷史上的轉折點,使得海外稅務合規管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困難。多年來,為降低海外稅務負擔,跨國企業一直在設立復雜的海外控股架構與跨境關聯企業間協議安排。這些復雜架構與安排通常是出於節稅目的而設計。然而,在當前的全球稅務環境中,世界各地的稅務機關正致力於處理那些沒有實質性或者沒有足夠的業務與運營實質的控股架構與跨境關聯企業間協議安排。因此,在控股企業架構中設立中間控股公司的做法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中國企業在設計對外投資控股架構時,不能僅關注潛在的稅收利益﹔建議企業還應就按照擬議控股企業架構所在轄區稅務機關要求,開展運營實質性活動,以實現預期的稅收利益。另外,在設計跨境關聯企業間協議安排的架構時,相關的應稅收入不應人為地與產生該收入的運營活動割裂開來。

  中國企業的常見誤區雖然許多中國企業進行的交易規模巨大,但並沒有很多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項目中有經驗豐富的國際稅務人員參與。多數時候,海外投資團隊會負責對外投資項目的跨境稅務規劃,而企業總部任命的同一投資項目的海外財務(或者有時候是業務)團隊也會承擔負責交易后稅務整合與持續的稅務合規工作的職責。然而,這樣的安排很容易導致意想不到的不利稅務后果。例如,許多對外投資項目的交易完成周期很長,比如18到24個月或者更久。由於全球稅務環境持續快速的發展變化,收購時設計的稅務規劃在兩年后可能不再合適,或者需要進行不同層級的調整。此外,並購后的整合通常也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例如再融資計劃、資產處置或者轉移定價策略的調整以將新公司整合進集團,所有這些都與稅務相關。這些擬議計劃的稅務影響應該加以考量,以形成最高效與最有效的稅務戰略,同時也與企業戰略相一致。然而,海外財務團隊(他們甚至沒有參與稅務規劃)很難具備足夠的國際稅務知識,從而恰當地執行原定的稅務架構。他們更是難以跟上不斷變化的稅務規定與監管的發展,以關注持續的稅務合規狀況。因此,許多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稅務合規方面存在薄弱點。 稅務管理人士不應隻專注於交易多年來,跨國企業紛紛制定戰略,合理配置其業務團隊和稅務團隊,以進行全球擴展,這樣的任務通常被認為僅僅是從屬於首席財務官和首席執行官的稅務管理人士,他們會負責在適當的地點建立起更為有效的稅務流程,將其整合入業務。稅務團隊可在總部和區域層面建立起擁有明確報告線的全球框架,以利於集團稅務政策支持全球稅務治理和風險管理。在當今嚴峻的稅務環境下,稅務管理人士應不再隻專注於交易,而是做好與管理層和業務領導層共商大計的准備,因為稅務管理人士是就企業課稅情況向各利益相關方和稅務機關提供支持的第一線。跨國企業希望其稅務管理人士能夠應對以下因素帶來的挑戰:對透明度的更高需求,以及對企業稅務工作進行管理以提高或至少不損害企業國內外聲譽。

  中國企業應如何應對?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建議在總部層面配置更多資源以應對他們對外投資的稅務工作。稅務職能正經歷一次代際更替,董事會應對其有更多的了解,因其對對外投資項目的審計、財務預測、整體戰略和風險管理都有較大影響。考慮到稅務職能的傳統角色主要關注國內,建議中國企業尋求具備國際視野及豐富國際工作經驗的外部稅務資源,以支持在世界不同地區進行的商業交易。稅務是一項長期工作。由於稅法在根本上的發展,稅務工作也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要求對稅收協定擁有更全面的理解,與當地稅務機關建立起更為穩固的關系。企業希望降低不確定性、合規成本以及減少與稅務機關的糾紛。稅務風險管理應從這一角度出發。人們希望稅務顧問能夠參與其中,以確保將意外事件降至最低程度。鑒於大多數中國企業希望進行長期發展,因而持續的稅務風險管理至關重要。商業和稅務環境的變化速度太快,常令企業感到無所適從。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全球合規與咨詢工作,大量的業務決策也需要進行協調,以與稅務決策保持一致。需要更加關注的不僅僅是稅務數據,還有交易背后的原理。這就要求稅務顧問要確保企業繳納其應繳的稅款,不僅在總部層面,在海外分支機構也是如此。因此,(內、外部)稅務職能無疑應扮演重要角色:幫助企業在進入新市場時,不僅從中國稅務角度,從當地稅務角度出發,也能達成最大的稅收節省與合規目標,也就是在中國走出去的過程中建立適當、高效的稅務策略。(安永國際稅務服務合伙人 蔡偉年)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