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單中心、放射狀布局待優化
記者:目前看來,京津冀要實現交通一體化,既有基礎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
馮正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交通一體化作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領域,加快構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推動三地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率先取得突破,將為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京津冀交通運輸發展成績顯著,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快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干,普速鐵路、國省干線公路為基礎,與港口、機場共同組成的放射圈層狀綜合交通網絡。分省市看,北京是全國重要的陸路交通樞紐,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首位、全球第二﹔天津港是首都的海上門戶和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窗口﹔天津港、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四港則組成了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運輸港口群。
但也必須看到,目前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單中心、放射狀的交通網絡布局有待優化,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無縫化銜接有待加強,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交通安全發展和節能減排的挑戰日益嚴峻,不能適應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需要。
記者: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目前,交通運輸部正為此開展哪些工作?未來努力的目標是什麼?
馮正霖:目前,我部正會同有關方面組織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戰略、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的大背景出發,重新審視和定位三地交通發展。
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要著眼於城市群空間布局和結構,統籌考慮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的需要,以區域交通運輸資源統籌配置和綜合利用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礎設施、運輸服務、管理制度、技術支撐和市場培育發展“五個一體化”為主攻方向,努力實現三地交通“規劃同圖、建設同步、運輸銜接、管理協同”,從而在京津冀構建起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易操作領域先干起來
記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進三地交通一體化,要在推進方式上把握好哪些方面?
馮正霖:一是要以改革創新為引領。與過去在單一行政區域內實施改革相比,目前的任務更重,難度更大,必須切實加大改革力度,著力打破行政壁壘和市場分割,在綜合運輸體制、交通運輸行業體制、區域交通協同發展體制機制等重點改革領域取得突破。
二是要以問題為導向。准確把握京津冀區域空間結構、功能布局、人口分布和生態環境等對交通提出的新要求,以破解首都功能疏解優化和區域一體化中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為導向,加強頂層設計,全面提升區域綜合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是要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雙重作用。要完善市場機制,引導運輸資源在更大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政府要做好政策和制度設計,激發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
四是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系。對三地已達成共識、條件成熟、易於操作的領域就先干起來﹔對於制約一體化發展的難點問題和體制機制障礙,可以在先行試點示范的基礎上,選擇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推進、逐步突破。
五是要強化政策保障。要建立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實施項目清單,從基礎設施、智能交通、港口航道、綜合樞紐等領域,特別要在強化各種運輸方式銜接、城際軌道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等難點上制定可行措施。
記者: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還應注意哪些具體問題?
馮正霖:首先要凝聚共識,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作用。再者,要建立政府、部門、企業及社會等多層次間的溝通和協作機制。此外,要在符合目標導向、現實急需、引領作用突出且條件基本具備的領域先行啟動,爭取盡早補齊突出短板,盡快取得明顯成效,讓人民群眾及早感受一體化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27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