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人民日報“共享絲綢之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昆明:輻射西南正當時(絲路觀察)

2015年02月12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
  圖②:湖光山色渾然一體的滇池。
  圖③:“母親湖——滇池”志願者服務隊。
  圖④:穿城而過的昆明地鐵。
  圖⑤:昆明市景。
  圖片均由昆明市委宣傳部提供

  掃描二維碼
  看精彩視頻

  昆明

  昆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孟”,是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因而是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昆明,是我國開發較早的內陸邊疆城市,中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與東南亞文化、南亞文化在這裡交融。

  秉承共建共享、互聯互通的理念,昆明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形成融入國內、聯通周邊、接軌國際的大開放格局,加快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希望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今年年初,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雲南考察時定義了雲南未來發展的新坐標。殷殷囑托,吹皺了一池春水。

  作為省會城市,昆明在雲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過程中,當如何定位?昆明市市長李文榮明確表示:“我們是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中央處理器’,這就是我們的定位。”他介紹,在雲南,昆明的城市化程度高,泛亞鐵路、公路的起點都在昆明,互聯互通的中心也在昆明,昆明是“中心互聯門戶”。

  “一帶一路”戰略的謀劃和實施,更為昆明輻射西南注入了“強心針”,“春城”昆明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正當其時!

      

  優美環境:筑生態之基

  春城昆明,有3萬多年的人類生活史、1240多年的建城史,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裡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大事連連、遺跡眾多。戰國至東漢初,滇池周圍的“滇人”建立滇國,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滇文化。

  春城昆明,曾經活躍過庄蹻、鄭和、楊慎、吳三桂、蔡鍔、朱德、葉劍英、龍雲、盧漢、聶耳、聞一多等歷史名人﹔曾經發生過興辦雲南陸軍講武堂、奮起“重九起義”、首義護國倒袁、出兵中原抗日、支援滇西反攻和“一二·一”爭民主、反內戰等歷史大事。

  春城昆明,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往來源遠流長——晚唐時期,昆明就開始與東南亞、南亞開始貿易……

  而如今,提起春城昆明,奪人耳目的是這裡無與倫比的生態優勢。“滿城山色半城湖,一年花開四季春”。目前,昆明正在打造“中國春城”、歷史文化名城、高原湖濱生態城市和西南開放城市四大品牌。

  被譽為“滇中之肺”的滇池,一日之內,隨著天際日色、雲彩的變化而變幻無窮。滇池的水質逐步好轉,賦予了昆明無可比擬的優越環境、舒適氣候和高原湖光山色,提供了旅游觀光及休閑度假的天然場所。每年冬季,翠湖和滇池海埂公園總會聚集成千上萬隻來此過冬的紅嘴鷗,在湖面上飛翔的紅嘴鷗是城市冬季的一大美景。

  為了更好地保護生態,昆明市大力實施城鄉清潔工程,扎實推進環湖截污、入湖河道整治、生態修復與建設等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城鄉園林綠化、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五採區”植被修復等工作扎實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進。“昆明正努力營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良好發展環境,為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筑好生態根基”,昆明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建設樞紐:修聯通之路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調研期間,來到正在建設中的昆明火車南站,考察“八出省、四出境”鐵路通道重要樞紐建設情況。修好聯通之路,才能當好輻射中心。

  其實,“秦開五尺道、漢通西南夷”后,昆明就有了驛道運輸。經過歷代的開辟和拓展,昆明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已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和區域性國際交通樞紐城市。

  國家“一帶一路”的宏大戰略構想提出后,昆明綜合交通運輸建設快速推進,加快構建國際門戶,加快構筑以大容量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為主體,其它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城際復合客運走廊,進一步強化瑞麗至昆明至上海的通道,推動昆明至河內、昆明至曼谷、昆明至仰光、昆明至加爾各答四條經濟走廊建設,構建第三亞歐大陸橋西南通道橋頭堡城。

  近年來,昆明市推進公路、航空、鐵路、水路、管道“五通互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北出昭通至水富港融入成渝經濟帶、長江經濟帶﹔東進桂粵、南下東盟,強化與北部灣經濟區,尤其是防城港的物流通道對接,通過南寧防城港進入太平洋﹔西經騰沖、瑞麗邊境口岸和緬甸密支那、那戌,橫向聯系緬甸中心城市曼德勒、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和印度加爾各答港、孟加拉吉大港等重要港口,並通過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向西通往印度腹地,通過緬甸進入印度洋。

  如今,位於呈貢新區的昆明火車南站已現雛形,滬昆高鐵、雲桂鐵路等快速客運通道也有望2016年底前建成通車,屆時,昆明至上海的鐵路旅行時間將從現在的40小時縮短至10小時左右,昆明至北京的鐵路旅行時間將從現在的34小時縮短至10至12小時,昆明至廣州6小時可到。

  “預計到2020年,雲南將逐步形成以昆明鐵路樞紐為中心的‘八出滇、四出境’鐵路網布局。”昆明鐵路局局長劉柏盛說。

  雲南機場集團發揮航空運輸國家化的便捷優勢,開通了連接東南亞、南亞、東亞以及西亞地區共計22個通航點的54條航線和雲南省內第一條洲際航線,促成了昆明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正式落地。目前,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是繼北京、廣州、上海之后全國第四個國家門戶樞紐機場。

  雲南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周凱說:“經過多年發展,昆明機場已逐步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城市最多的機場之一,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樞紐機場也已初步成型。”

  產業升級:謀集聚之地 

  “受益於互聯互通的基建、鐵路、公路、電力電網、通信等基礎性建設,昆明的產業發展迎來巨大機遇和開拓空間”,雲南財經大學証券投資系主任陳曉丹說。

  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昆明市積極搶抓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發揮昆明獨特的區位優勢,承接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主動地融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努力建設成為我國面向東南亞、南亞的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堅持工業打頭陣、產業為核心、投資為拉動、園區為載體,昆明市實施產業培育提升計劃,打好縣域經濟、園區經濟、民營經濟“三大戰役”。

  資源的聚集是昆明產業轉型升級的保障。昆明集中了全省7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90%以上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70%以上的科研人員……昆明不論在發展首位度、產業支撐度、經濟集中度以及文化多維度、社會聚集度等方面,都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分工配合,百舸爭流,昆明所轄各縣區定位鮮明,錯位競爭。官渡區、五華區等主城五區和晉寧作為第一板塊,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都市工業和都市農業﹔富民、宜良、石林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作為第二板塊,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和旅游文化產業,努力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新支撐﹔東川、祿勸、尋甸和倘甸“兩區”作為第三板塊,重點發展資源深加工、清潔能源、特色農業、旅游文化產業,努力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高新區、經開區、度假區作為國家級開發區,力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創新驅動的領頭羊、綠色發展的示范區。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目前,以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為龍頭,以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為主線,以昆明泛亞金融產業中心為載體的“一心兩區”金融聯動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昆明市金融辦副主任陳曉說,“在與周邊地區的互聯互通中,金融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影響貿易暢通和經濟運行,並能為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供支持。”

  昆明市還將以提升旅游業國際化水平為突破口,以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為抓手,創新旅游業發展模式,將旅游業建設成為昆明市重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成為最有幸福感、歸屬感、自豪感和安全感的宜居宜業新都市,成為現代化的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互惠共享:乘開放之翼

  “晉寧騰俊國際陸港”,位於昆明市晉寧縣,距主城區約40公裡,是雲南省最大規模貿易形成的物流商貿綜合體。該陸港擁有聯通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泛亞大通道優勢,是泛亞鐵路中、東、西線核心節點,通過西繞城高速公路連接滇緬、滇越、昆曼國際大通道及全省全部公路干線﹔24小時內可達雲南各地州市及貴陽、重慶、成都、南寧、長沙﹔48小時內可達河內、萬象、曼谷、仰光等東南亞、南亞各國樞紐城市。

  “騰俊陸港將成為雲南國際大通道中輸出中國商品、品牌、資本的平台,推動區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互動發展”, 雲南騰俊投資集團董事長湯恆說。

  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實現華麗轉身。中緬原油管道、老撾亞歐峰會配套設施、柬埔寨陸軍學院、赤道幾內亞馬拉博新機場大道……在這些項目的背后,都有雲南建工建設者們忙碌的身影。近3年來,雲南建工海外項目已累計中標49個,2013年經營額達60億元,竣工面積13萬平方米,目前在建工程合同額約75億元人民幣,國際業務比例大幅上升。不管是在東南亞還是西亞非洲,雲南建工與歐美一流建筑企業比肩而立。

  無獨有偶,雲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建昆曼公路老撾境內部分路段、老撾北部鄉村道路南塔段收費站、昆曼公路老撾段養護工程等項目,為助推老撾經濟發展、提高當地經濟水平做出了“中國貢獻”。

  “昆明應該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以及南博會、昆交會等平台的作用,為基建、旅游、農業、商貿產業尋找新的投資和發展契機,實實在在提升沿邊開放型城市的經濟水平。” 陳曉丹說。

  300年前,產自雲南的山茶花、蘭花等香料,漂洋過海來到法國,加工提煉成為貴族婦女首飾盒裡的化妝品。2014年12月,雲南怡美實業集團利用本土資源優勢,和法國百年品牌婕珞芙合作推出的“怡美天香”化妝品品牌面世。在昆明市盤龍區的“花之城”旅游綜合體裡,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這個來自彩雲之南、志在國際市場的產品。

  “這個項目離長水國際機場隻有15分鐘車程,‘一帶一路’戰略將給我們帶來巨大商機,像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花之城”項目負責人何健說。

  (本報記者 張 帆 徐元鋒 楊文明 朱家順) 

  版式設計:劉 慧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12日 13 版)
(責編:王子侯(實習生)、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