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人民日報“共享絲綢之路”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絲路故事

2015年02月16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到訪中國逾百次

  本報駐泰國記者 施曉慧

  在曼谷沙吞大廈,泰國前副總理、泰中友好協會會長功·塔帕朗西在其辦公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不大的會客室裡,除了數件中式擺件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與中國政要和友人的數十張合影照片。

  功·塔帕朗西1974年步入泰國政壇,擔任時任外交部長差猜的秘書。1975年隨差猜到訪中國。1998年,接替差猜擔任泰中友好協會會長。在長達近40年的時間裡,他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興奮地談起自己與中國的故事:“從1975年算起,我訪問中國已經超過100次,見過中國歷任主席和總理。毛澤東主席非常有個人魅力,周恩來總理是我見過的最杰出外交家,鄧小平副總理是一位實干家……”

  他喜歡回憶,特別是1998年他對中國的那次訪問。當時他任泰國副總理,卻意外受到朱镕基總理的接見。朱總理對他說:“我和您會見,不是因為您是泰國的副總理,而是因為您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功·塔帕朗西手撫胸前深情地說,能被看作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令我感動不已,中國領導人是不忘老朋友的!

  對於中國提出的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功·塔帕朗西表示,泰國政府和民間友好人士不僅高度贊同,更將其視為泰國發展的機遇。泰國應該在東盟中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為東南亞和平與發展做出貢獻。

  

  鄭和來到三寶壟

  本報駐印度尼西亞記者 劉慧

  每年農歷六月三十,是鄭和登陸三寶壟的日子,當地居民都會舉行盛大游行,將鄭和像從大覺寺抬到三保洞,這已成為當地的一個重要節日,除了華人,越來越多的印尼當地人也開始參與到這項盛事中。

  原來,三寶壟是印尼中爪哇省的首府,這個小小的港口城市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同中國的不解之緣。600多年前,中國著名航海家鄭和帶著龐大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寶貴財富和兩國友好的美好願望,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了印尼,其首次登陸的地方就在三寶壟。滄海桑田,今天的三寶壟已成為眾多華人聚居的城市,當地華人為了紀念鄭和這位偉大的文明使者所修建的三保洞、大覺寺已成為城市重要的文化景點,吸引著各國游客前來參觀。

  花木蔥蘢,雕梁畫棟。三保洞處處透著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約11米的鄭和雕像。隨行的當地導游告訴記者,這裡幾百年前還是海洋,鄭和的船隻就曾停泊在這裡。

  當年的鄭和船隊帶來了瓷器、茶葉、絲綢,促進了兩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印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蠟染工藝巴迪克就在這個過程中受到中國的影響,一些極富中國文化寓意的設計被當地人吸收,並用在巴迪克的設計中。此外,鄭和還幫助當地居民打敗了海盜,令當地人民感激不已,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人民的友誼。三保洞裡一幅幅逼真的壁畫生動地刻畫出鄭和揮斥方遒、勇擒海盜、當地居民熱情相迎的場面。

  

  祖孫三代中國情

  本報駐越南記者 楊曄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學習中文,也希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理念能拉近越來越多中越兩國年輕人的距離,讓中國文化走向更遠。”陳碧芳是越南峴港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教師,一名名副其實的“中國通”。生活中的她還有著與眾不同的興趣愛好,唐詩宋詞、明清小說和彈古箏是她的最愛,閱讀中國古典文學書籍更早已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當下風行中國的古裝歷史劇更是耳熟能詳。陳碧芳對記者說:“我非常熱愛中國文化,我覺得我上輩子就生活在中國!”

  陳碧芳一家與中國有著很深的不解之緣。陳碧芳的爺爺陳春提是越南著名的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著有《中國文學史》《中國古典小說》《杜甫詩》等十幾部學術專著。受爺爺的影響,陳碧芳父親陳光勇也來到位於廣西桂林的育才學校學習,與同在那裡學習的陳碧芳母親蘇氏碧鳳相識,有情人終成眷屬。陳碧芳的父母對中國,特別是廣西、桂林始終充滿著很深的感情。陳碧芳的母親曾在一篇回憶文章裡借用一句越南詩人的詩來表達自己對桂林的依依眷戀之情:“當我們還在這裡時,這兒只是居住的地方﹔當我們離別的時候,土地突然化成靈魂……”

  受家庭的熏陶,陳碧芳自小就對中國文化十分向往。2007年高中一畢業她就毫不猶豫地來到向往已久的桂林,成為了一名廣西師范大學中文專業的留學生。陳碧芳說, 6年的留學生涯更讓她深深愛上了那裡。她小時候經常看電視劇《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后來讀了《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等書籍,由此對中國的歷史特別感興趣。她現在正撰寫一篇關於道教的論文呢。

  陳碧芳說,學習中文並沒有感到特別吃力,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作為一名教師,她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著學生畢業后能活躍在與中國有關的各行各業,發揮所學的專長。再有幾個月,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她也會教她的寶寶學習中國文化,讓她的家庭與中國的情緣一直延續下去。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16日 13 版)
(責編:王子侯(實習生)、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