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泰國電子支付日漸流行

俞懿春  蘇  亞
2016年01月11日07:2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泰國首都曼谷的購物中心內人頭攢動,買單時選擇電子支付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我們店裡約有70%的顧客選擇刷卡付款。”某品牌商店的售貨員潘恩告訴本報記者,“為了鼓勵消費者,泰國發卡銀行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刷卡消費累積到一定額度可兌換禮品等,因此越來越多的顧客選擇電子支付。”

  眼下,電子支付在泰國方興未艾,消費者電子支付意願正不斷提升,銀行卡、電子錢包等支付方式日漸流行。根據信用卡公司維薩發布的2015年消費者支付態度研究報告,由於銀行卡使用比例提升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泰國人的現金攜帶數量達到5年來低點。約52%的泰國受訪者表示,相比於現金,他們更傾向於電子支付。

  但是從現實發展情況來看,泰國電子支付的使用比例仍有待提升。泰國銀行家協會主席黃文達表示,泰國每年97%的交易額是通過現金完成的,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現金支付比例平均為94%,發達經濟體的比例則為62%。由此可見,泰國的電子支付仍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泰國內閣近日批准了國家電子支付總體規劃,將撥款20億至30億泰銖(1泰銖約合0.18元人民幣),鼓勵消費者和商家使用並接受電子支付。

  泰國財政部常務次長頌猜在接受泰國媒體採訪時說,與個人賬號關聯的電子支付項目由財政部和泰國央行合作開發,未來人們將可以使用身份証、手機號碼或電子郵箱實現轉賬付款。泰國財政部長阿批薩表示,政府希望在2016年底之前完成該項目。電子支付項目推廣后,每年預計將節約750億泰銖的費用,其中350億為銀行費用,400億為金融商業交易成本,還將有利於政府征稅效率的提升。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除了節約現金支付成本和方便消費者,電子支付更是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電子支付總體規劃也會利好於已經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銀行和非銀行企業,例如在泰國使用良好的中國銀聯卡、可用於輕軌交通和部分商店的“兔子卡”等。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泰國電子支付的推廣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電子支付所產生的手續費就是其中之一。為此許多商家設置了200—300泰銖左右的刷卡消費最低限額,小額消費的顧客往往隻能使用現金付款。“我平時還是用現金的時候多,因為一些商家不接受刷卡或有限額。”泰國消費者波奧對本報記者說。

  在湯之敏看來,泰國電子支付的推行將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首先,電子支付有賴於網絡和通信設備的普及,曼谷與外府之間、各收入階層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數字鴻溝”。其次,泰國的電子商務還不發達,並受到第三方擔保和物流系統發展的制約。最后,電子支付的普及也有賴於支付系統風險防范能力的提升,這一點泰國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本報曼谷1月1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11日 22 版)
(責編:孫博洋、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