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監會通報三家公司違法違規案件 明確鏟除市場“毒瘤”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黃盛)23日下午,証監會召開例行發布會。會上,証監會行政處罰委副主任董文媛通報了首批適用新《証券法》的違法違規案件,包括宜華生活、廣東榕泰、中潛股份案。
董文媛同時強調,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是市場的“毒瘤”,下一步証監會將全面落實“零容忍”方針,嚴厲查處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行為,形成行政處罰、民事賠償、刑事追責等立體式追責體系,形成合力,淨化市場生態。
對此,業內人士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從新修訂的《証券法》發布實施及《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落地,再到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全面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統籌推進交易結算、再融資、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關鍵環節的制度創新,我國資本市場正在通過一系列的基礎制度改革,逐步解決深層次的結構性、機制性問題﹔與此同時,証監會也不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資本市場違法行為,把嚴格執法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綜合運用各類手段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據悉,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証券法》在証券發行制度、強化投資者保護、提高証券違法成本等方面進行完善,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今年7月19日,正式實施的、修訂后的《証券市場禁入規定》也進一步明確了市場進入類型,明確了交易類禁入的使用規則,規定了禁止直接或間接在証券交易場所二級市場交易上市或挂牌的全部証券(含証券投資基金)活動等。
此外,証監會多次在今年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以市值管理之名實施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行為,始終秉持“零容忍”態度,依法予以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証券市場秩序是整個社會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商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潔在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說:“在當前經濟金融環境深刻變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及其良好生態,對維護我國社會經濟秩序的平穩運行意義重大。”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也向人民網財經表示,目前推動的科創板和注冊制改革,是在入口端“引入活水”優化資本市場結構﹔而在資本市場的“出口”端,過去由於退市制度並不完善,部分“僵尸”型企業和違規違法企業影響著資本市場效能發揮。因此,在推行金融供給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佔比、優化金融結構的過程中,要嚴厲打擊証券違法活動,完善資本市場退市制度,暢通退出渠道,保証資本市場的良性、動態發展。
此次証監會新聞發言人也表示,証監會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對大要案的查處力度,依法從嚴從快查處欺詐發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重大違法案件﹔堅持精准打擊,嚴懲關鍵少數,加大對控股股東等有關責任人員証券違法行為的追責力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