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購重組掀高潮 去年交易總額達2.2萬億元

過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資本市場在曲折波動中發展的一年,証監會系統和証券期貨行業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
一是穩步提升投融資功能,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全年共有220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融資1578.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6%和136%﹔399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資發行,融資8931.96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12家上市公司發行優先股,融資2036.5億元、同比增長93%﹔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2669單,交易總金額約2.2萬億元、同比增長52%。
新三板市場新增挂牌公司3557家,融資1216.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3%和821%。已設立的37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有挂牌股份公司3375家,展示企業4.15萬家,累計為企業實現各類融資4331.56億元。
全年交易所債券市場共發行公司債券2.16萬億元,發行資產支持証券2092億元,同比增長1209%﹔交易所市場債券余額達39972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余額為244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和30%。
二是拓展期貨及衍生品市場功能。啟動上証50ETF期權交易試點,開展10年期國債期貨、上証50和中証500股指期貨交易,推出錫和鎳期貨品種,推進原油期貨上市各項准備工作,啟動“期貨+保險”、“期貨+保險+銀行”等試點,對服務“三農”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是促進証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和私募基金健康發展,行業整體實力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年底,全行業125家証券公司總資產達到6.42萬億元、淨資產為1.4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7%和58%﹔具有公募牌照的資產管理機構有112家,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達8.4萬億元、同比增長85%﹔150家期貨公司總資產為932.21億元(不含客戶權益),同比增長30%﹔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機構有2.5萬家,基金認繳規模達5.1萬億元、同比增長138%。
四是積極穩妥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推進境外上市審批制度改革,成立離岸人民幣証券產品交易平台,推動內地與香港基金產品實現互認,擴大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范圍至16個國家和地區。全年共核准69家境內企業境外首發和再融資、同比增長82%,融資454億美元、同比增長23%。
五是推進監管轉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年累計對281家次上市公司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對92家次証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和48人次從業人員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對190多家有風險隱患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進行現場檢查或非法集資排查,對141家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進行專項檢查。
六是強化稽查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投資者保護工作。全年共受理違法違規有效線索723件,新增立案調查345件、同比增長68%。開展“2015証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集中部署8批次共計120起重大典型違法違規案件。全年移交處罰審理案件273件,對767個機構和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行政處罰事先告知,同比增長超過100%,涉及罰沒款金額逾54億元,超過此前十年罰沒款總和的1.5倍。投資者保護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