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行業與產業

許小年:小微金融,大有可為

2016年05月17日16:35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許小年:小微金融,大有可為

  2015年末,網貸新規發布,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准入及運營都進行了嚴格監管,有人甚至因此看衰互聯網金融。

  2016年至今,央行連續發布『雙降』政策,讓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契機,但這也正如台風眼一樣,只是短暫的平靜。

  那麼,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究竟去向何方,互聯網、金融孰輕孰重,如何把控風控難題?

  前不久,中歐商學院金融與經濟學教授許小年在石投金融2周年慶典上,發表了主題為《小微金融,大有可為》的主題演講。對上述問題有了解答。

  P2P大部分是做互聯網出身的,不了解金融的本質。

  最近P2P接連出事,以至於驚動了政府監管當局,掀起了一輪清理整頓的高潮。這個清理整頓剛剛展開,更多的行動也許在后面。有些P2P平台是用互聯網的概念去炒作,制造金融泡沫,這種現象通過在監管上加強能夠防止 ,特別是一些欺詐的事件出現。

  許小年認為,政府監管應該能准確的識別什麼是真正在經濟中創造價值的金融活動,什麼是利用互聯網進行炒作的活動,應該能夠清楚把它分開。

  最近一系列的新創的P2P企業倒掉了,為什麼它們倒掉了?因為在這些倒閉的P2P公司裡,大部分是做互聯網出身的,大部分是有資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拿著資金來做P2P。

  換句話說,在倒掉的這一些互聯網公司中絕大部分是沒有金融從業經驗的,他們不了解金融的本質。 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使一些創業者以為互聯網作為新生的事物,如此之高效,已經改寫了經濟的規律,它可以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它可以憑空的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是違反過去的常識,違反過去的常規。有些人就相信了,就沖了進去,憑著熱情,憑著后面資金的支持沖進去了。

  互聯網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但不能改寫金融的規律。

  許小年認為,互聯網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但是互聯網沒有改寫經濟規律,互聯網沒有顛覆現有的經濟秩序。要想在一個行業中成功,就必須遵循那個行業最基本的規律,互聯網不可能顛覆它的規律。但是互聯網可以幫助你克服你那個行業中,你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P2P他們以為互聯網可以改寫金融的規律,於是他們都失敗了。

  金融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從經濟學上來講,金融的本質就是如何去低成本的或者說如何高效率的去克服信息的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在金融行業中引起的問題就是風險,所謂金融就是老百姓、投資人把他暫時不用的錢拿出來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去發現合適的投資項目,把老百姓的資金交給這些項目的主辦人,交給企業去用。

  沒有做風險識別的P2P沒有創造價值,不可能長期在市場上生存。

  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就是資金的使用者有可能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資金的使用者有欺詐行為,圈了一大把錢過幾天失聯了、跑路了,這是一個大風險。第二個大風險沒有欺詐行為,但是他的投資的項目本身沒有生命力,投資項目失敗。

  投資項目失敗或者欺詐都會造成出資者的損失,之所以它是存在這樣的風險,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也就是資金的提供者和資金的使用者之間信息不對稱,資金的提供者並不了解資金的使用者的誠信。也不了解資金的使用者投資項目匯報到底怎麼樣,就是商業上的風險到底怎麼樣他不了解。

  信息的不對稱是金融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所有的金融機構他生存的理由就是一個克服或者降低資金提供者和資金使用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所有的金融機構都是這樣。如果某個金融機構他不能夠在克服信息的不對稱,或者降低信息不對稱方面,對資金的提供者有所幫助的話,那就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創造價值的機構不可能長期在市場上生存。

  金融機構的責任就是要盡可能的降低兩邊的信息不對稱,控制風險。

  金融機構的責任就是要盡可能的降低兩邊的信息不對稱,他為儲蓄者創造價值,為儲蓄者做這個工作,這是它存在的必要性,這是金融的從業人員能夠拿到一份收入,銀行能夠賺取利潤,全都是從它創造的價值來的。

  金融的實質問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降低信息不對稱,克服信息不對稱。把握資金使用者的信用風險,在這個基礎之上,對信息搜集的基礎之上,對資金的使用者的信用做出評級,做出定價,然后才能發貸款。如果不去解決金融的本質問題,P2P規模做的再大也沒有用。

  許小年曾對P2P大潑冷水,認為P2P公司90%以上要倒掉,為什麼要倒掉?就是因為它沒有創造價值。在哪裡沒有創造價值?在金融的根本的問題上沒有創造價值,沒有去降低借方和貸方的信息不對稱,因此沒有價值。

  贊同“Fintech”理念,技術創新提高金融效率。

  據悉,許小年也投了一家叫石投金融的平台,許小年認為那是一家做金融的公司,它是創造價值的。不僅因為它降低借方和貸方的信息不對稱,還通過科技提高了金融的效率。

  演講中,許小年還提到了“Fintech”, 美國人稱金融互聯網為“Fintech”,它的定義是用技術的手段來提高金融的效率,許小年認為這個定義是非常准確的,互聯網金融不是一個新的業態,並不是說它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行業,在這個新的行業中,傳統的金融學定律和經濟學定律全都失效了,不是這樣的,隻不過是用新的技術來提高金融的效率,這就是金融互聯網。

  金融的核心問題是要控制風險,風控第一。

  金融的核心問題是要控制風險,風險來自於信息不對稱,風險來自於資金的提供者對於資金使用者的不了解,在學術上叫做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決定了金融業的風控至上,風控第一,永遠是把風控擺在第一的位置上,而把資產規模的擴張擺在第二位置上,為什麼?因為金融業是一個高杠杆的行業。金融機構的資本金都很少。

  以銀行為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是多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過去要求8%,現在要求11%,我們就算銀行的資本充足率10%,換句話說,銀行的杠杆多少倍?10倍。所以金融業的特點是什麼?金融業的第一個特點就是信息不對稱,第二個特點是高杠杆,沒有杠杆做不了金融。

  P2P死在什麼地方?就倒在了沒有風控,或者倒在了沒有把風控作為金融的頭號任務來處理,是倒在這個地方。做金融第一要務是風險控制,控制資產的風險。

  沒有抵押品如何控制風險,是小微金融最大的挑戰。

  在金融這個行業裡面,小微金融又是比普通金融更加困難的行業。小微金融困難在什麼地方?小微金融的對象,債務人都是小型的企業、個人,對他們來說提供金融服務是更加的困難,困難在哪裡?是因為這些小微企業跟個人一般而言不能提供抵押品。

  為什麼銀行在貸款的時候要求抵押品?是為了控制風險。如果一筆錢借出去100萬沒有任何的抵押品,他可以把這100萬卷走,可以去惡意違約。所以抵押品的作用是為了控制風險。要使他在違約的時候有所失。抵押品看上去是為了銀行在發生違約的時候能夠收回一部分的現金,看上去好像是這樣,其實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為了銀行收回一部分的現金,因為抵押品的處置、抵押品在市場上的出售是一個非常長的過程。抵押品的變現成本是很高的,打官司打多長時間,然后進入清算程序,亂七八糟,又有優先級,別人在你前面等等,這對銀行來說是很頭疼的事。抵押品的作用主要使債務人在違約的時候有損失,讓他有所失,這是最主要的作用。打官司、清算、變現實際上都是做給債務人看的,就是說如果你違約的話我會有一系列的法律程序,我得讓你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用這樣的辦法來阻止違約的企圖。

  而我們國家中小企業貸款難,恰恰就難在了沒抵押品。他的抵押品或者不夠,或者他的抵押品不值什麼錢,他有兩台設備,那兩台設備全是專用設備,銀行把設備拿走干什麼呀?我到外面拍賣,賣成現金拿回來頂債,我什麼時候能夠賣出去,這是專用設備。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不動產的市場價值非常的低,低到了金融機構認為你給我一個抵押都沒意義。

  但是沒有抵押品你怎麼控制它的風險呢?你怎麼控制它的違約風險呢?這是對小微金融提出的最大挑戰,就是在沒有抵押品的情況下你怎麼樣去放貸款。你不能夠利用抵押品去降低它的違約風險,去阻止它的違約企圖,那你怎麼辦?你隻好從最本源上來降低信息不對稱,抵押品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一種無奈之舉,是用抵押品來作為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一種補償措施。可是這個時候沒有抵押品了,小微企業、個人拿不出抵押品怎麼辦?你隻好老老實實的回到金融的本源問題上,你去降低信息的不對稱,你去充分了解債務人的經營情況、債務人的信用情況、債務人的借債歷史、還款歷史等等,你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這樣才降低了信息不對稱,解決了金融的根本問題,才創造了價值,你為投資人控制了風險,你創造價值。

  提倡金融+互聯網,單純互聯網出身很難把金融做好。

  許小年一直提倡的概念是“+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並不是互聯網公司+金融,而是金融+互聯網技術。牢牢的立足於金融的本質,解決金融的最根本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利用互聯網的工具。

  很多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有金融事業部,都做互聯網金融,但是到現在沒有看到一個成熟的或者成功的模式。這些大的互聯網公司在金融領域方面還在摸索,他們為什麼還在摸索,因為他們是做互聯網出身的,他們對於金融沒有經驗,不能怪他,人不是全才。他用互聯網這個行業中的這樣一些通行的做法來做金融,所以屢屢失敗。

  要利用互聯網提高傳統金融的效率,從底層資產開始控制風險。

  要利用互聯網提高做傳統金融的效率,從底層資產開始控制風險。現在我們也看到一些做互聯網金融的公司,他控制風險是在客戶端控制風險,是在理財投資人這一端控制風險,他給你算我這個平台上有多少種產品,每一種產品違約的概率是多少,然后每一個投資人我給你算出一個方案來,這個方案可以最小化你的違約風險,可以最大化你的投資收益。石投金融的做法正好相反,不是在投資理財人這一端控制風險,將來我們也要做,為投資理財人控制風險。但是最根本的是放到平台上的這些資產的風險,要對它進行控制。也就是說要控制產品的風險,而不是控制產品使用的風險,這是石投金融跟現在市場上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風控方法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從根子上,從底層資產上控制風險。並把多年的實踐中所摸索出來的信息的收集方法、信息的分析方法,利用這些信息如何進行評級的方法,把它互聯網化,把它搬到網上去。搬到網上去有什麼好處?好處就是可以迅速的擴張規模。

  要把資產的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都搬到線上,用真正互聯網的手段做科技金融。

  現在石投金融在做的在創新很有意義。新在把風險控制方法搬到線上。大家每天在網頁上看到的,這只是在產品的銷售這一端搬到線上,現在我們正在積極的把后台資產的分析、資產的風險分析和風險控制搬到線上去。搬到線上去以后,可以給投資人提供更豐富的產品。

  規模是結果,規模永遠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規模是我們工作做到了自然的結果,永遠不會去追求規模。一旦你去追求規模,就要放掉風控壓倒一切的任務,一旦你放鬆了風控,資產質量就要出問題,一出問題就要產生虧損,這個虧損不僅是公司的虧損,而且是給投資人的虧損,這個風險平台不應該去冒。

(責編:孫陽、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