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媒體: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誰說了算?

徐豪
2016年05月24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小字號
原標題:媒體: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誰說了算?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誰說了算?

  文章導讀: 5月12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751名議員中,共有546名反對中國自動獲得世界貿易組織下的市場經濟地位。決議還呼吁歐盟對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徐豪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20期)

  5月12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通過一項非立法性決議。751名議員中,共有546名反對中國自動獲得世界貿易組織下的市場經濟地位。決議還呼吁歐盟對中國採取反傾銷措施。

  對此,外交部長王毅5月16日表示,這項決議不具有任何建設性,中方不希望有人繼續戴著有色眼鏡,更不願看到有人要開歷史倒車,“中方的要求明確、簡單而又合理,那就是5個字:請遵守承諾”。

  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與此同時,中國和歐盟之間的經貿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中歐之間的日貿易額超過10億歐元。在此背景之下,歐洲議會為何突然潑出這樣一盆冷水?

  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誰說了算?

  “歐盟提出的評判市場經濟地位的標准,並不是所有國家都公認的,實際上也不存在一個‘標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中,對此並沒有明文表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研究員桑百川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WTO的前身,成立於1947年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中的第6條補充規定中提到一種情形:“全部或是實質上全部由國家壟斷貿易並由國家規定國內價格的國家”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一般認為,這個表述對一個成員國是否認定另外一個成員國為“市場經濟”有約束性作用。市場經濟地位的認定,基本決定因素是該國的國內政治和法律機制。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目前全球已經有80多個經濟體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其中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瑞士等發達國家。而除歐盟外,還有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等國尚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法律規定,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相關決定應先由歐盟委員會提出意見,經由歐洲議會和代表各成員國意見的歐盟理事會通過,才能最終形成正式立場。作為歐盟貿易政策的主要制定和實施機構,歐盟委員會的意見至關重要,該機構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提出關於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正式意見。

  據新華社報道,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委員會此前曾傾向於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洲議會投票雖無約束力,但向歐盟委員會發出了警告信號,如果后者提交的議案無法令歐洲議會滿意,政策的制定過程將遭遇“紅燈”。

  桑百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假如歐盟反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違約行為”。根據《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規定,世貿組織成員應於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這是世貿組織所有成員都應遵守的國際條約義務,歐盟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有履行《議定書》第15條的法律義務。”

  歐洲議會為啥傳出“違約”信息?

  歐洲議會此次通過非立法性條款,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目的和出發點何在?

  5月15日,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舉辦的第二次圓桌論壇上,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對此評價:“整個世界對全球化的認識很不一致,有些人認為全球化還在發展,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全球化正在倒退。最近大家感到比較震驚的是,歐盟議會突然提出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是反全球化的。他們完全是從歐洲的國家利益出發做出這個決議。但是,他們找到的是一個錯誤的題目和錯誤的目標,他們可以在歐洲內部推行保護主義,但不能把中國當成一個靶子。”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貿易政策部副主任朱利葉斯·森認為,這是用來和中國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至於未來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非標准”辦法(即“替代國”計算方式)是否會真正實施,還要走歐盟正式程序。“在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歐洲不得不考慮自己可能遭受到的沖擊以及會給當地的產業和就業帶來的影響。”

  “實際上歐洲就是濫用貿易保護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利益。在全球經濟相對低迷的情況下,歐盟也深陷經濟衰退的泥潭,為了保護當地的企業和產業,採取了這樣的貿易保護措施,這是主要原因。” 桑百川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而在國際政治博弈過程中,歐盟對中國的崛起也存在著忌憚,為了維護自身地位,打壓作為競爭對手的中國。”

  此外,桑百川表示,從國際關系來看,美國對歐盟施壓以及美國、歐盟與中國在價值觀上存在的差異,也令歐盟不願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一事件本身帶有政治博弈的因素。

  不過,歐洲的這種貿易保護手段,可能會適得其反。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即使不考慮貿易保護消磨產業競爭能力和進取心的長期性負面影響,即使僅僅考慮短期和中期效果,歐洲議會的主張對歐盟產業也未必有利。”

  “友誼的小船”會說翻就翻嗎?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以及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成為堅定維護國際體系、包括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中堅力量。越來越多的事例証明,金融危機后復蘇乏力的歐洲經濟從中歐貿易中獲益匪淺。歐盟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僅2011年,歐盟對中國出口貿易就為歐盟國家創造了約300萬個就業崗位。

  中歐“友誼的小船”會說翻就翻嗎?

  歐洲議會5月12日的全體會議決議強調,歐盟目前73項反傾銷措施中,有56項是針對中國入口產品。在中國滿足歐盟關於市場經濟地位的五大標准前,中國對歐出口仍應按照“非標准”方式對待,即在對中國商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過程中,仍應評估中國商品的成本和價格是否是市場價格。

  同時,歐洲議會還強調,歐盟不能違反世貿組織相關法規。為此,歐洲議會要求歐盟委員會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協商,就如何解讀世貿組織針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規定拿出一個聯合方案。

  據新華社報道,分析人士認為,歐洲議會在決議中強調“一定要遵守世貿組織規則”,暗示同意在2016年12月11日終止對華反傾銷的“替代國”做法,但希望附加一些條款。歐洲議會此前的報告認為,如果選擇這種做法,歐盟應盡快與中國磋商,為現有反傾銷措施在2016年底以后如何實施商定具體方法和程序。

  但據歐盟法律人士估計,即使歐盟能夠與中國達成一致,歐盟要在今年年底之前走完所有法律程序幾乎不可能。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攸關歐盟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前景,歐盟機構間或許選擇拖延到最后一刻進行“懸崖博弈”。

  中歐“做生意”會更難嗎?

  多位專家認為,假如歐盟不履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法律義務,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將歐盟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來維權。

  目前,歐盟提出的市場經濟衡量標准包括很多條款,例如企業生產成本和經營狀況不受到非市場經濟因素的扭曲等。桑百川認為,中國企業一方面應該做好相應的准備﹔另一方面也應該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和技術進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避免靠低成本的優勢來擴大國際市場的這種做法。

  “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解決方法,在全球經濟增長動力減弱的情況下,有著良好貿易基礎的中歐雙方應本著公平競爭的原則加深合作,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來自德國的歐洲議會議員赫爾穆特·肖爾茨說,歐盟將自身產業出現的問題歸咎於中國,堅持頻繁使用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有可能引起中歐之間的貿易戰,從而給歐洲自身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傷害。

  有觀點認為,面對歐盟的貿易壁壘,中國的對外經貿發展可能會越來越難。對此,桑百川強調,中國和歐盟的經貿關系深化,是經濟自身發展規律所決定的。這並非歐洲議會等部分歐盟機構所能左右的。因此,對此次事件不宜過分解讀,這一事件無法阻斷中歐合作的大潮,也不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從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與歐盟相關國家的發展計劃實現對接和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等方面來看,中歐經貿往來的勢頭隻會增強不會削弱。

  “過去歐美沒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的對外經濟貿易仍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加入WTO 15年后,我們理應獲得更好的貿易條件。” 桑百川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即使歐盟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不能抹殺中國取得的成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中堅力量。”

  他表示,面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政府除了訴諸爭端解決機制,還應該繼續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過度干預,把更多的權力交給市場。

(責編:楊迪、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