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行業與產業

知識付費領域再添“黑馬” 專頭APP國內首創“人脈變現”模式

2016年07月20日17:03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知識付費領域再添“黑馬” 專頭APP國內首創“人脈變現”模式

  近年來,中國的分享經濟處於黃金期,催生了眾多分享模式。從最初以滴滴打車為代表的交通出行,到迅速滲透金融、房產、餐飲、物流、教育等多個細分領域。如今,這把大火終於燒到了知識領域。

  當果殼的“在行”和“分答”刷爆朋友圈,知乎的“live”與“值乎”吸引不少行業大V加入后。不少人認為,當下的知識付費領域,已經進入到果殼PK知乎的時代。然而,今天卻有一匹黑馬——專頭,意外闖入戰場,以一種顛覆者的姿態,專注於ToB專家問答平台,並在國內首創“人脈變現”模式,推出“人民打聽”功能。

  懸賞機制完成“人脈變現”

  說起專頭這款App,堪稱“神器”。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完全ToB的信息分享平台,其功能搭載了“live+值乎+朋友圈+獵聘”。此外,專頭首創的“人民打聽”,是目前第一個最精准聚焦於企業和專家之間的半封閉性知識分享型問答圈子。

  用專頭創始人兼CEO周則康的話說,不同於“分答”和“live”自帶泛娛樂化的特征,這款產品從創立之初便選擇走一條“實用主義”的路徑——專注於企業級知識服務,通過平台的篩選與整合,讓有需求的企業找到相關領域的專家,助力傳統企業度過轉型期,或者幫助初創企業解決實質性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專頭新上線了“人民打聽”的功能,認証與非認証用戶均可使用,按照定位用戶在上面能夠提出需求,比如要找某某領域的專家,並標定懸賞金額,而其他人在看到這些需求的時候,能將它們分享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網絡,一旦對接成功,即可分享懸賞金。

  目前看來,它正在以類似於紅包獎勵的懸賞機制,實現“人脈變現”,但接下來它還可能進一步自我升級,形成比linked in更加垂直的“個人門戶”……雖然看起來是個人對個人之間的關系,但這其實是個創業者、老板和高端職業經理人、匠人之間“生意對生意的平台”。

  打破企業級知識服務壟斷

  “專頭”的產生和“打聽”的推出,在周則康看來,是為了打破企業級知識服務領域封閉而壟斷的狀態。“目前,大公司壟斷人才,小公司緊缺人才,這種不對等的關系確實存在,而這就是專頭的機會和潛力所在。”他認為,通過專頭,一來擁有專長和知識的個人可以更加方便地在市場上找到買家,而不再被固定在某些企業﹔二來,小微公司也可以通過第三方平台找到特殊人才,緩解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自2016年2月上線測試以來,專頭平台上聚集上千專業人才和上萬的企業家,並已成功舉辦線下活動30多場。

  在談到商業模式時,周則康表示,專頭是面向企業家、企業高管等人群的微顧問平台,除了把專業人才對接到企業需求之外,還通過線上交流、點對點約見、企業課程、在線問答等多種形式,幫助企業解決創業、轉型、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在商業模式方面,在積累而來的用戶基礎上,推出更縱深的企業服務,比如打包整合的“專頭團”。與此同時,新推出的“打聽”功能,目前收取10%的服務費。周則康表示,專頭已在2015年7月獲得400萬元的天使投資,目前正在啟動A輪融資。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報告估算,去年中國知識技能分享的市場規模達100億左右,累積交易額約為300億元。而中國的共享經濟規模佔GDP的1.59%,到202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0%。周則康表示,他相信通過互聯網將知識變為經濟,是可以預見的經濟增長點。

  記者了解到,周則康曾就職富士康和騰訊,在騰訊擔任過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產品經理,后加入華南區最大的企業家社群梧桐會,任聯合創始人。

  目前,專頭現有團隊人員16名,核心創始人共6名,團隊成員涵蓋騰訊、梧桐會、中國移動、巨人網絡、IBM等知名企業,所擅長領域從技術、運營、產品到戰略均有涉及。

(責編:孫陽、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