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一帶一路”繪就新圖景

2016年07月28日07: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為投資者創造更多機會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 菲利佩·勒科雷

  “一帶一路”是富有創意的倡議,有助於沿線各國和地區的互聯互通。

  中國和歐洲有著上千年的商業關系史。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制造業吸引了很多歐洲公司去投資,中國投資者也在歐洲尋求投資機會。

  中方投資對於目標國產生了哪些影響?我舉一個例子:中遠集團在希臘投資的港口項目非常成功,就是因為中遠憑借強大的管理實力和資金實力,滿足了歐洲、中亞和南亞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我認為,這個案例有幾點經驗值得總結和思考:

  一是中歐之間緊密的合作,是短期的、長期的還是戰略性的?投資方和引資方,要心中有數。二是中國企業投資歐洲基礎設施,還需突破技術層面及其背后的地方產業保護等難題。三是媒體和公眾輿論扮演什麼角色。四是協調精英和草根的矛盾,有時候普通民眾覺得外商直接投資是精英階層的決定,中歐都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五是人力資本,這對決策制定者非常重要。六是歐洲的技術標准要盡可能適應未來的外商投資項目。

  這些經驗值得“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借鑒,尤其是歐洲的“規則制定者”們,需要以更加靈活的策略吸引更多中國投資者,創造新的投資環境,爭取新的發展機遇。

  

  新技術加速改寫傳播形態

  阿裡巴巴集團公共事務部副總裁 劉 鬆

  未來5—10年,公共雲、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加速改變傳播形態,傳媒行業需要提早做前瞻性的籌劃和布局。

  “算法是新的媒介”,這句聽上去很“技術化”的句子,其描繪的現實離我們已經不遠。智能手機、屏讀、雲計算、大數據,以及VR/AR將會定義一個新的交互模式,使傳媒的影響方式從“推送時代”進入“廣場時代”。智能手機覆蓋了20億以上的人群,移動互聯網不只是年輕人的娛樂場,而且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聲音”齊鳴的廣場。媒體機構長期積累的價值觀、歷史判斷、專業性,需要通過全新的國際化手段表達,引導全球年輕人建立思考模式。

  在傳媒領域,基於大數據可以分析全球新聞線索,對事件作深度分析,包括受眾的情感走勢,生成事件報告,通過受眾反饋做深入跟蹤,等等。目前阿裡巴巴已經沉澱了一個覆蓋4億消費者的大數據平台。未來,人群的畫像、推薦算法、位置服務、自然語言理解、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文本分析、機器翻譯等能力,都將為傳媒行業從“信息化”進入“智能化”提供基礎能力。

  國際化是阿裡雲未來3年的業務重點。把握“一帶一路”機會,阿裡在中東、印度、歐洲已有明確的發展計劃。此外,我們在新加坡、北美也建成雲計算中心,以便有效支持國際化發展戰略。

  

  以共贏理念推進“互聯網+”

  騰訊互聯網+戰略總經理 張 巍

  “一帶一路”搭建起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經濟平台,這完全契合互聯網精神。互聯網能走到今天,就是因為它秉承開放共贏的價值追求。

  2010年騰訊推出開放平台后,已經扶植了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的合作伙伴,相當於“再造”了一個騰訊。我們理解的“互聯網+”,就是把互聯網的新技術能力進行升級,然后傳遞給政府、合作伙伴和傳統行業,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提升經濟社會的運行效率。

  截至目前,騰訊已與40%以上的部委以及300多個市級行政管理部門開展了合作,幫助這些部門把面向媒體、面向公眾的一些職能“搬”到互聯網和手機上。比如,目前在很多省市,居民可以通過微信中的“城市服務”功能,繳納水、電、煤氣費,可以通過微信入口直接辦理身份証、護照,這都是以往需要費時間、排長隊才能完成的事情。

  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升級,進一步運用雲平台、大數據、VR和AR、人工智能等技術,幫助合作伙伴提升媒體交互效率,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用新平台講好新故事

  大龍網董事長、首席執行官 馮劍峰

  大龍網屬於跨境電商,是中國和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商品、服務以及文化創意產品“走出去、請進來”的平台。“一帶一路”致力於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互聯網+”精神,意味著分享、共贏、開放。跨境電商是“互聯網+貿易”的載體,能夠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助力。

  未來,新媒體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基於互聯網發展的新媒體,能夠為本國的商貿提供更加靈活的傳播方式和新的傳播機會,使跨境電商的發展呈現出新格局,從過去的象棋式、對壘式,轉變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圍棋式。在新格局下,“一帶一路”倡議也為沿線各國媒體帶來了發展的新思路。

  講好故事,不僅意味著發掘自身優勢,也可以是講好對方在本國市場上發生的故事。無論是社交媒體還是自媒體,如果能在講好本國故事的基礎上,利用互聯互通的平台發現他國新故事,將為跨境電商的貿易活動帶來更多精彩。

  

  文明的對話離不開傳媒

  葡萄牙盧薩社社長 特蕾莎·馬奎斯

  葡萄牙和中國的商貿關系已經持續了五個世紀之久,我們把“一帶一路”倡議看作是一個非常宏大、有雄心壯志的項目。“一帶一路”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的經濟繁榮和區域合作,其建設需要參與國的通力攜手。我們期待這一倡議能為跨國投資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動力,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礎上,推進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

  開放能推動民族成長,而文明、文化也會因互相交流而綻放光彩。除了商貿往來和經濟發展,“一帶一路”還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現在全世界大約有2000萬人說葡萄牙語,相信“一帶一路”建設能為葡萄牙的語言和文化傳承、發展創造更多機會。“一帶一路”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共建的成果能惠及更廣泛的區域。文明的對話離不開各國媒體架設的橋梁。不僅僅是葡萄牙人說葡萄牙語,在非洲甚至亞洲一些國家,也有人說葡萄牙語。相信在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各國媒體能為傳揚本國文化、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經驗提供新機遇、新平台。

  

  為媒體轉型升級添翼助力

  俄羅斯VK社交網站市場部總監 米哈依爾·車爾尼雪夫

  怎樣才能更好地為“一帶一路”建設做貢獻?中國有句俗語,“要致富先修路”。在我看來,就要建更多的路,尤其是建更多的新媒體技術之路來吸引受眾。“一帶一路”為互聯互通帶來更多可能,同時也對新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俄羅斯,媒體已經更加偏向與受眾的直接聯系和互動。VK社交網站是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我很高興看到人民日報有這樣好的直播廳,掌握了先進的直播技術,這是加強與公眾互動的重要基礎。

  另外,還有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等,也是媒體可以利用的。技術創新在媒體的融合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雲平台、大數據、社交網絡等技術,都在為媒體轉型和升級助一臂之力。現在很多人有智能手機,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技術的發展讓新聞內容本身更加豐富、更受關注。媒體需要了解,如何無縫銜接地把用戶生產的內容放到自己的媒體終端,傳遞給自己的受眾?我相信,從長遠來看,新技術會成為媒體和受眾之間的橋梁,對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會使媒體受益。

  

  穩定的商業秩序至關重要

  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國際政治年刊》總編輯 約瑟夫·巴拉姆

  德國是一個出口型國家,和很多國家有經貿往來。我們非常希望國際秩序穩定、有序。其實不僅是德國,對很多國家來說,一個穩定的全球商業秩序十分重要。我們很高興看到中國正扮演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角色,為國際經貿秩序貢獻力量。中國政府把對外開放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理念,又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有利於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和經濟發展。

  對於共建“一帶一路”,少數國家有不一樣的看法。在我看來,這些國家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他們無非是覺得自己是世界大國,好像世界就應該按照他們的安排來運作。在這樣的邏輯下,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可不就成了他們“一方獨大”的威脅?從德國的角度講,我們當然想跟中國加強貿易交往。將來的國際合作不是零和游戲、你輸我贏,而應是互利共贏、共同繁榮。

  

  真誠傾聽對方的聲音

  西班牙《世界報》副總編輯 胡安·梅迪納

  世界報和人民日報是老朋友,我們去年就在一起深度探討過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如何融合發展。從文化來講,中國媒體和西班牙媒體可能有一些距離,有的想法不一樣,做事風格也不太一樣,但西班牙記者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中國記者並沒有本質區別,我們都希望去捕捉事實,然后及時准確地呈獻給讀者。

  我發現,以前西班牙的媒體特別關注美洲的國家,包括美國的發展模式。我們如今為什麼不多關注中國呢?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的經濟實力大幅增強,中國制造讓西班牙的消費市場更豐富,勤勞的中國工人為西班牙提供了質優價廉的商品。更重要的是,中國可以提供一些解決我們自身問題的方案和靈感。所以,我認為西班牙媒體應該多關注中國。通過媒體的報道,讓中國和西班牙之間相互了解,真誠地傾聽對方的聲音,進而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共同發展。

  

  非洲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

  肯尼亞《民族報》媒體集團總編輯 托馬斯·亞曼查

  在非洲,談起“一帶一路”,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造橋、修路。基礎設施建設對非洲十分重要,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非洲大陸需要更加開放,來迎接新機遇。

  我來自非洲的一家傳統媒體,從我們的角度看,“一帶一路”的成功離不開人們認知度的提升。例如,如何從中受益?如何參與其中?目前,非洲人民對“一帶一路”的了解並不夠深入和充分,傳統媒體在向新媒體演進的過程中,有責任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一帶一路”的內涵,了解自己也是受益者。我們常會聽到一些項目由政府、大公司主導,看起來和當地公眾沒有太緊密的聯系。但我認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是為了讓人們擺脫貧困、繁榮經濟。

  講好這個故事,需要依托互聯互通的平台,讓更多人參與到對話中來。目前在非洲,互聯網的滲透率和手機的普及率都不太高。希望“一帶一路”能有相應的投資,幫助那些“生產內容”的人,讓大家有渠道去了解國際環境。在缺乏現代化媒體集團的非洲,構建溝通平台可能面臨種種挑戰。但我仍然期待“一帶一路”能帶來幫助,縮短我們和世界的差距。

  

  中巴項目給人們帶來好處

  巴基斯坦《每日郵報》社長兼總編輯 馬克東·巴伯

  共建“一帶一路”給巴基斯坦帶來新機遇。比如,正在建設中的中巴經濟走廊,盡管外界有一些誤解,但這個項目還是得以成功推進,因為其體現了互利共贏的宗旨。能源危機是這個項目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接下來的幾年,巴基斯坦將面臨能源危機問題,幸運的是,這一問題將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得以緩解。

  “一帶一路”會給巴基斯坦帶來紅利,給人們帶來好處,這幾乎已在公眾當中形成共識。巴基斯坦人喜歡討論各大項目的新進展,而“一帶一路”帶來的新變化都是他們前所未見的。有一天我們的司機一起開了會,我問他們討論什麼,他們告訴我,將來中國的卡車會開到巴基斯坦,上面有很多的貨物,但中國駕駛位在左、巴基斯坦是在右,中國司機會不習慣,就會需要更多的巴基斯坦司機。從他們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巴之間的關系和合作日益緊密,因為這已經不只是政府之間的探討,而是成為普通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8日 12 版)
(責編:李棟、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