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最大“俄貨”集散地見聞

2016年07月31日21:08 | 來源:中國新聞社
小字號

中新社綏芬河7月31日電 題:中國最大“俄貨”集散地見聞

中新社記者 路梅

綏芬河伊戈爾俄羅斯商品批發商城裡,40歲的李海正在自己賣俄羅斯樺樹茸的攤位上忙碌著,既要接待現場的顧客,又要兼顧著淘寶店裡的咨詢。眼看著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原本抱著“試一試,不行就放棄”心理的他,現在有信心要在“俄貨”貿易的商海裡扎下根來。

“俄貨”是綏芬河人對俄羅斯小額貿易商品的俗稱。綏芬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與俄羅斯遠東最發達的濱海邊疆區接壤,有一條鐵路和一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距符拉迪沃斯托克190公裡,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

借助口岸的便利和中俄邊民互市貿易的政策優勢,綏芬河成為中國最大的俄羅斯商品集散地。早年間,大量俄羅斯人到綏芬河購買中國商品。隨著近年來盧布貶值,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俄羅斯商品,尤其是各類食品開始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

哈爾濱人李海正是看到了“俄貨”在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下決心辭去了在上海的工作,來到綏芬河創業。按他自己的話說,起初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卻不料小本買賣越做越大。

如果說俄羅斯樺樹茸還顯得“小眾”,那麼提拉米蘇蛋糕可說是“俄貨”裡的一顆明星。去年,綏芬河的俄羅斯提拉米蘇蛋糕成為淘寶網食品銷售裡的一匹黑馬,每天的銷售量超過一萬個。

王婷婷和她的伙伴也看准提拉米蘇的銷售熱潮,辭去原先的工作,去年初在綏芬河開辦了自己的提拉米蘇工廠。僅僅一年多的時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他們的年銷售額已達數百萬元人民幣,代理商遠至寧夏、福建和香港,而且銷量不斷攀升。

來自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糕點師奧妮亞也搭上提拉米蘇風潮,去年來到綏芬河工作。她說,非常喜歡這裡的工作環境,蛋糕店堅持所有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藝都是來自俄羅斯的原汁原味。冬天最忙的時候,奧妮亞帶領著50個人的團隊,每天要做3000個提拉米蘇蛋糕。

同樣來自俄羅斯的庫奇耶夫,選擇的是和黑龍江老朋友佘賢朝一起,由原先的木材生意轉而做“俄貨”,銷售紅酒、食用油、面粉、蜂蜜等。兩人去年年初開始醞釀,和俄羅斯工廠簽下訂單,在伊戈爾商城設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對中新社記者說:“我相信好的產品一定能夠得到中國消費者的認可,我對中國市場前景很有信心!”

伊戈爾商城裡,這樣的中俄創業者還有很多。今年1月,俄羅斯自然人到綏芬河從事經營活動,已經可以辦理正規合法的營業執照。據綏芬河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厲建平介紹,現在俄羅斯自然人辦理營業執照隻需要一周時間,目前已有6人辦理了經營執照,還有十幾人正在辦理。

實際上,伊戈爾商城本身也是在這波“俄貨”風潮中應運而生的。這個3萬平米的二層商城去年8月8日開業,憑借口岸優勢和完善的物流配套設施,不到一年的時間,營業額已經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其中線上交易佔6成。“你上淘寶和天貓看看,食品類銷售前三名的店都是我們綏芬河的。”伊戈爾商城總經理宋文庭自豪地說。

綏芬河市常務副市長王永平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綏芬河作為特殊口岸城市,對俄商品貿易享有邊民貿易區8000元以下商品免稅政策。綏芬河互市貿易集散中心項目即將建成,主要經營的就是以食品為主的俄羅斯商品,未來一兩年之內,貿易額有望突破百億元人民幣,為中俄兩國人民致富創業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宋文庭特別提醒記者抬頭看伊戈爾商場的天花板,上面是巨幅的中俄兩國國旗和一列飛馳的火車圖案,“這是我們找人手繪的,象征著中俄鐵路通道和中俄友誼”。(完)

(責編:庄紅韜、趙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