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易到和神州們“擠”進行業變奏 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2016年08月08日08:15 | 來源:北京晨報
小字號

從殘酷的相殺到突兀的相愛,滴滴和中國優步的“蜜月期”就這樣淹沒在嘈雜的聲音中。在這場婚禮背后,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部由資本做導演的現實主義大片。唯美浪漫的光環下是主角之一優步中國員工們的苦澀和落寞,圍觀對手在送上祝福的同時也都“心懷鬼胎”。在這出轟轟烈烈的行業變奏中,他們不甘心缺席。

看熱鬧的永遠不嫌事大

這一次,期盼著易到用車像斗士一樣再次致信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因為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易到的身上已經注入了樂視戰斗的基因。

“今后的出行市場將是易到和滴滴的對決,而戰斗是易到的魂!”易到用車CEO周航用這樣一封緊急揮寫的內部信作為8月1日滴滴和中國優步“大婚”的大禮。雖然在外人眼裡,躺著成為第二的易到此刻的欣喜並非多麼值得炫耀,但大時代中的小個體往往都是身不由己,得意與失意,又豈止是僅僅依靠拼搏和戰斗就能獲得的呢。

神州專車在8月1日當天選擇了沉默,但早在滴滴和優步傳言合並的7月22日,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就已經給出了評價:“我們不拼爹,當爹更爽。神州的商業模式,不是要把別人都打死,也不是要和別人合並。”在陸正耀看來,神州專車的定位與目前拼價格的滴滴、Uber有著明顯的差距。“我的客戶客單價80塊以上的,而有些友商客單價隻有十幾塊。”

這家剛剛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顯然已經從“專車第一股”的興高採烈中驚醒。在神州專車看來,網約車新政出台后,由於准入門檻的提高,兼職和高檔車車主參與專車的積極性被打壓,且當平台停止價格補貼之后,C2C的專車價格優勢不再明顯之時,具備良好車況和服務的B2C專車平台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搶人大戰一觸即發

在宣戰多過祝福的發言背后,赤裸裸的競爭已經開始。搶人,當然是第一步。對於專車市場而言,洋氣、高效、又能拼的中國優步800多名員工顯然是搶手的香餑餑。雖然Uber團隊開出了6個月薪資+股票的豐厚“改口費”,但Uber中國員工的內心驕傲讓市場上的其他專車品牌看到了機會。

8月4日,周航在公開信中向Uber中國的小伙伴們公開喊話,邀請他們加入易到一起再創奇跡。易到為此發布了“烏波兒人才綠色通道”,表示將給Uber中國員工一個熱血沸騰的新戰場,實現他們“壯志未酬”的戰斗理想。

神州專車的搶人策略顯然准備更充分,除了情懷,他們為此准備的彈藥也相當充分。陸正耀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親自發布招聘信息,並表示,一直很欣賞Uber的年輕人,如果現在加入神州專車,神州也將提供6個月薪資+員工期權,期權還可以現在變現。

陸正耀高調示愛uber員工,令人想起一年前神州專車剛剛崛起之時所策劃的“Beat U”事件。當時,神州專車也是發布了一組海報,以“Beat U,我怕黑專車”為主題向優步、滴滴等C2C模式發起進攻,暗示C2C專車模式不如神州專車的B2C模式,此一策劃當時引起爭議紛紛,但神州專車卻也因此而廣為人知。時隔一年,神州優車的海報從當初的“Beat U”變成了“LOVE U”。果然,在市場競爭中,隻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仇恨。

誰是霸主亦是未知

“有人說老大和老二合並之后,市場就歸一統了,天下並沒有這麼簡單的事情。去年年初,滴滴和快的合並的時候,也是希望大一統,但是兩個月之后,優步發力,6個月之后,易到加入戰斗……市場永遠是變化的,誰是最后的霸主亦是未知。”易到用車周航在滴滴和中國優步合並后的發言代表著市場上競爭者的態度。樂視創始人賈躍亭也表示,共享專車世界裡不需要壟斷者,也不會有壟斷者。專車之戰沒有結束,生態助力才能創造更高的用戶價值和更好的服務體驗。

《2016年Q1中國專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滴滴專車以85.3%的訂單市場份額居行業之首,優步中國、易到用車及神州專車則分別以7.8%、3.3%和2.9%位列二、三、四位。若從市場份額看來,滴滴與優步中國合並后,將以高達93.1%的市場份額坐實中國專車市場的頭把交椅。

但正如滴滴在回應反壟斷質疑時所言,就整個智能出行市場來說,不是隻有專快車,還有出租車、順風車、拼車、代駕、租車等等。雖然如AA租車等品牌在市場上的聲音越來越小,但依然有包括神州專車、易到用車、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等。更多的品牌已踏上轉型之路,例如友友租車轉型成為友友用車做電動車分時租賃,從誕生就主營拼車市場的嘀嗒拼車表示“網約車”新政明確鼓勵拼車出行,對未來充滿期待。

誰能成為未來的霸主,誰會被踩在腳下,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得而知。但在這個充滿誘惑與利益的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中國網約車大事記

2010年5月

易到用車在北京成立,率先推出“專車”服務,當時的“專車”走的是中高端商務車路線。

2012年8-9月

快的打車和嘀嘀打車先后上線,隨后各種打車軟件開始出現﹔但當時的打車軟件多局限於日常概念的“出租車”,並未涉及“專車”。

2013年5月

國內大小打車軟件達40多款,價格戰引發的惡性競爭和監管缺位等引起各界關注。

2013年5月

深圳市交通委內部下發關於強制要求司機卸載手機打車應用的通知引發爭議﹔北京市交通委官網發布《北京市出租汽車電召服務管理試行辦法》,強制統一在線打車App。

2014年2月

國際打車軟件優步(Uber)正式進入中國。

2014年3-5月

上海、濟南、蘇州先后下發文件,對司機使用打車軟件做出規范。其中蘇州明令禁止使用打車軟件。

2014年5月

交通部發布《關於促進手機軟件召車等出租汽車電召服務有序發展的通知》,要求“著力營造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平台運轉不得影響手機召車軟件正當功能和良性競爭”。

2014年6-9月

快的、滴滴、優步相繼推出了“專車”服務,從一開始隻在一線城市運行,后逐漸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廣。

2015年1月7日

山東濟南車主陳超因使用滴滴專車載客,被認定為非法運營罰款2萬元,陳超訴至法院,該事件被稱為“專車第一案”。

2015年1月8日

交通部表態,首次直接使用“專車”一詞,承認專車的積極意義。

2015年2月14日

滴滴、快的合並,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將繼續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2015年3月12日

交通部部長楊傳堂表示,為確保安全,私家車不能進入專車進行運營服務。

2015年5月

專車和出租車的博弈愈演愈烈。

2015年6月1日

北京市三個部門共同約談“滴滴專車”。

2015年7月

交通部制定的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和出租車改革方案中涉及出租車和專車的兩項相關制度均起草完畢。

2015年10月8日

上海市交通委宣布,向滴滴快的專車平台頒發網絡約租車平台經營資格許可,這是國內第一張專車平台牌照,滴滴快的也因此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網絡約租車平台資質的公司。

2015年10月10日

交通部對外發布《關於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開征求意見。

2016年5月

太原市提出開展為期3個月的出租車運營秩序整治行動,其中滴滴快車/專車等被列入“黑車”名單,市民每舉報一輛“黑車”可獲獎勵100元。

2016年7月28日

《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出台,“專車合法化”終被認可。

2016年8月1日

滴滴收購優步中國。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

(責編:王子侯、喬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