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災關頭韋加等中國航空植保顯身手

在農業災害前,科技正成為減少損失的一大重要力量。近日來,由於多雨高溫天氣,陝西渭南華陰、潼關、富平等6縣市區爆發嚴重的玉米粘虫虫害,給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的損害。以韋加無人機為代表的多家農業植保無人機企業紛紛出動參與滅虫,成為打贏這場虫口奪糧攻堅戰的決勝力量。
陝西多地玉米遭“害虫軍團”蠶食
圖為粘虫蠶食玉米
據媒體報道,近日陝西渭南華陰、潼關、富平等6縣市區的粘虫發生面積已經達到30多萬畝,達到防治指標面積4.4萬多畝。根據陝西省植物保護總站發布的消息,7月份的強對流天氣,成為本次粘虫集中爆發的元凶。消息稱,由於7月份強對流天氣較多,為粘虫成虫遷飛中的沉降、卵的孵化和幼虫為害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與此同時,秸稈還田面積的不斷擴大,也為粘虫提供了棲息繁衍條件。
“眼看玉米被虫子吃成光杆,實在讓人心痛!”據介紹,華陰等縣目前出現的玉米粘虫是二代粘虫,主要吃玉米葉片,如果防治不及時,粘虫就會直接啃食玉米,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但是,由於部分地區粘虫已經長到3~5齡,通過農藥防治,難度已經很大。此外,玉米屬於高杆作物,此時生長高度已經很高,很多地面機械很難進入。農民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開啟國內植保無人機首次協同作戰模式
家住華陰市羅夫鎮五裡村的村名王戰地告訴前來採訪的記者,他家200畝玉米地從8月1日起就開始遭遇虫子肆虐,老王帶著兒子王復軍手動打藥,從4日早上5點忙到夜裡20點,僅完成了15畝,虫子吃葉子的速度比他們快。看著臨近地塊的村民老丁叫來的無人機從5點到9點就干完了80畝,老王也放下手裡的器械,喊來了無人機,6日一早剛到10點,老王家的200畝地就干完了。
“夫水鎮六個村,1200-1500畝作業面積,急需要兩個或三個飛防作業組!”,“孟原鎮王師傅,目前300畝,有人接單嗎?”,“華西鎮周師傅,作業面積500畝,抓緊接單,急急急!”……自陝西渭南粘虫大爆發的消息傳出以來,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將來自渭南各地的粘虫防治需求第一時間發送出去,受聯盟的感召,來自全國各地的多家農業植保無人機企業和飛防服務組織積極響應,先后趕赴災區進行玉米粘虫飛防防治。
截至8月6日晚間,在韋加、大疆、極飛、北方天途等無人機企業的多日持續作業下,病虫害災情已經得到有效扼制,植保無人機作業的高效率和及時抗災能力得到了受災農戶的普遍認可。
據介紹,這是國內植保無人機行業首次協同作戰,標志著中國農業防治大規模病虫害進入新的篇章。
為農民服務韋加無人機成救災中堅力量
圖為韋加無人機飛手現場作業
值得一提得是,來自北京的韋加無人機在接到災情信息后第一時間安排京飛植保服務聯盟趕赴現場,投入多款植保無人機確保飛防滅虫工作。
圖為京飛植保服務大隊之一
隨后,韋加董事長指派專人全面部署相關救災工作,與當地政府對接、收集虫害防治需求、劃分區域統一協調作戰。憑借長時間多地積累的豐富的飛防經驗和嫻熟的操作技巧,韋加植保飛防隊在此次“虫口奪糧”戰役中取得了驕人戰績。
在受災區,隨處可見韋加飛手。高溫考驗下,不少飛手為了減少農民損失,甚至堅持24小時全天候作業。據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最新現場數據統計,在此次奔赴受災區救災的100余架無人機中,其中韋加無人機約60架,大疆植保無人機約15架,極飛農業植保無人機12架,全豐航空與農飛客植保無人機5架,北方天途3架,田兵田將漢和植保無人機4架,綿陽雲燕植保無人機8架,渭南綠盛植保無人機6架。韋加共投入130余人參加此次戰斗,從8月1日至6日,作業4.6萬畝,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韋加都稱得上是此次救災防災的主力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