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限遷”抬高交易門檻,信息不透明讓消費者很受傷

買輛二手車,難!煩!(視窗)

王 珂 周卷舒 武 濤
2016年08月19日07: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視覺

  想擁有一輛汽車,而手頭預算又有限,那麼,去市場上淘一輛二手車也不錯。去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941.71萬輛。在二手車市場更加活躍的同時,一些地方卻打著“環保”的旗號為外地二手車在本地落戶設置障礙,二手車質量狀況信息不透明等也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體驗。二手車取消“限遷”為啥這麼難?大家對盤活二手車市場有哪些期盼?我們請幾位消費者談談購買二手車的遭遇,一起探討解決之策。

  

  排放標准高,落戶不容易

  買二手車,最頭疼的莫過於“限遷”,也就是一些地方限制一定排放標准以下外地車遷入本地的規定

  “千挑萬選看上一輛車,卻在過戶時遇到了麻煩。”在北京花鄉二手車交易市場,河北石家庄一家企業的老板杜維明郁悶地說。

  由於業務需要,杜維明常年開車往返於河北、北京。生意越做越大,他想新添一輛更體面的座駕。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決定購置一輛價格實惠、“牌子氣派”的二手車。

  杜維明在交易市場逛了大半天,在一輛奧迪Q5前放慢了腳步。負責交易的梁師傅介紹說,這是2013年出廠的車,隻跑了2萬公裡,性價比很高。杜維明查看車況后非常滿意,並最終談妥了28萬元的成交價。

  然而,當聊到車輛在哪裡落戶時,梁師傅提醒說:這款車的尾氣排放是國四標准,而河北要求尾氣排放達到國五標准,所以沒法直接在河北落戶。杜維明的好心情猛地被潑了一盆冷水。

  互聯網汽車交易平台“汽車之家”市場總監張烝認為,我國二手車市場潛力很大,一方面,二手車市場一兩年車齡的新車越來越多,整體車況持續改善。另一方面,人們不再覺得買二手車“丟面子”,購買意願越來越強,不少年輕人傾向於把二手車作為購車的第一選擇。

  然而,消費者發現,買輛二手車碰到的煩心事真不少,其中最頭疼的莫過於“限遷”,也就是一些地方限制一定排放標准以下外地二手車遷入本地市場的規定。“限遷”不僅影響了像杜維明這樣的二手車買家,也給二手車賣家帶來麻煩。

  “不少人對我這輛車挺滿意,但一聽是國四標准就走了。”江蘇南京的郭晟在北京打拼多年后,回到老家工作,為了車輛年檢方便,他打算把車輛的北京牌照更換為江蘇牌照。詢問當地車管所后才知道,他的汽車尾氣排放是國四標准,而江蘇省要求機動車為國五標准,無法直接在江蘇落戶。郭晟隻能先把車賣了,再買輛國五標准的新車。可是因為江蘇省的“限遷”政策,他的國四車在江蘇二手車市場根本無人問津,隻能開回北京尋找買家。

  業內人士認為,“限遷”政策影響了二手車市場正常的配置資源功能。本地二手車無法銷往鄰近的外地市場,外地二手車也無法進入本地。很多消費者不得不選擇延遲更新,有的隻好低價賣出舊車。

  不止車輛落戶,信息不透明同樣困擾著消費者。

  山東濟南某事業單位員工李博前不久在某二手車直賣網買了一輛二手車。網站上顯示,這輛二手車車況良好,2015年上牌,裡程隻有9000公裡。然而,他委托朋友查詢汽車的保養記錄后發現,該車最后一次保養的裡程已有5萬多公裡。“裡程表肯定被人改過。”李博說。

  上海永達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二手車與新車比起來,最大的隱患就是安全問題。一些人從上海買了二手車,千裡迢迢開回了家才發現車有問題。一旦要跟賣家聯系,可能還要將車輛再開回去。為了避免這些麻煩,不少消費者打消了買二手車的念頭。

  舉著環保牌,打著小算盤

  同樣買一輛車,新車交易大約可以貢獻交易價20%以上的稅收,而二手車交易貢獻的稅收很少

  讓消費者頭疼的二手車“限遷”,究竟有沒有合理性?

  北京某二手車交易公司的負責人王飛介紹,目前實行的所謂“限遷”政策,各地的說法無一例外都是“環保”——限制尾氣排放標准低、使用年限較長的車輛遷移流動,主要為了治理環境污染。

  “尾氣排放標准不達標確實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但不應該‘一刀切’。”王飛說,國四標准車輛出廠時,現在的國五標准還沒出台。實際上,很多國四標准車輛的尾氣排放,完全符合現有的排放標准,“一刀切”的管理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讓這些達標車輛被“誤傷”。

  “地方限制二手車流入,另一方面恐怕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盤。”王飛說。

  據介紹,與新車增值稅、消費稅、車購稅及銷售網點稅收相比,二手車對地方稅收的貢獻少得多。消費者同樣買一輛車,新車交易大約可以貢獻交易價20%以上的稅收,而二手車交易貢獻的稅收很少。

  今年3月,國務院出台《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見》,要求5月底前,全國299個地級市除了京津冀、長三角等幾個重點區域城市外,其他省市應無條件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然而,取消二手車“限遷”的最后期限已過去兩個多月,真正取消二手車限遷的城市卻寥寥無幾。除去伊犁、蘭州、大連、撫順、葫蘆島5個城市,以及貴州、四川、安徽、廣西、陝西、內蒙古、廣東、新疆等8個省份外,其他省市的二手車消費者還沒有等來取消“限遷”的消息。

  二手車市場信息不透明,主要跟行業發展階段有關。王飛介紹,在德國,消費者買二手車時,可以非常輕鬆地查詢車輛的駕駛記錄、維修保養記錄、交易記錄等,車輛價格也會根據車況做合理調整。有了這些信息,消費者買二手車心裡更有底。

  我國二手車行業起步較晚,信息建設相對滯后。張烝介紹,目前,不少第三方企業已經開始著手車輛維修、保養等數據的搜集,相信經過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二手車市場的透明度將有所改善。

  打掉攔路虎,買車才輕鬆

  取消“限遷”需要更加細化的具體執行辦法,對步子慢、不積極的地方,應採取一定的問責措施

  我國二手車市場還有不小空間。目前,全國汽車保有量約為1.7億輛,每年新增新車超過2400萬輛,發達國家二手車與新車流通量比例一般在1.5︰1以上,按照這個比例計算,我國二手車交易量有望超過3600萬輛,按照單車平均5.5萬元估算,交易額可近2萬億元。

  按另一種方式測算,我國二手車年銷量隻佔機動車保有量的5.5%,而日本約為11%,美國為16%。即便達到日本水平,我國二手車年銷量也將達到1700萬輛,成長潛力巨大。

  張烝認為,建立統一有序的二手車大市場,讓消費者更方便地買到稱心的二手車,不僅可以降低人們擁有汽車的成本,還能帶動維修、保養、保險、金融等行業發展,最終會給整個汽車產業注入發展能量。

  “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地方政府應看得更長遠。”王飛說,雖然二手車對地方直接稅收貢獻較小,但很多限遷城市本身就是汽車、零配件產地,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對新車市場也有推動作用,間接拉動地方稅收和經濟發展。

  對於二手車排放不達標加重環境壓力的問題,業內人士建議,參照國外二手車交易慣例,二手車交易的排放標准應以交易時為准,而不應以出廠時為准。隻要在交易時的排放標准達標,就不應該加以限制。

  另外,降低車輛尾氣污染,常態化檢查更重要。包括嚴把機動車年檢關,即便是國三國四標准的合格乘用車,污染物排放都要符合現有排放標准。同時,提高燃油品質、加快推進低速汽車升級換代、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嚴查超標排放大卡車等,給地方環境治理帶來更好效果。

  王飛建議,取消“限遷”需要更加細化的具體執行辦法,對步子慢、不積極的地方,要採取一定的問責措施。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信息不對稱導致消費者不能明白消費、放心消費,成為二手車流通發展的瓶頸。為此,將加快建立覆蓋生產、銷售、登記、檢驗、保養、維修、保險、報廢等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體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8月19日 18 版)
(責編:初梓瑞、蔣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