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能源車最大騙補者現身:蘇州金龍的8億元沉淪

劉曉林
2016年09月18日08:54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9月8日,財政部在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中,點名了吉姆西、蘇州金龍、五洲龍、奇瑞萬達、少林客車五家典型問題企業。其中,蘇州金龍以2015年1683輛新能源車,以及5.2億元的補貼資金違規,成為違規車輛及金額最高的“騙補者”。通告稱,5.2億元的國家補貼將收回,同時對蘇州金龍處於2.6億元的罰款。

  通報稱,對蘇州金龍追回2015年度違規上牌車輛獲取的中央財政補助預撥資金,並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有關規定,按問題金額的50%處以罰款,也即2.6億元。同時,自2016年起取消蘇州金龍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其問題車型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予以剔除。

  9月9日一早, 金龍汽車 發布公告稱,此次對蘇州金龍的處罰將直接減少2016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15億元,將可能對2016年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同時,有消息稱,在蘇州金龍內部,一場旨在通過公司內部降本增效來“眾籌”出罰金的計劃已經在推行。

  分析稱,與此后在企業間流傳的完整版補貼調查名單不同,作為典型被官方通報的這五家新能源企業,無論是涉及的補貼規模,還是違規操作的手段,惡劣程度都高於其他被調查車企,所以才被明確定義為“騙補”。而這一污點標簽的認定,影響到的將遠遠不僅是蘇州金龍2016年的營收。

  公開數據顯示,與2014年和2015年的爆發式增長不同,2016年上半年,在騙補調查的威懾下,蘇州金龍的海格新能源客車銷量僅同比增長5.7%,而增速放緩也成為整個新能源客車的趨勢,2016年7月純電動客車產量達3394輛,環比6月下降了60%﹔純電動客車銷售3293輛,相比6月份下降了近55%。隨著騙補名單的落地,包括蘇州金龍在內的新能源客車行業的格局也將迎來洗牌。

  “膨脹”的蘇州金龍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底,業內簡稱為“蘇州金龍”。上市公司金龍汽車通過其全資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業界稱大金龍)間接持有蘇州金龍45%的股權。蘇州金龍與大金龍,以及金龍汽車另一家子公司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業界稱小金龍),並稱為金龍汽車旗下的“三龍”品牌。在過去十多年中,“三龍一通( 宇通客車 )”始終佔據著客車行業的第一陣營。

  “三龍”的業務側重點各不相同,其中蘇州金龍主營海格牌客車。客車企業的新能源產品推出皆早於乘用車領域,但一直推進緩慢。2013年,隨著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的出台,以及示范城市推廣名單的公布,海格客車開始將新能源客車銷售作為重點業務。

  2014年,海格開始在新能源客車領域表現出異軍突起的態勢。這一年,蘇州金龍客車銷售達25615輛,總額超過100億元,成為客車行業第二家銷售額破百億的企業,其中新能源客車佔到 2145輛,同比增長110%,總銷售額約20億元,被稱為新能源領域的眾多“黑馬”之一。

  在當年年底,蘇州金龍就上演了第一場轟轟烈烈的“年終大會戰”,根據新華日報的報道,從2014年12月18日至12月29日的11天內,蘇州金龍共斬獲五張新能源客車訂單,先后交付了400輛海格純電動客車,佔其全年銷量的1/5。

  但2015年是個轉折點。根據此前已經公布的補貼退坡制,從2016年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進入退坡期,且從2017至2020年,以每年20%的幅度下調。同時,2016年后的補貼條件也更嚴苛。這直接造成了2015年底新能源車企為搭上最后一班車,而頻頻炮制出天價訂單的行業怪像。

  蘇州金龍同樣在2015年12月創造出了月銷2000輛新能源客車的“奇跡”。根據財報披露的數據,2015年蘇州金龍全年生產新能源客車10540輛,是2014年的近五倍,居業內第二。其中純電動客車產量6670輛,插電式客車產量為3870輛。僅純電動車客車的銷售額就達到80多億元,同比增長449%。

  而根據財政部9月8日的公告,2015年蘇州金龍不合規范的新能源車為1683輛,也即當年總銷量的16%左右是存在問題的,而12月份的大部分銷量都可能是為了提前套取補貼而通過各種虛假訂單等方式出現的。

  蘇州金龍的官方網站上顯示,海格新能源產品包括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物流車,在新能源客車系列中,共有14款純電動車型,其中銷量最好的產品首推一款7-8米長的電動客車,而這也是補貼額最高的產品,單車補貼最高達到60萬元,出現了白送都盈利的補貼和成本倒挂的現象。

  根據上市公司金龍汽車2015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純電動汽車共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42.34億元,同比上漲55.92%,插電式電動車獲得補貼資金15.7億元,同比增長36.63%。作為金龍汽車的“孫公司”,蘇州金龍是金龍汽車旗下最主要的新能源業務板塊,也是這近60億政府補貼的主要貢獻者。而這一年,金龍汽車的淨利潤為5.23億,同比大增110.30%。新能源業務的快速增長同樣是這一業績的主要推動力量。

  9月8日財政部發布公告,蘇州金龍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証,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億元,與其他四家車企一起成為中央首批通報的騙補典型。而蘇州金龍佔了10億騙補總額的近一半,讓業界大呼意外。

  “金龍”跌落

  金龍汽車在9月9日的公告中稱,根據財政部通報內容,騙補處罰對蘇州金龍及其母公司的影響主要在兩方面,一是蘇州金龍將被取消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問題車型也將從新能源目錄中剔除。何時恢復難以確定。第二,1683輛問題新能源汽車的5.19億元補貼將無法獲得,並將被按問題金額處以50%的罰款。“經初步估計,將直接減少2016年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31542.01萬元,將可能對公司2016年經營業績造成較大影響”。作為“三龍”中最能掙錢的一條龍,蘇州金龍的跌落也將對金龍系競爭力帶來致命打擊。

  就在公告發布的同時,一份號稱是蘇州金龍海格客車針對騙補被查的內部會議文件流出,根據該文件,為了應對近8億元的損失。蘇州金龍內部將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降本增效”行動,包括管理層的薪酬、員工福利以及各項日常財務費用等都將縮水。

  對於這份文件的真實性,蘇州金龍內部人士並未正面回復,但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開源節流和降本增效是企業應對競爭的正常措施。

  由於目前官方對新能源騙補調查整體結果及懲處措施的發布尚未結束,接受經濟觀察報採訪的相關協會專家表示,不方便就此發表看法。但認為,既然結果已出,進行處罰是正常程序,同時指出,在國內,企業因為違規遭到數億、數十億處罰的案例都存在。對企業的影響也不能僅從罰金額度上去簡單評估。

  但這起罰款也或將成為近年來汽車業迄今為止最大的政府罰款項,汽車行業收到的上一張大罰單是在2015年4月,由江蘇省物價局對奔馳汽車價格壟斷案作出的罰款3.5億元的行政處罰。

  2015年,蘇州金龍的營收規模是104.84億,淨利潤4.81億。2.6億的罰款超過了去年淨利潤的一半。根據財政部通報,對蘇州金龍2015年生產銷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車,將由當地有關部門逐一嚴格審核后重新申報,確無問題的車輛中央財政繼續可按原政策予以補助。蘇州金龍何時恢復執行中央財政補貼政策,將視其整改情況而定。並須由四部委共同核查驗收,並報國務院批准后方可恢復領取財政補貼資格,但預撥財政補貼資金資格無法恢復。

  金龍汽車方面表示,蘇州金龍當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配合對其他新能源汽車申請中央財政補貼的核查並積極整改,以爭取無問題的車輛可按原政策領取補貼,並恢復中央財政補貼資格。“從行業中各企業上半年產銷量增長,而下半年7月以后產銷量開始降低便可見端倪。透支及對賭國家政策的結果已經開始顯現。”上述蘇州金龍內部人士認為,很多地方補貼已經被透支。但根據財政部公告,在騙補名單落地后,2015年的剩余補貼發放以及2016年的補貼申請都將陸續展開,新能源車企的資金壓力有望得到緩解。但亦有消息稱,根據騙補結果,補貼政策將再做調整,車企的“斷奶”速度或將再度加快。

  但對於登上騙補黑名單的蘇州金龍等企業來說,隨著企業誠信和政策的風險增大,后續從銀行等融資渠道獲得貸款的難度將加大,其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優勢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劉曉林)

(責編:王子侯、喬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