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出游成主流旅游模式 親子出行比例達30%—40%

“十一”假期將至,不少家庭謀劃帶娃出游,親子游路線持續火爆。據攜程、去哪兒等旅行機構的數據,親子游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新熱門,各大旅行社、景區、教育培訓機構等也紛紛推出多樣化、個性化的親子游產品。
帶娃出游成為主流旅游模式
“帶孩子出去走走,比天天對著電腦好多了。”北京市朝陽區某事業單位員工李偉,前幾天利用年假帶8歲的兒子到內蒙古自駕游,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李偉說,去年暑假,由於工作比較忙,沒時間帶孩子出去旅游。整個暑假,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家看電腦,過得很單調。今年李偉下決心請了年假,帶上孩子走出家門。
7天的自駕行程有些辛苦,李偉一開始還擔心孩子吃不消,結果完全出乎意料:孩子走進大自然,對很多事物都很好奇,不僅玩得很開心,表現得也很堅強。更重要的是,李偉還感覺到,旅行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離。
親子消費近幾年非常火爆,在旅游市場也表現得比較明顯,帶娃出游成為一種主流出游模式。近年來,隨著迪士尼、嘉年華等主題樂園的開放,各種親子旅游產品的不斷豐富,直接帶動了親子游市場的升溫。
今年1—9月份“親子游”關鍵詞的百度指數顯示,6、7月份是親子游關注度的最高峰。“親子游攻略”“親子酒店”“親子路線”等相關主題詞熱度也在6、7月份不斷攀升。
攜程旅游數據顯示,從親子游出行數量看,截至今年5月中旬,親子游出行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5倍。隨著出行主力的80、90后逐漸組建家庭,親子游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親子出行比例達到30%—40%,在寒暑假期間親子出行的比例更高,為平日的1.5倍。
親子游是旅游更是陪伴
親子游火爆的背后是家長對帶娃旅游觀念的轉變,隨著基礎設施和相關產品的不斷完善,親子游成了父母陪伴孩子的最佳模式之一。親子游對大人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拉近與孩子心靈距離的機會﹔對孩子來說是享受比在家裡更多的全身心陪伴和呵護。
一位常帶娃出游的家長跟記者算了一個算術問題:一次10天的長途旅行,每天除去睡覺的9個小時,剩下的15個小時他基本上全身心陪著娃,10天就相當於150個小時的高質量陪伴,相當於其平時一個多月的陪娃時間。此外,在旅途的陌生環境中,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更強,也更容易增進親子關系﹔孩子的安全感和適應環境能力有明顯增強,這對孩子今后的性格發展也大有好處。
數據顯示,在親子游陪伴模式中,七成以上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出游,母親帶孩子出游明顯高於父親帶孩子出游。親子游的主要出行時間段集中在寒、暑假期間,其中又以暑假為最高峰。從攜程數據來看,7、8兩個月的親子游出行佔比要比1、2兩個月高出近15個百分點。此外,暑期親子游的兩個月裡,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通常是最旺盛的時間段。
值得注意的是,親子游消費能力不低,並且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數據顯示,去年海外親子游方面,平均花費超過5000元的佔比超過50%。雖然去年國內親子游的平均花費總額在5000元以下的佔比超過90%,但其中2000元以下的佔比從2014年60%下降至2015年的49%,而2000—5000元的總佔比從35%提升至2015年的46%。
攜程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一現象從側面說明,隨著國內游客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親子游產品的品質要求也持續提高,表現為出行花費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旅游產品還需更豐富
親子游是傳統家庭游中細分化出來的一種新消費模式。目前,旅游市場雖然已有不少親子游產品,但是相對不斷增長的需求,市場有效供給仍然不足,尤其缺少高品質、優服務的產品。
一些想要參加親子游的父母認為,帶孩子出游有很多好處,但很多親子游產品要麼太缺少兒童娛樂項目,要麼隻注重滿足孩子的游樂需要,家長在整個行程中大多只是陪同看護,讓旅途中的樂趣打了折扣。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個合理的親子游產品,在出游半徑方面,應該根據兒童年齡合理訂制。3至5歲學齡前兒童,目的地車程不宜超過2小時﹔6至10歲兒童,目的地車程不宜超過4小時。
在住宿方面,安排的酒店客房,配置要滿足家長與孩子雙方的需求,尤其是孩子。餐飲方面,應該充分考慮兒童的需求,備有兒童餐或是適合兒童食用的食品。行程安排上,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需求進行差異化設計,最好可以讓父母參與進來。另外,親子游中不能沒有“學”,但關於“學”的部分應在愉快歡樂的氣氛中進行。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中國消費結構升級以及放開二孩等政策利好,將來親子游市場有望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速。旅行社和景區在開發服務、制定產品時,應更加注重體驗式親子互動,圍繞“親子”,增加個性體驗,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豐富的親子游服務。
聯合策劃: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本期統籌:呂中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