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厲以寧:創新是企業家的事情

金輝
2016年10月10日07:2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厲以寧:創新是企業家的事情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9日在參加“北京大學企業家論壇——中國創業者2016峰會暨北京大學全球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落成儀式”做主旨演講時表示,創新和發明是兩種不同的事情,發明隻有被企業家發現,並且對經濟生活發生重大影響才是創新。當前問題是缺乏一個發明家和企業家合作的平台。

  厲以寧表示,20世紀留下的最流行的經濟學術語就是創新。從人類歷史上看,創新是一浪一浪的,創新往前走,經濟增長,一旦前一個創新的效率用完了,而后一個創新還沒到,經濟增長就會停止。創新分兩類,一類是制度創新,一類是技術創新。這兩類創新最大的區別在於技術創新的投資跟產出,成本和效益是平衡的,即使不平衡,損失的也僅僅是資金和時間。但制度創新不一樣,制度創新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均衡的,它的成本可能無限大,而收益不歸個人。

  厲以寧認為,創新和發明是兩種不同的事情。創新是企業家的事情,發明是科學家、發明家的事情,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發明由科學家、發明家在實驗室裡完成,但是如果沒有企業家發現它,始終是發明,而不是創新。創新必須在經濟生活中發生重大的影響。“中國現在的問題是發明家跟企業家還沒有一個平台讓他們合作在一起。這就需要靠企業家自己去找,要靠發明家自己去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看到有三件事是連在一起的,不管制度創新,還是技術創新,創意都是第一步,第二是創新,第三是創業,創業是最后落腳的地方。創新創業都離不開最早的創意。”

  厲以寧指出,企業家要講效率,但是效率有兩個基礎,一個是物質技術基礎,另一個是道德基礎,兩個基礎同時存在,同樣重要。如果隻有效率的物質技術基礎,隻能產生常規效率,效率的道德基礎卻能產生超常規效率。

  “觀念更新才有新思路。今天的創新跟熊彼特的定義是不一樣的,熊彼特的定義中,創新就是生產要素的重組。今天是信息化時代,信息的重新組合才能夠使生產要素有效重組。單純重組生產資料,沒有信息,可能是無效的。有句話叫,失敗是成功之母。過去靠經驗的時代是對的,現在是行不通的,如果思路不變,失敗一百次還是失敗。應該說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以后,小成功變成中成功,中成功變成大成功,遇到新問題重新思考,這樣才行。”

(責編:孫紅麗、伍振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