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渠道投香港保險將受限 續保是否受影響待明確

上周末,一則“在香港無法再刷銀聯卡繳保費”的傳聞迅速被傳播,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銀聯在周末連夜發了兩則聲明,“並未停止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並重申監管政策。但資深業內人士表示,按照監管政策,銀聯卡隻可以進行個人旅游、消費類支付,但不能購買人壽險等具有投資性質的保險產品的。
廣州日報記者 周慧
上周末,有傳聞稱“在香港無法再刷銀聯卡繳保費”,中國銀聯在周末發了兩則聲明稱,“並未停止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並重申監管政策。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銀聯的刷卡服務政策其實一直都沒變,但是近期發布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下稱《指引》)中明確了對於保險方面規則。
儲蓄型等保險
按規定不能刷銀聯卡
事實上,按照監管政策,銀聯卡從來都是隻可以進行個人旅游、消費類支付,在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方面都是受限制的,因此也不能購買具有資本項目投資性質的人壽險,上述人士指出,“這也就意味著,內地消費者在香港購買儲蓄型和分紅型等儲蓄投資類保險產品不能再刷銀聯卡購買。”
內地消費者赴香港投保熱情不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香港保險市場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造保單保費為301億元,佔個人業務總新造保單保費(815 億元)的 36.9%。分析人士坦言,人民幣匯率的下跌直接刺激了內地消費者的境外投保熱情,尤其是大額保單頻頻涌現與之對應的資本外流的現象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
據媒體報道,中國銀聯確認將於10月29日凌晨起,全面暫停以銀聯為支付渠道,繳納香港保險保費業務。這意味著,香港全部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包括儲蓄壽險和重疾險等險種),保費不能再刷銀聯卡繳納了。中國人壽(海外)已暫停銀聯刷卡繳納保費及保單貸款業務﹔香港大都會人壽和友邦香港也從29日起全面暫停內地客戶銀聯刷卡繳費﹔英國保誠昨日也明確全面禁止銀聯卡通道繳費方式。有知情者表示,28日當晚,大批客戶連夜從深圳赴港刷卡買保險,多家保險公司紛紛延長營業時間,工作至深夜。
香港全面暫停
銀聯刷卡買大額保險
內地消費者熱衷於赴港投保似乎不再是新聞,香港保險本身和內地保險產品的差異性,吸引了內地消費者來投保。根據外管局的規定,每年個人結匯上限為5萬美元,而在境外刷卡買保險,尤其具有投資、儲蓄功能的大額壽險一直沒有限制,而銀聯近日發布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主要是為了規范刷卡買保險業務。
銀聯國際當晚就用一則辟謠公告表示:並未停止境外保險類商戶的銀聯卡支付服務,但按照監管政策要求,內地發行的銀聯卡僅可進行個人旅游、消費類支付,不得用於資本和金融項目交易。因此,銀聯卡僅可用於與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不能購買具有資本項目投資性質的人壽險。
“大額的壽險和分紅險被禁止了,僅僅隻能購買消費型的意外險、旅行險,但是真正會跑去香港買意外險或者消費型產品的少之又少,更何況很多高端醫療險產品都需要購買了主險,即壽險或者分紅險之后才能附加,所以封住了買壽險和分紅險就相當於直接把內地消費者赴港投保堵死了。”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上述《指引》規定,目前在香港地區試行,適用於境外保險類商戶在POS終端、互聯網、移動支付等所有渠道受理內地銀聯卡的情況,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內地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二是嚴格落實外匯政策規定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交易不超過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幣的消費金額限制。三是強化境外收單機構對保險類商戶管理要求,包括:准確設置商戶類別碼、加強商戶培訓及異常交易監控、強化商戶檢查等。
“上述規定直指大額壽險保單。”某保險中介人士指出,大額保單涌現與內地資金外流趨勢正相關,一張保單繳費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港幣很常見,“甚至有保險公司有專門的這類躉交類保險產品,在保單生效當日開始,其現金價值就高達保費的八成,相當於投保人購買了一單100萬美元的壽險后,使用保單抵押再貸款的方式就可以到手資金近70多萬美元。”
與上述情況對應的是,10月28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6.7858,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調122個基點,再次刷新6年以來新低,今年以來人民幣中間價累計下跌4.5%,近20日累計下跌1.78%。
提醒
到香港投保要理性判斷
今年2月2日,銀聯國際發出最新指引,要求從2月4日起,銀聯卡實施交易額度限制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將於全港所有保險機構和其他商戶實施。但不少保險商戶並不限制於5000美元,有銷售人員表示一張卡多刷幾次即可解決。事實上,銀聯在聲明當中也表示,“近期通過商戶交易監測發現,部分境外保險類商戶存在單卡單商戶多筆交易量激增的情況”,發布的《指引》重申相關監管要求及業務規則,保証內地銀聯卡在境外的合規使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表示,內地居民個人到境外去買保險,如果是旅行、商務活動或者留學等,需要購買個人的人身意外險、疾病保險等,這是屬於服務貿易類的交易,在外匯管理的政策框架之下是允許和支持的﹔而人壽保險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險,是不被允許的。在這也提醒廣大投資者,一定要謹慎選擇、理性判斷。
此外,外匯管理局也在28日表示,外匯管理部門沒有對匯兌和跨境收付等採取新的管制措施。下一步,外匯管理局將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保持對外匯違法違規高壓打擊態勢。
續保影響
有待觀察
那此前購買的大額壽險在續保時是否會受到影響,業內人士指出需要等到周一各家險企給出明確的指引才能確定,不過有保險公司提供的其余付款方式有:1.在港開設個人銀行戶口,個人內地匯款到香港賬戶再交保費﹔2.帶現金到港交費﹔3.內地visa 或master支付依然可行﹔4.在內地開設一卡通兩地賬戶繳費﹔5.其他收費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