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1%的人口擁有全國一半以上財富

貧富懸殊阻礙印度社會發展(國際視點)

本報駐印度記者  苑基榮
2016年11月02日07: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貧富懸殊阻礙著印度社會的發展,貧困家庭的兒童因為貧困而不得不過著窘迫的生活。圖為徘徊在新德裡街頭的一名流浪兒。
  本報記者 苑基榮攝

  11月14日是印度的兒童節。在兒童節即將到來之際,印度媒體從該國貧困兒童的生存狀況開始反思貧富差距問題。據《印度斯坦時報》11月1日報道,印度18歲以下人口有4.47億人,佔總人口的43%,其中約40%的兒童遭受著貧窮、缺乏教育、營養不良,甚至被邊緣化。《印度斯坦時報》的報道說,這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后果。有分析認為,近年來貧富差距加大造成了社會發展的不平等,已成為印度社會發展的巨大隱患。

  “通貨膨脹讓物價不斷上漲,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凌晨5點,天剛蒙蒙亮,41歲的沙羅就起床為家人准備早餐。吃完早餐后她花40盧比(約合4元人民幣)打個三輪車,匆忙趕往醫院,開始一天緊張而忙碌的工作。沙羅是全印醫學科學研究所的護士長,她飽經滄桑的皮膚和深深的皺紋訴說著生活的艱辛。

  沙羅告訴本報記者,平時她根本存不下什麼錢,一家人的生活不輕鬆。沙羅月薪隻有4.5萬盧比(約合4500元人民幣),丈夫在一家私人公司打工,掙得也很少,一家人省吃儉用。好在房子是公公的,不用交房租。沙羅6歲的兒子正在一所私立學校上學,兩歲的女兒由婆婆照看。沙羅表示,婆婆畢竟年紀大了,照看孩子也是勉為其難,但如果送女兒去托兒所,卻負擔不起托管費。“我們很少旅游,因為旅游的費用太高了﹔我們也不能像其他人那樣享受周末。現在,通貨膨脹讓物價不斷上漲,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沙羅在印度尚屬於中產階層。與她相比,流浪者彌爾安妮莎就悲慘多了。她帶著5歲的女兒每天睡大街,靠別人施舍或打零工為生,“每晚我都挽著女兒的胳膊睡覺,上廁所也要帶著女兒,生怕她被別人偷走,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什麼時候能睡個安穩覺!”這是《印度斯坦時報》近期採訪新德裡街頭大批無家可歸者的一個場景。

  《印度斯坦時報》此前報道說,2015年印度首席執行官年薪排行榜前十名中第一名為2760萬美元,第十名為690萬美元。根據南非健康研究公司新世界健康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按個人財富計算,印度百萬富翁總財富約5.6萬億美元。報告認為,財富不平等比例越高,就意味著幾乎沒有中產階層和窮人的財富空間。

  瑞士信貸銀行最新報告顯示,1%最富的人擁有印度全國財富的一半以上,5%最富的印度人擁有全國財富的68.6%,10%最富的人擁有全國財富的76.3%,全國一半以上的窮人僅擁有全國財富的4.1%。

  “教育的不平等是導致印度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的重要原因”

  每到周末是26歲的阿克西最繁忙的時候,他在印度德裡大學和一個教育學院兼職做英語老師。阿克西告訴本報記者,他來自古吉拉特邦的農村。盡管畢業於印度名校尼赫魯大學,但畢業后依然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隻得靠兼職代課為生。

  印度作家迪利普·希羅在其新著《願望的時代:正在全球化的印度權力、財富和沖突》中寫道,自1991年以來的25年,印度更加富有,但社會發展表現更加不平等,少數富人和大多數窮人間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不僅個體之間貧富差距懸殊,印度各邦之間的貧富差距也在加大。印度基礎設施發展金融公司研究所近日發表最新調查顯示,從1960年到2014年佔印度人口85%的12個最大邦人均國內生產淨值來看,印度各邦之間的貧富差距是世界上最大的。1960年前3個最富的邦比后3個最窮的邦人均國內生產淨值高出1.7倍,2014年則擴大到3倍,其中最富的喀拉拉邦比最落后的比哈爾邦高出4倍。

  印度公平研究中心主任哈什·曼德認為,盡管低於25歲的印度人口佔總人口的一半,但隻有7%的印度青年人能獲得大學文憑,其中年輕女性、低種姓和穆斯林的比重更小。即便獲得大學文憑,也未必有好的生活保障。哈什認為,“教育的不平等是印度社會的痼疾,也是導致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的重要原因。” 

  印度德裡大學經濟學教授拉爾認為,貧富差距拉大將嚴重影響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他對本報記者說,印度農村高生育率、財富再分配機制失靈讓印度的貧富差距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經濟發展無法容納農村剩余勞動力,導致大量農村人口無法進入經濟體系而失業,進而加劇貧富差距。

  (本報新德裡11月1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02日 21 版)
(責編:楊迪、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