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僅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8%,B2B電商紛紛搶佔線下零售市場
電商供貨便利店 小店有了雲庫房(感受)

“你家店裡賣的卷紙是假的!”
面對這樣的質疑,馬楠決定不予理會。
“要是有顧客說我賣假貨,我會立即檢查核實,但一個供貨商張口就說我賣假貨,實在沒必要去理會。”
馬楠是河北省秦皇島市秦皇半島社區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典型的80后,原來是廚師,今年5月轉行開店。作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的一代,馬楠店內的貨80%以上都是通過電商渠道採購的。
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小便利店,光靠網上訂貨如何開得下去?馬楠店裡的“假貨”從何說起?
讓優質產品更快到達更多終端
“剛開店那會,跟本地供貨商們打交道,他們可牛氣了,總是嫌我進的貨太少——你瞅瞅,你每次進貨就一兩百塊,還想要立即送貨,別家店都四五百呢。”
可馬楠也沒辦法,便利店總共也才30多平方米,再加上生意剛起步,訂貨量確實沒法跟大店相提並論。給供貨商打電話讓補貨,人家嫌少根本不願意送,一拖好幾天,馬楠就隻能看著空空的貨架干著急。
怎麼避免貨架開天窗?一次閑聊中,他找到了新的進貨渠道。
馬楠的便利店也是小區快遞代收點,某一次快遞小哥來店裡送快遞,跟馬楠聊了一嘴掌櫃寶可以進貨,馬楠便留了心。
掌櫃寶是京東集團旗下的一站式B2B訂貨平台,業務上歸屬於京東新通路事業部,目前在河北、江蘇、四川、山東四省運行。而新通路項目,就是為全國幾百萬中小門店構建一個新的渠道通路,讓擁有豐富商品和完善供應鏈的京東成為這些中小門店的供貨商。
考察了兩天,馬楠便在掌櫃寶客戶端上下了第一單,進了些可口可樂、脈動、清風紙品等商品,總價約500元。次日,快遞小哥便把這些貨物及時送了過來。
體驗了一回次日達,馬楠的“剁手”之路便一發不可收拾。6月、7月兩個月,他在掌櫃寶上下了74單,每天至少一單,其中飲料、啤酒、紙品等商品佔總進貨額的50%以上。
“京東新通路的使命就是‘讓優質商品走進千家萬戶’,京東商城已經為消費者提供了線上購物的便利,但我們也看到,還是有很多消費者是在馬路邊買東西的。”新通路事業部市場營銷總監王征介紹說,通過為線下門店供貨,讓優質產品更快到達更多終端,新通路最終可以幫助老百姓提升生活質量。
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32424億元)僅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的10.8%左右,線下仍有大片市場留待開發。
與傳統渠道在競爭中博弈
馬楠不再擔心斷貨了,反而是一些供貨商們被他刺激得不像樣。
“這水我給你和網上一樣的價,你在我這裡拿貨吧。”
“你隻賣水,進別的我還得找別人,送貨也慢,我這店小,你去別家推銷吧。”
業界認為,新通路最大的特點就是省了中間環節,讓產品從廠家快速直達零售終端。
對此,王征認為,今年B2B電商很火,包括新通路在內,代表的是未來新的發展方向。“不同廠商對B2B電商的訴求不同,新興品牌希望通過新通路來提高自身的市場佔有率,擴大品牌影響力。新品牌或者新產品要想殺進一個市場,並不容易,新通路的模式可以實現快速鋪貨和渠道下沉。”
一進馬楠的小店,映入眼帘的第一個貨架上,幾乎全是從掌櫃寶進的貨,包括德啤、法啤、豬肉脯等等。馬楠告訴記者:“像豬肉脯別家店都沒有,我進了讓顧客試試,后來大家就特別喜歡這個,一來了就買五六包,但這個在本地卻沒有供貨渠道。”
傳統分銷體系的串貨、亂價是讓廠家十分頭疼的問題,而一些大品牌願意跟京東合作,認可的就是新通路的渠道透明可控,還有數據反饋的及時性。據了解,在掌櫃寶上注冊的門店必須上傳營業執照,新通路為廠商提供數據服務,讓廠商掌握商品的真正流向和市場需求。
讓開店變得更簡單
“秦皇半島三區哪家啤酒比較全?惠家便利店是首選。”配上摞得高高的十幾箱啤酒照片,馬楠這條朋友圈剛發出去,便引來了小區居民的點贊。
從掌櫃寶下單的青島、燕京、三得利、一番等品牌的啤酒,賣得很不錯。“旁邊的店隻能從本地供貨商處拿到雪花,他們常問我其他品牌的啤酒在哪裡進貨。”馬楠說。
豐富的貨源、正品的保証、快捷的配送,以及訂貨的便捷,讓馬楠從小區的幾家便利店裡脫穎而出。
馬楠表示,以往的進貨方式必須跟很多供貨商打交道,甚至還需要去實地查驗商品質量好壞,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現在開店變得更簡單了。
空出來馬楠也沒閑著,想了不少點子來經營小店。他給小店開了微信號,玩起了小店“促銷日”,甚至有些“按需供應”的意思。
“每周末我都會挑幾款商品做特價,不重復,也會根據大家的微信‘點單’來進貨。”
由於京東配送都是當日達或者次日達,馬楠的小店完全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定進貨種類和數量。電商平台成了便利店的庫房,而這種便利店就是小區消費者的庫房。
王征表示,掌櫃寶從訂貨平台起步,目前正努力成為一個終端行銷服務平台,不僅幫助廠家賣貨給小店,更會通過優質服務幫助小店將商品賣出去。
《 人民日報 》( 2016年11月04日 1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