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營收連續三年下滑 被收購傳聞再起 尼康:從主角到配角

2016年11月11日08:13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小字號
原標題:營收連續三年下滑 被收購傳聞再起 尼康:從主角到配角

  針對日本地區將裁員1000人的消息,尼康官方11月8日給予了否認。但因利潤嚴重下跌引發的尼康或被收購成為下一個夏普的言論卻在業界盛傳。據尼康最新3-9月財報顯示,營業利潤大幅下滑41%,僅為219億日元,且尼康將今年單反相機銷量預期從650萬台調至620萬台,數碼單反銷售進一步下滑。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隨著單反不及佳能,微單不及索尼,擁有百年歷史的尼康在相機市場如今正在向配角演變。

  否認裁員千人

  雖然尼康一再否認在日本當地裁員千人,但實際上,尼康仍在執行相關措施,只是將裁員改為重新分配和自願退休。

  據尼康11月8日在財務報表的“重組公告”中指出,將中止現行的中期經營計劃,並設定了約兩年半的結構改革期,目標是削減200億日元(約合1.9億美元)的固定費用。

  為了實現固定費用削減,尼康日本公司的1550名員工將進行重新調配,其中涉及集團總部200人、半導體光刻業務部門約1000人以及影像產品業務約350人。同時,尼康宣布了一個約1000名員工的自願退休計劃,相當於其日本國內員工總數的10%。如果順利,到2017年3月31日,總人數將減少1000人。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雖然尼康強調的是重新調配資源,削減半導體制造裝置業務和相機業務人員,加強對其他增長新領域的推進,但是對於員工來說,往往很難適應和勝任新的工作,最終恐怕走向自願退休道路,從結果來看,這與裁員並沒有什麼不同。

  人員調整與尼康經營狀況密不可分,數據顯示,今年3-9月,尼康的營業利潤下降了41%,達219億日元(2.22億美元),尼康的解釋是目前人們對於單反的需求仍然低迷。從銷售來看,尼康今年的單反相機銷量預期從650萬台跌至620萬台。

  這並非是尼康首次裁員,早在2009年,尼康表示將重組半導體相關組件業務,以便在未來三年內節約180億日元固定成本。作為成本節約計劃的一部分,尼康曾將4座半導體相關設備工廠整合為2座,同時將縮減新加坡分公司規模,並將部分部門轉移至中國台灣地區。根據該重組計劃,尼康裁減約1000名全職員工和合同工。

  業務下滑

  尼康相機業務下滑,與市場大環境也有關系。據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數碼相機銷量在2010年達到最高峰,此后開始逐年下滑,2014年數碼相機市場的總體銷量甚至還要略低於2000年的水平,2016年前6個月的單月銷量幾乎隻有2014年每月的一半。

  不只是尼康,包括佳能、富士、索尼等一眾影像巨頭的日子都頗為難熬。數據顯示,富士影像產品上一季度營業額同比下降11.5%,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8.5%﹔佳能集團影像業務的營業額2016年第二財季下降13.5%﹔索尼公司上一季度營收16889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0.8%,運營利潤同比下滑48%。但相比其他企業來說,尼康利潤下跌最為嚴重。查閱尼康歷年財報發現,尼康公司銷售額已經連續三個財年下滑,營收利潤也連續兩個財年下滑。2012-2015財年,尼康銷售額分別為7512億日元、6854億日元、5860億日元、5204億日元 ,營業利潤分別為607億日元、642億日元、566億日元、457億日元。

  更為嚴峻的是,這一下滑趨勢還在進一步惡化,尼康公司預計2016財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銷售額為4400億日元(約28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5.45%,營業利潤為350億日元,同比下滑23.41%。

  業績下滑主要是受半導體制造裝置業務和相機業務所影響。據家電分析師梁振鵬介紹,截至上世紀90年代,尼康在集合大量光學技術的半導體制造裝置業務上一直高居全球市場份額榜首,但近年來已被荷蘭ASML奪走市場份額,業務持續虧損。另外,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數碼相機市場也不斷縮小。

  公司經營狀況不斷下滑,也引發了索尼欲收購尼康的言論。對此,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微單的興起,讓索尼在相機領域佔領一席之地,但是在單反領域,索尼卻與佳能、尼康存在較大差距,單反一直是索尼一塊心病,隨著尼康不斷下滑,這種收購可能是存在可行性的。

  致命的品控

  為扭轉公司業績下滑,尼康近年來也在不斷尋求新業務增長。此前,尼康收購英國視網膜成像診斷儀器生產商Optos,計劃將自身的圖像處理技術與Optos的產品及技術整合,開發高精度診斷設備。今年,尼康除了正常單反相機更新外,也開始嘗試進入全景VR領域、極限運動相機領域,並推出全景相機KeyMission 360。

  尼康全球市場經理近日發表言論稱,尼康未來有可能會在運動相機、可穿戴設備及無人機領域拓展其業務。

  洪仕斌認為,其實尼康的業績下滑並非完全因為原有業務的市場低迷。更多的原因在於,過去幾年裡,在單反市場不及佳能,在微單市場不如索尼,導致逐漸成為市場配角。北京商報記者通過京東平台對比發現,在銷量排名前十的單反相機中,佳能佔據8款,尼康僅佔2款,且銷量排名前六均為佳能,2款尼康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十。而微單方面,銷量前十名中,索尼7款產品上榜,佳能2款,富士1款,未見尼康身影。

  蟬科技市場研究員郭楠指出,尼康最大的問題在於自身品控方面出了問題,前有D600的進灰門,后有D750的快門問題。尼康將消費級相機工廠搬到泰國之后,質量問題頻出,導致市場口碑嚴重受挫。

  早在2014年,央視“3·15晚會”便曝光尼康單反相機D600“黑斑門”, 隨后D600相機被要求在全國范圍內下架。出了質量問題,尼康問題處理方面做得也不好。據了解,在美國,消費者可以直接免費更換為新機型﹔歐洲部分用戶把機身內部進灰的D600相機送到服務站除塵后收到了全新的D610相機﹔在法國,進灰的D600換全新D610的代價也僅需支付很小的一筆費用﹔但在中國,遭受D600進灰困擾的用戶卻沒能享受到如此待遇。這也導致尼康多年累積的品牌聲譽嚴重受損。

  隨后在2015年7月,尼康又發布公告稱,部分在2014年10-11月期間生產的尼康D750單反相機的快門無法正常工作,並偶爾會導致圖像部分區域出現陰影。今年早些時候,尼康中國官方再次發布公告,追加了可能出現快門組件無法正常運作的D750數碼單反相機的范圍,稱2014年12月-2015年6月生產的D750相機也會出現上述現象,並表示將對這部分產品進行快門免費檢修服務。

  據ZDC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國數碼相機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上半年數碼相機品牌關注度方面,佳能高達39.7%,排名第一,尼康為25%,排名第二,索尼為13.2%,排名第三。洪仕斌認為,面對整體需求的下跌和利潤的下降,對於尼康來說,未來業務轉型的選擇至關重要,尼康在光學技術上的積累使其在高端攝影器材領域保持競爭力,這為尼康轉型提供了一定保障,更迫切的是處理好產品品質問題。

  1917年,東京計器制作所的光學計量儀器部門和岩城玻璃制作所的反射鏡部門合並,成為一家更完善的光學企業,並命名為Nippon Kogaku K.K,這是尼康最初的公司,從此開啟百年尼康發展之路。對於百年尼康來說,如今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平衡新老業務發展成為關鍵,否則很有可能重蹈夏普被收購的覆轍。

(責編:賈興鵬、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