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企改革奮力打通"最后一公裡" 七成央企實現混合所有制

劉麗靚
2016年11月14日09:42 | 來源:中國証券報
小字號

  自2015年9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台以來,國企改革奮力前行,多領域呈現“重點突破”。截至目前,近七成央企實現混合所有制,首批7家壟斷類央企混改試點方案即將批復。各地所監管企業共開展了135項重組整合,36家省級國資委改組組建了142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全國國資委系統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已達1082家。

  業內人士指出,下一步,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企,各項改革措施都將進一步深化,尤其在兼並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去產能方面將取得實質性進展,從而打通改革“最后一公裡”。

  央企改革兼程並進

  “中國電子的改革正在全面深入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國電子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電子擁有控股上市公司14家,67%的所屬企業、74%的資產屬於混合所有,11%的所屬企業實行員工持股,到2015年底集團公司資產証券化率提升了25個百分點,達到60%。今后將進一步推動混改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所屬企業員工持股,堅定推進公司資產証券化的進程。未來中國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模式就是利用上市公司來運作和發展一批重要的產業轉型升級項目。

  中車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中車集團正積極探索國資國企改革的新路子,重點圍繞縱向、橫向和整體協同三個維度實施后續重組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和業務結構,加快建設高端裝備企業集團。目前中車集團公司已搭建了六大業務平台。即中車股份、中車產投平台、中車金控平台、資本管理平台、教育培訓平台以及地產置業平台。其中,中車金控、中車產投作為承擔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核心功能的國有資本二級投資平台將會發揮更大作用。未來將圍繞這六大平台進行一系列的資產運作。

  中國恆天集團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重組也拉開帷幕。經緯紡機與凱馬B10日公告稱,中國恆天將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擬按照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原則,以強化雙方主業核心能力、實現業務資源協同共享為目標實施重組,並於10日簽署重組協議。按照協議,中國恆天集團整體產權將無償劃轉進入國機集團,並成為其全資子公司。隨著兩家企業重組的落地,央企數量將減少到102家。

  “年底前央企重組減少至100家之內有望實現。”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在國企改革與供給側改革雙輪驅動下,央企、國企的兼並重組將提速。國企改革基本到位后,目前由國資委監管一百多家央企可能會在5-10年內重組到30-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此外,還有一些未列入國資委監管的國有控股銀行、証券、保險類金融企業及鐵路、文化、農業企業等,這樣估算廣義央企總計約百家左右,當然這種格局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現在來看,央企重組正在以十種方式展開。即橫向合並同類項模式﹔集團層次合並,產業鏈條重組模式﹔圍繞產業鏈條的縱向集結模式﹔兼並式重組的資源組合模式﹔內部結構拆分調整模式﹔共享競合的鐵塔模式﹔強勢企業托管弱勢企業模式﹔國有股權轉讓的“讓股引援”模式﹔混合所有制模式﹔合資重組和跨國並購模式。

  地方國資改革多點開花

  地方改革在繪制本地國企國資改革“設計圖”的同時,注重通過配套“施工圖”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據統計,目前,有10多個省市制定了監管企業重組整合的實施意見或方案,17個地方所監管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佔比已超過50%,31個地方在實行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方面開展了探索。

  繼8月首發集團和公聯公司合並重組后,北京國資改革邁出了新步伐。*ST珠江11月10日公告稱,公司於11月9日接到控股股東京糧集團通知,基於對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重組標的及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擬增持公司股份。京糧集團表示,將利用上市公司作為資本運作平台、實現產業與資本高效結合。據了解,北京市下一步還將加大一級企業的重組力度。

  廣東國企改革進一步提速。11月8日,由信達証券攜手廣東省商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聯合設立的信達粵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廣州成立,該公司資金管理規模將達百億元,是廣東首個省屬國企改革投資基金。同日,建設銀行、省國資委、廣晟資產共同簽署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合作協議,建行將安排150億元資金與廣晟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合作。

  上海國企板塊最近更是動作頻頻。不論是老牌化工企業華誼集團旗下三愛富的賣殼、城投控股吸收合並陽晨B並分立上市獲批,還是浦東新區國資委旗下浦東科投一年內收三殼,都顯示出上海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的態勢。

  關注國企“殼資源”

  東興証券認為,在央企層面更關注資產証券化率提升帶來的機會,即市場上目前的央企“殼資源”概念股。以軍工為例,7大軍工集團當前核心資產証券化率水平低,相較國企改革中提到的資產証券化率水平尚未達標,未來核心資產注入等預期較強。在央企殼股中著重關注中糧系、國投系和軍工集團資產注入帶來的機會。對於地方國企改革,目前多數省份已出台相應的國企改革目標,其中針對資產証券化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分類監管分類改革和國有資產投資運營等方面均作出規劃。改革進度快且體量龐大、國有資產整體質量較高的地區具備更強的改革潛力,重點關注上海和重慶的改革。

  國海証券認為,國企改革主題重點在於三個方面:一是年內整合到一百家以內有望實現﹔二是與供給側改革相結合,今年以來已有40%的國企殼資源進行重組,國企殼資源的大股東資產注入或者股權轉讓加速推進﹔三是與債轉股結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一定范圍內展開。(記者 劉麗靚)

(責編:王子侯、喬雪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