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將繼續深耕中國食品市場

“中國食品行業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太古對在華發展充滿信心。”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貿易及實業部門董事陳世杰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太古將繼續在華擴張,深耕內地食品市場。
今年恰逢創建於英國利物浦的太古集團成立200周年,也是這家百年老店進入中國的第150個年頭。太古集團的主要業務集中在亞太區運營,涉及地產、航空、飲料及食物鏈、海洋服務和貿易及實業等領域。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太古在中國內地的淨資產為736億元人民幣,太古在內地營業額去年已達406.82億元人民幣,貢獻度最高的業務是航空、飲料及食物鏈。
在陳世杰看來,太古逐年增加在華投資,源於這家百年老店對中國經濟增長一直持樂觀態度,也源於太古持之以恆的發展戰略。
就中國經濟基本面而言,陳世杰認為,中國經濟每年增長百分之六點幾,這個增量放在過去,相當於幾年或幾十年的經濟總量,即便扣除物價因素,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也非常可觀。此外,從中國經濟的大周期看,居民消費正從滿足基本需求向滿足品質需求進行跨越式發展,同樣會帶來更多商業機遇。此前太古集團其他高層也曾強調,經濟結構穩步調整、城鎮化進程提速、中產階層日益壯大,都是積極正面的趨勢,進一步強化了太古看好中國經濟的遠期預期。
百年秉承的長期增長策略,已成為太古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多元化的業務模式,在企業發展架構上形成了天然的平衡機制,在過去200年的發展道路上,多次幫助太古對沖短期風險、彌補損失,弱化經濟下行周期的負面影響,這也是太古樂於在華推進業務增加投資的另一主因。據陳世杰介紹,太古的發展理念並非追求速度,而是希望將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最終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今年早些時候,太古完成了對重慶烘焙企業新沁園的全資收購,交易金額總計13.89億港元。通過新沁園在重慶、貴陽、成都超過500家的店面,以及在重慶地區設立西南總部,太古完成了在中國食品市場的一次重要布局。“太古為新沁園設定的發展目標是繼續保持西南地區第一,力爭做到全國前三,計劃到2020年新沁園的門店數量增至1000家,並覆蓋更多省份”,陳世杰說,“太古將加強商超、小區門店等管道合作,同時發展代工業務,促進新沁園的烘焙產品走出西南,進入全國市場”。
除收購新沁園外,太古向內地食品市場引入瑞士莫凡彼等國際知名品牌,同時在廣東佛山與日韓企業合資興建煉糖廠。針對中國內地生鮮食品市場需求日益擴大的現狀,太古還積極在重要城市興建冷藏設施,開拓冷鏈物流業務。目前,太古已投資建設七座冷藏倉庫,其中廣州、上海、廊坊、寧波、南京冷庫已投入運營,另有成都、廈門兩座冷庫正在建設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