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把首汽約車當事業做 不為賣個好價錢

挂著京B牌照、車身上印有“首汽約車”字樣的黑色天籟、索納塔等轎車,正在成為北京街頭一道引人駐足的風景。
而就在本周,首汽約車剛剛與“大眾出行”簽約合作,最快一個月,北京市民使用首汽約車叫車時或將約到“大眾出行”的奔馳、奧迪等高端車。
依托首汽集團這家“老國企”,首汽約車究竟是怎樣玩轉新理念的?《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就此採訪了首汽約車首席執行官魏東。
從擔心到信任
在任職首汽約車首席執行官之前,魏東一直在IT企業和跨國公司就職,如何來到首汽這樣一個有著幾十年歷史的老國企,進而從事前沿而又時尚的互聯網約車業務,這樣一個看起來略顯“擰巴”的問題是記者拋向魏東的第一個問題。
“最初也有擔心,擔心國有企業僵化,擔心人員關系復雜。”魏東坦言,“當時也有一些互聯網出行企業可供選擇,但最終我發現首汽團隊是一支能戰斗的團隊,首汽集團上上下下都在主動想改革,有改革的決心和信心。而且真正和國企接觸、和國企的職工接觸后才發現,其實國企真不缺人才,國企的職工不是沒有想法,談起市場、技術、新模式,他們非常了解、頭頭是道。同時國企不缺資源,只是可能以前沒有一個環境可以放開手腳。有資源、有人才、有改革的決心,就能夠把之前的一些壁壘打掉,激發出企業的創造力和活力。”
出行服務市場是一個高度競爭的行業,必須以市場化的規律去運營和服務。首汽集團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給了首汽約車平台足夠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首汽約車的運營團隊完全是按照企業的需要,在市場上招聘的IT、市場和運營等人員。
“互聯網公司的特點就是快,反應要快、決策要快、研發要快,所以集團的決策層給了我們完全的自主權,不干涉平台的經營運作,首旅集團和首汽集團更多的是依托集團資源對平台進行資源輸出,解決平台的后顧之憂。”魏東介紹,例如車隊的管理,這方面互聯網團隊沒有經驗也沒有優勢,但首汽集團有著65年的出租車經營管理經驗,由此,集團輸送了大量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對首汽約車車隊和駕駛員進行管理,包括駕駛員的安全培訓、思想工作教育等。
“感覺國企的職工都挺單純的,待遇不高、任勞任怨。”魏東告訴記者,“國有企業的積累和資源都是首汽約車未來發展的強大支撐,新的市場需求,消費形態已經出現。”
改革是從自身生存發展考慮
“其實首汽約車模式的改革創新,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來自滴滴、優步等互聯網出行服務的壓力,而是更多為自身生存發展考慮。”魏東說。
據介紹,其實延續了幾十年的傳統巡游出租車的模式之前已經面臨經營困難。不僅如此, 單一的巡游式出租車也已很難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以前說到打車難,其實並不只是出租車行業自身的問題。北京城區6萬多輛出租車,再加上郊區縣的大概有7萬多輛出租車,可以說是世界大城市中出租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保有量不少,為什麼還會出現打車難呢?一方面是城市功能過度集中在中心區,早晚高峰交通潮汐效應明顯,另一方面,就是傳統出租車一直都是承包經營制,司機的隨意性比較大,這樣就會導致司機的逐利行為。”
魏東告訴記者,首汽集團開始實施互聯網出行並不比滴滴晚多少,而那個時候優步還沒有進入中國。滴滴是2014年下半年開始從事專車服務的,首汽集團也是在2014年著手研究傳統出租車業態的調整轉型及消費者出行多樣性需求的。一方面線上自主研發平台技術,定制開發針對中高端差異化出行需求的網絡預約出租車服務產品,一方面在線下對傳統巡游出租車進行轉化。
2015年9月16日,首汽約車正式上線。
魏東表示,與傳統出租車相比,首汽約車實行的是派單加預約的服務模式,這樣就杜絕了司機挑活拒載等情況的發生,而且司機不再是承包人,而是成為公司員工,有底薪、有提升、六險兩金、企業福利等一應俱全,工作有時間有規律、有休息日,司機的責任心也增強了。再加上與其他互聯網出行服務企業不同,首汽約車的車輛都是有資質的,可保障運營安全。
共同做大蛋糕 共同發展受益
“中國的出行市場足夠大,而且未來肯定是越來越好,我們已經轉過來了,不用擔心未來靠政府的一紙命令來決定我們生存還是死亡,而是自己根據市場來決定自己的未來。”
首汽約車打破體制壁壘,推進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用人機制、管理模式、風險管控、商業模式和資本運營等方面完全市場化。首汽約車引入了新浪等社會資本,且2015年完成了A輪融資,引入股權激勵機制,10月底,B輪融資也已經完成,公司的市場估值快速增長,在機制優化和資源支持等方面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動力。
“我們是把首汽約車當作事業在做,而不是為了在資本市場賣個好價錢。”魏東說,資本的作用隻能是臨時性的,隻能解決一段時間的問題,根本的還是把事做好。
“未來我們還是想以平台為主,希望讓更多合規企業一起來做這件事,希望更多兄弟單位能一起走出這一步。現在各地越來越多的租賃公司、出租公司等也在尋求互聯網轉型,但普遍缺乏通用的平台。而我們就可以提供平台服務,例如為這些第三方加盟者提供司機的培訓、監督和考核等,讓各地的服務實現標准化。”魏東表示。
據介紹,今年11月下旬,首汽約車將在30多個城市實現落地,最初採取自營模式,后期將引入更多的第三方合作者。“實際上,現在很多所謂專車‘專’的特點還沒做出來,都只是能做到讓你叫到車,而未來需要在‘專’上精細化,不斷優化消費者體驗。”魏東解釋道,“今年9月底我們剛剛開通了多日接送服務,主要針對接送孩子和固定就醫者,可以下一個單,15天內在同樣時間、同樣路線、同一個司機來進行接送。中途可以取消,而且可以挑日子出行,不用15天都連著,未來可能延伸到下單30天或40天。”
在魏東看來,出行市場的蛋糕足夠大,各經營主體如滴滴、神州等並不是競爭關系,而是應該共同把網約車的市場蛋糕做大,共同發展、共同受益。“麥當勞和肯德基被認為是競爭對手,但這麼多年誰也沒把誰擠垮,而是共同把洋快餐的市場在中國做大,都得到了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