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個稅改革專項抵扣破題漸近 首套房貸利率有望納入選項

2016年11月22日08:4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個稅改革專項抵扣破題漸近 首套房貸利率有望納入選項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方案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出爐。本輪個稅改革以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稅制為大方向,改革最受關注也是最核心內容之一的專項抵扣已經漸近破題,再教育支出或成為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修法先行、分步實施可能成為現實選擇。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收入分配改革總目標,個稅改革總的原則是“增低、擴中、調高”,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收入者比重,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個稅改革箭在弦上,亟待破題。”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委員、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深化財稅制度改革,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過程中,相比其他稅制改革,個稅改革可以說是風險最小、獲益最大的突破口。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個稅改革的方向不再像以往那樣僅提高個稅起征點,而是走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新稅收體制。通過稅制設計,合理調節社會收入分配,進一步平衡勞動所得與資本所得稅負。

  目前,我國個稅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即將工薪、勞務、股息、財產租賃等11類所得,分別扣除不同的費用,按不同的稅率課稅,而且沒有專項扣除。

  個稅改革就是要將部分收入納入綜合,同時建立基本扣除加專項扣除的機制,適當增加專項扣除,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

  張連起指出,如果只是簡單再提高起征點的話,相比中低收入群體,月收入15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減稅更明顯,獲益更大,這並不利於稅收公平。而將部分收入納入綜合之后,使得稅基擴大了,在此基礎上增加專項扣除項,更有利於平衡不同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實現“增低、擴中、調高”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目前來看,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所得、股份轉讓所得等部分資產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的可能性比較大。此外,再教育支出或成為專項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

  而事實上,個稅改革的思路已經在一些領域推開:比如,在現行3500元起征點和三險一金扣除的基礎上,今年起我國已經在31個城市試點商業健康保險扣除政策,下一步還將開展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再比如,9月22日,財政部、國稅總局聯合下發《 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 》,將科技成果股權激勵兩步納稅合並成一步納稅,納稅比例從40%左右下降至20%。

  據了解,當前世界范圍內個稅都是寬稅基、普遍納稅,美國個稅佔稅收比重約45%,而我國2015年個稅總額為8616億元,佔稅收的比重隻有6.3%,即使考慮到我國目前間接稅為主的現實國情,這一佔比依然過低,在發揮調節收入、解決分配不公方面的作用不突出。

  在張連起看來,個稅改革的過程中,如何保証稅收能夠應收盡收,同時不挫傷中等收入群體積極性,這非常重要。“寬稅基、普稅制也不意味著工薪階層要多交稅,目前我國個稅稅率有9個級次,下一步還需要進一步簡並稅率級次,同時,低級別也就是處於一、二級的稅率要調低,增加高收入人群稅負,讓中等收入階層增加獲得感。”

  總體來說,張連起認為,個稅改革要提速破題,也要確保精准改善民生。一是確保多項所得收入盡快綜合,個人的納稅信用號要趕緊落地。二是合理抵扣要加速破題。“要兼顧信息系統水平、稅收征管能力以及相關執行和監管的成本,修法先行,分步推進。”他說,將再教育支出列入專項抵扣的可行性比較高,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勞動者的素質,長遠來說也有利於增加收入增加稅源。此外,在世界范圍看,實行綜合個人所得稅制的國家,個人所得稅均實行納稅人自行申報制度,我國目前主要通過單位代扣代繳的方式征收,未來,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的同時,逐步建立起個人申報機制也會是大勢所趨。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考慮到現實征管條件,個稅改革難以一蹴而就。漸進推進是合理路徑:先破題落地,實現針對高收入階層的綜合征收,再不斷擴大個稅在稅收中的比重,最終使個稅成為稅制體系中的重要稅種。在他看來,個稅改革最為重要的是征管模式的變化,“與現行的征收流轉稅不同,個稅是直接面向自然納稅人,因此征管模式會有大的轉變,這也會帶來我國整個管理方式的變化,會帶來社會治理方式的協調統一”。

  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看來,個稅改革不是孤立的,和整個稅制甚至整個財稅體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息息相關。本輪個稅改革社會期待很高,應該嚴格通過立法程序,通過法律給大眾合理的期待,降低執法風險,緩解大眾焦慮。

(責編:王琳(實習生)、夏曉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