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今年A股“成績單”將放榜 傳統產業15股翻倍逆襲

2016年12月26日08:11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今年A股“成績單”將放榜 傳統產業15股翻倍逆襲

  原標題:業績:化工成黑馬 股價:傳統產業15股翻倍逆襲

  A股2016年即將同股民說“再見”,個股成績單也即將放榜,一方面,北特科技將於2017年1月14日公布年報,成為滬市首批披露年報的企業,上市公司年報話題或重回A股,新興行業依然強勢﹔但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二級市場股價分化明顯,鋼鐵、化工、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逆勢。

  業績

  237股預計翻番 化工成黑馬

  本月最后一周,股市進入收官階段,上市公司的全年經營狀況逐漸清晰。根據上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預約披露時間表,從1月14日開始,上市公司全年經營成績單將陸續接受市場檢閱。根據目前數據,化工、食品、醫藥等行業預喜比例較高。

  緊隨北特科技之后,大豪科技、赤天化、塞力斯分別將於2017年1月20日和1月24日公布。因此,有分析認為,隨著年報披露期越來越近,市場焦點有可能會逐步轉向年報主題,業績穩定、基本面好轉、高成長以及高送轉等個股有望被資金重點關注。

  記者從同花順ifind提取的數據顯示,截至25日,滬深兩市共有1205家上市公司發布2016年年度業績預告,從預告淨利潤下限來看,共有882家實現盈利,佔比高達73.20%,其余62家有所虧損,佔比在5%左右。從預告類型來看,不確定、扭虧和首虧等佔比有所上升。

  整體來看,2016年業績預增、扭虧的報喜公司有673家,佔比為55.85%,其中,有237家公司預計年報淨利潤增幅同比翻番。而業績續虧、略減、首虧和預減等堪憂類公司有267家,佔比為22.16%。

  從報喜公司所屬行業來看,計算機、醫藥、化工等板塊業績預喜比重最高。以申萬劃分的化工行業271家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報共實現營收8616.8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94.8億元,同比增長25.6%,景氣度回升。在已經公布年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贊宇科技、佰利聯等28家公司2016年全年預告淨利潤增幅翻番。

  有分析指出,化工行業業績大幅好轉主要得益於產品價格提升。如年報業績預計暴增149~162倍的中泰化學表示,業績向好主要是公司主營產品PVC、燒鹼、粘膠纖維、紗線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所致。預計淨利潤同比增長12~12.5倍的多氟多也得益於六氟磷酸鋰量價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二級市場上,一年即將過去,個股表現又如何呢?根據記者對比發現,雖然政策影響較為明顯,但同業績基本面變化基本一致,其中,化工、基建、百貨等傳統產業表現超預期,而計算機、信息軟件等新興產業表現低迷。

  截至上周五收盤,在A股2015年12月份之前上市的2275家公司中,隻有642隻個股股價出現正收益,佔比僅為23.14%。這也意味著,辛辛苦苦一年,可能隻有兩成左右的個股能給投資者帶來盈利。

  股價

  15股漲超100% 傳統業逆勢

  有意思的是,在這23.14%的正收益個股中,有15隻個股股價翻倍,四川雙馬以299.12%的漲幅位居第一位,三江購物以257.52%的漲幅位居第二位,煌上煌緊隨其后,漲幅為201.06%。另外,金科娛樂、金馬股份、宏磊股份、大連電瓷、鼎泰新材、顧地科技等漲幅超過150%。記者發現,這些強勢股背后都有故事。其中,四川雙馬為股權變更,三江購物傍上阿裡系,鼎泰新材被順豐借殼等等。

  剔除故事類個股,多數為化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鋼鐵、汽車等傳統產業,如三聚環保、長江潤發、金貴銀業、三鋼閩光、華菱鋼鐵等等。

  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中叱咤風雲的新興成長股卻大多黯然落幕。在跌幅前20家公司中,計算機、通信、傳媒等三大行業就有15家,佔比高達75%。兆日科技、金亞科技、美亞柏科、天璣科技、騰信股份、新文化、太極股份等跌幅都超過50%。在跌幅前50的公司中這三大行業個股有29家,佔比為58%。

  不少分析認為,傳統產業和成長股的分化表現,主要是政策調控結果,今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革主題不斷得到強化,使得煤炭、鋼鐵、化工、有色等傳統產業基本面改善,業績回升,並成為二級市場的明星。相反,新興產業經歷了短暫的野蠻生長后,業績后勁放緩,被主力資金冷落,股價紛紛走低。“短期而言,成長股還要等待新的風口,我們認為,目前除了跌幅大和高送轉等股價反彈的理由外,很難找到支撐成長股持續反彈的理由。”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券商投資顧問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

  操作

  防御為主 布局年報行情

  多數分析認為,根據目前行情,臨近年末,行情以企穩整理為主,溫和收官,基調仍以防御為主。短線可以適當布局年報有亮點的優質個股。

  萬聯証券首席投資顧問古振華對廣州日報記者表示,年底流動性緊張,A股系統性大機會還需要等待。申萬宏源分析師錢啟敏也表示,臨近年末,行情以企穩整理為主,投資者在沒有看到新的利好之前,謹慎觀望。

  一季度是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不排除催生很多個股年報行情。根據記者了解,投資者重點把握業績高成長、高含權優質股。但對缺乏業績支撐的高送轉,散戶謹慎追高。  本周迎來限售股年度最大解禁周

  廣州日報訊 (記者張忠安)本周是2016年最后一周,解禁規模也是今年最大。據統計,本周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接近120億股,以上周五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超過1800億元。與此同時,即將到來的2017年A股新增解禁股市值在3萬億元左右。因此,有分析認為,在弱勢行情下,限售股解禁對個股壓力越來越明顯。

  數據顯示,本周解禁市值總規模超過1800億元,分眾傳媒佔比較大,但其他個股相對分散。(文/表 記者張忠安)

(責編:孫陽、楊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